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野外地震资料采集采用超多道接收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投入的428采集电缆也越来越多。电缆在施工过程中会因为地理、环境、天气和人为损坏等因素导致电缆出现传输故障,出现传输故障后我们需要对电缆进行维修。本文阐述了在不用428XL仪器的情况下,用绝缘电阻表和数字万用电表来判定428电缆传输故障的问题,以便于我们在维修点对电缆进行维修。  相似文献   

2.
童斌  葛丰 《中国科技信息》2011,(10):155-156
428XL仪器网络传输技术为野外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讨论了利用428XL仪器绕道、跳道、蛇形排列、次级交叉线以及LRU的设置使用方法,解决了三维地震勘探在地表复杂地区野外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3.
<正>源驱动技术是地震仪器系统根据激发同步控制系统提供的坐标数据自动选择和激活相应激发点甚至自动采集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将野外作业点实时采集的炮点坐标信息用于地震仪器自动选取炮点,免去了人工操作,提高了采集效率。源驱动技术起源于海洋勘探,早期的陆上勘探受限于地震仪器系统性能,对可控震源、井炮等激发效率没有太高需求。随着勘探技术及仪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428XL采集系统采用LCI-428实现仪器服务器和地面设备的通讯。标准的LCI-428只能实时接收5000道1ms采样率的地震数据,为了实现万道数据采集,可利用双LCI-428串接联机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LCI-428的功能,给出了LCI-428双机联机工作的设置方法、具体连接方式和注意事项。实践证明,采用本方法可以保证采集数据质量,排列工作稳定,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428XL数字地震仪在煤田地震勘探过程中,提出利用监视记录回放控制数据采集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观点。在煤田地震勘探行业起到节约生产成本,控制数据采集质量作用。如付诸现实将节约地震勘探队伍对设备成本投入。  相似文献   

6.
服务器的双显示器配置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当客户机因特殊原因无法继续工作时,服务器也可以充当客户机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显示器的减少而使用户使用不便。本文详尽的介绍了E-428XL地震勘探仪器在4.0本版下的双显示器的配置过程。  相似文献   

7.
Red Hat linux是一个开源、免费的操作系统,其稳定性、安全性、处理多并发已经得到业界的认可,目前很多中型,大型甚至是巨型项目都在使用linux。所以428XL仪器选用它作为主要的操作系统。对该系统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有助于解决在生产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为野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三维地震勘探是把地震勘探方法扩展到三维空间的新技术。它是由于最近10年来数字地震仪和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适应勘探精度不断提高,工作范围不断扩大的迫切要求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勘探方法。但是作为主要施工模型的三维地震资料采集的观测系统却普遍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本文主要把现在地震勘探施工中常用的三维观测系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论述分析,以便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实时情况采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作者针对非洲加蓬共和国G4-188区块、LT-2000区块从事地震勘探作业的实际,对该地区极复杂地表进行物探放线作业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用408XL仪器地面设备在海陆过渡带等极复杂地表放线施工的有效方法,希望对同行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G3i数字地震仪器是加拿大Inova公司于2011年10月推出的新一代有线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它的诞生为地球物理勘探数据采集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详细介绍了G3i仪器系统及外围设备版本从InovaGi3 5.021.01升级到InovaGi3 5.021.13版本的方法,以及升级后G3i仪器増加了较先进的配置和实用的功能顺利的解决了在山东济宁  相似文献   

11.
山地地区地震勘探精度日益提高,要求优化采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品质,以确定构造和勘探目标。在对各种山地地震勘探野外资料数据采集方法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山地地震资料采集工作中的难点,提出了一套山地地震勘探野外资料数据采集技术,包括:干扰波调查、地震波激发和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等,通过实践,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12.
在近年来的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发展过程中,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得到了地震勘探界的普遍重视,并且它在工程地震、煤田及浅油层勘探等方面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重点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中的激发耦合问题,激发药量,检波器频率的选择、埋置以及组合,噪声和覆盖次数等方面对高分辨率采集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复杂地表条件下,如何优化地震测线部署、优化观测系统以及合理选择试验点;如何监控野外施工质量,合理组织和安排生产设备和施工班组,以及HSE管理等系列问题一直是野外采集工作的难点。本文介绍了利用高分辨遥感影像(RS)、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油气地震勘探中指导地震勘探采集设计、监控野外施工的生产动态和生产质量等方面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在复杂地表条件下获得高品质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济宁二号煤矿西部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为例,说明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大面积湖沼区的野外施工方法,此工作方法对水上煤田地震勘探野外资料采集工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三维地震勘探相应设备、方法以及勘探技术都得到了长久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在煤田勘探方面对地震勘探技术与方法又提出来新的要求。在进行勘探施工前需要借助计算机等辅助设备进行技术上的论证,目的在于增加野外勘探工作的目的性与科学性,从而提高工作的进度,再利用较为复杂的观测看台系统时,需要在保证对称覆盖的前提下,利用炮点以及检波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布置,相信通过这种流程便能更好的获取煤田地震勘探的第一手资料。本篇论文将对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作业方法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地球物理勘探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地震勘探技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地震勘探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做好野外采集、室内处理和解释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取得好的地质成果。本文主要研究了二维地震勘探、三维地震勘探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震检波器是地球物理领域地震勘探分支中地震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将机械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的机电转换装置,也是广泛应用于石油地震勘探及工程测量领域中的专用传感器。本文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中公开的地震检波器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着重对地震检波器技术在全球和中国范围内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掌握地震检波器技术的发展状况,为国内申请人在地震检波器技术专利布局和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5)
要想促使地震勘探结果达到较高的精度水平,就必须提高勘探采集系统的覆盖动态范围,同时三维地震资料的图像质量和空间采样的密度与观测系统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重点就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技术、目标处理技术、地质资料解译技术等三方面的技术内容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相较于传统的三维地震勘探而言,其在断层位置、小断层判断、陷落柱探测及高陡构造勘探等方面均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特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勘探已从二维发展到三维,地表条件也由过去的陆地、平原到现在的山区、丘陵、沙漠甚至水域。施工条件复杂和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避免人身伤亡、设备器材损坏和炮点附近居民建筑物、高压线、地下水气管道的安全,成了地震勘探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多年地震勘探生产实践,应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总结出一套适应地震勘探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发展,各种勘探难点也不断出现,尤其地质条件复杂区,面临的难点更多。东欢坨矿区,属于地质条件复杂区,地表障碍物密集,采集难度大;可采煤层多,间距小,干扰严重,有效波信号弱。通过在资料采集、处理、解释过程中,采用一些针对性的创新技术,如在厚沙土覆盖区应用大吨位可控震源,采用特殊观测系统获得障碍区地震资料,采用波阻抗反演技术对煤层进行精细化分,采用属性体技术分析煤层的赋存形态及构造发育情况等得到了良好的勘探效果,证明所采用的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