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要对爱情欲语还休——中职生爱情教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音  叶丰海 《科教文汇》2010,(26):195-195,205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职生萌发了朦胧的爱情意识,"早恋"现象屡屡出现,有的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畸形的爱情观。长期以来,中职教育只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爱情教育。面对现状,我们必须了解中职生的心理需求,揭开爱情的"神秘面纱",把爱情教育引进课堂,大大方方地谈"情"说"爱",重视语文课爱情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2.
陈洪宝 《科教文汇》2012,(18):75-76
中职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棘手问题。本文从生理、心理、社会、家庭、学校几方面对中职生早恋成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处理中职生"早恋"问题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3.
马波 《中国科技纵横》2010,(23):279-279,251
近年来,中职生招生“门槛”越降越低,招生人数及规模在逐年增加,但中职学校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是中职生厌学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本人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多年,通过对中职生厌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影响他们厌学的成因,并提出了有效解决中职生厌学的对策,以期提高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消除学生厌学心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韦江莲 《大众科技》2012,(2):133-134,127
中职生随着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社会阅历逐步增长以及过早面临择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当前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探讨中职学校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对策和措施,指出要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朱颖 《科教文汇》2012,(23):190-190,193
对于所谓的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后期兴起于美国的一门心理学思潮,这门学科是符合现代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启发与借鉴意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中职生的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以塑造中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内容,以丰富和深化中职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为手段,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组织系统为保障,构建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构建积极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曾绍彬 《大众科技》2014,(8):139-1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中职生出现很多心理问题,这给中职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普遍比较脆弱,心理问题多发。因此,中职学校迫切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提升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职生的物理教学一直是学校探讨的问题。针对部分学生拒绝进入物理课堂,作者从培养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先分析了中职生的现状,后就如何将中职生"拉进"物理课堂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职生在初中学习过程获得了太多的失败体验.中考更是强化了他们的自卑感.他们自我效能感低、就业压力大、面对偏见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他们成为心理问题易发人群.因此,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按照其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雪芹 《大众科技》2012,14(4):244-245
文章通过对中职生自主创业环境、意识、技能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出中职学校要以就业以"活"、创业以"新"的宗旨来办学,并从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加强创业教育活动系统化持续化、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与创业领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打造学校创业"孵化器",引导学生从就业向创业转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农村中职生命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农村中职特定群体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实践路径的几点思考,为农村中职生命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说中职教育生态恶化绝非危言耸听,所以我在认同这一观点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改变中职生的学习状况,并把探索中职生学习心理作为一项课题来研究。了解中职生的学习状况,摸清学习心理,找寻对策,为改善中职教育生态恶化问题尽一己所能。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中职学校普通存在中职生"就业数量高而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中职生的就业形式严峻,亟需加强中职生的生涯规划。通过对中职生在生涯规划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并结合生涯规划理念进一步提出了中职生生涯规划的对策,来满足中职生追求高质量生存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谭高林 《大众科技》2010,(8):165-166
面对就业,中职生的心理复杂多变。在校期间,大多积极地学习专业技能,有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强烈的意愿。但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作为主要负责推荐学生实习、就业工作的老师,针对中职生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的方法,对促进中职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优质就业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职阶段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正是生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中职生目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可以概括为情绪比较消极;厌学情绪强烈;自信心缺失;盲目追求个性。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从家庭角度出发,中职生家庭教育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家校沟通,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平台。2.结合"关系"教育,增强学生的"逆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3.家长也要学习提升自我。4.家长在处理孩子问题时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处理孩子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也决定着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笔者试图结合一线教学实际,探求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军 《科教文汇》2011,(36):67-67,198
本文通过分析中职生电子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现状,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从"新"、"疑"、"趣"、"用"等四个方面对学生实施激趣。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22)
中职生会遇到特有的心理困惑,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本文旨在通过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所遇到的典型个案,指出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对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并说明了取得的成效,最后总结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中职生道德心理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改善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的对策,用智慧让德育课程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9.
窦玲 《知识窗》2014,(24):31-32
中职教育必须考虑社会对中职生的需求,遵循中职教学规律,顺应中职生的身心发展,以学生为本。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本,是非常适合中职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就中职经济法律课程探究性学习的运用做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24)
随着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以及家长对孩子的牵挂,很多家长都给学生配备手机以便互相联系。在当前的中职院校中,很多中职生都拥有手机。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断增多,尤其是中职生沉迷手机这一现象,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危害,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焦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着中职生沉迷手机这一话题,先浅析了中职生沉迷手机的危害,并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针对中职生沉迷手机现状的心理调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