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静 《当代传播》2000,(4):65-66
信息社会中 ,各种媒体不舍昼夜地传播着大量的信息 ,相形之下 ,受众的注意力则成为稀缺资源 ,这种比例结构注定了并不是所有的媒体信息都能引起足够的注意 ,成为讨论的话题。另一方面 ,单一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各有短长 ,但只能扬长避短 ,无法实现以己之长补己之短 ,这是由其质的规定性决定的。比如报纸以说理的深入缜密见长 ,阅读成本也相应较高 ,要求读者必须具备文字的解读能力。媒体联动 ,这种不同媒体间自觉采取的相对固定化的联合行动 ,对重复传播的内容确实起到了强化彰显的作用 ,增大了引起受众注意的可能性。另外可以借助此媒体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王晓明 《青年记者》2006,(22):22-23
报纸作为最早出现的媒体形式,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一直进行积极的革新。其中,报纸革新的一大亮点,就是通过一系列新闻策划,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除了信息传播功能之外,媒体功能的转变——将受众被动接受媒体的新闻,转变为受众和媒体共同创造新闻。  相似文献   

3.
当今,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竞争之根本,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部分,也不可能置身其外。如今的副刊已不仅指文艺性副刊,还包括专业性和专题性副刊,像报界近年的“扩版热”与“发行大战”中,出现的各类名目繁多的增刊、专刊、特刊、导刊及周末版等,都可谓副刊的延伸和变种。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每逢过年,“总把新桃换旧符”,以全新的形象来告别过去迎接未来,媒体每到年节关头也往往要进行或大或小的改版,意在留住老受众招徕新受众。2004年元旦前后,国内媒体的改版也达到了一个高峰,下面让我们来分别看一下各家媒体的改版都有些什么策略。  相似文献   

5.
刘俊  陈璐 《新闻爱好者》2005,(11):23-24
重大题材是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兴奋点,是“新闻大战”的必争之地。媒体做好重大题材报道,不但能把握住宣传报道的良机,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渴求,更对塑造媒体形象、争取受众和广告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卓谦  张允 《新闻世界》2011,(11):143-144
笔者认为对新疆主流媒体的受众接触情况进行研究更加有利于媒体了解目前受众的认可度以及期望值,通过受众的反馈信息来查找自身的不足,以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本文就是基于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对乌鲁木齐天山区城市受众调查的数据分析来获得新疆受众对本地主流媒体传播效果的反馈,从而探寻促进新疆主流媒体更好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新闻人传统的思维中,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主动地向受众传播信息,而受众只有被动地去接受这种信息的传播。事实上,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是双向传播的关系,也就是说受众对媒体存在着逆向传播的现象。对此,朱金平在《受众对媒体逆向传播之探析》一文中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作为平面视觉媒体,报纸主要是通过印刷在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以及版式等一系列符号向目标受众快速传递信息的一种纸质媒体。它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最大的区别是诉之于人的平面视觉。受众只有通过阅读文字和图片才能获知其信息的详细内容。报纸的版式是报纸的视觉形象,是报纸的广告和包装,它刺激着读者的阅读欲望。吸引着读者的视线,所以,版式在报纸版面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评价“一张好看的报纸”,首先是看其报纸版式,版式就是报纸版面构成的组织和结构。我们知道每一张报纸的版面都是由文字、图片、色彩、字体、栏、行、线、  相似文献   

9.
李妍 《记者摇篮》2000,(4):42-42
定位是办一家报纸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办报定位就是确定所谓的办报理念,即根据报纸的性质、目的和主要的受众群制定相应的办报宗旨和办报方针,在竞争中寻找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报纸今后的发展指出方向。当代的大众传播面临着一种“分众解构”的现象。媒体的数量越来越多了,每个媒体的覆盖面却越来越小,每位受众接触的媒体数量越来越多,其选择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大众传播的对象——受众在不断的分化,大众传播走向“小众化”将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报纸的分工今后也会更加细化。  相似文献   

10.
何晓  曹朝阳 《声屏世界》2011,(10):24-24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今的受众并不缺乏资讯。面对过剩的信息,如何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成了普通受众的难题。媒体编辑的使命就是给受众提供一个过滤装置.为他们从浩如烟海、真假难辨的信息海洋中筛选出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1.
郭存之 《军事记者》2001,(11):21-22
有的网络的空间已经成为信息横生的丛林,作为传统传媒的报纸,真正的独家新闻越来越少。打开报纸,最能吸引受众“眼球”的,是对相近或相同新闻信息的独特开发、整合与包装。媒体靠一个或几个名记包打天下的时代是过去了,代之以一个超出个人层次的结构优化的编辑集体登上与受众沟通的前台,它的竞争优势应该是媒体对社会需要和受众需要具有足够的敏感和到位的操作,它的使命是用思想和智慧过滤、整合、显影芜杂的信息,达成与受众的默契与互动,最终实现媒体的若干功能。换句话说,报纸的发展张力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编辑思想的丰富和敏感。  相似文献   

12.
尹红 《青年记者》2008,(8):91-92
报纸作为平面视觉媒体,是通过印刷在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以及版式等符号向受众传递信息的一种纸质媒体。受众通过阅读文字和图片获知信息的具体内容,版式在报纸版面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版式是报纸的视觉形象,是报纸的广告和包装,它刺激着读者的阅读欲望,吸引着读者的视线。  相似文献   

13.
如今,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的全方位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业内热议的话题。在竞争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当属纸质媒体。为有效应对新兴媒体的冲击,纸质媒体大多举起的是观点(评论)加图片这两大利器。报纸评论因其权威性和公信力,得到受众更大程度的认可;报纸图片因其有独特的视觉形象语言和可视信息,因而更能给受众带来美的愉悦而受到欢迎...  相似文献   

14.
谢金晶 《今传媒》2013,(2):79-81
2011年以来,新生物微博的力量真不微薄!媒体格局的变化中,140个汉字开启了短注意力时代,为广大受众群带来了新型信息渠道,2011年以7.23动车事件为例,当事人成了事件的第一现场记者,而其发布的媒体正是微博。由此人们越来越不可小觑,微博向其他媒介形式发起的挑战,快速、精短、及时、自主。同时,挑战之中也暗藏机遇,如何借鉴微博的成功之道,本文就以传统媒体报纸,新媒体手机作为微博的两大比较对象,探究由微博特征引出的媒介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15.
“汉堡包”在这里不仅是指快餐的意思,更多是指它肉菜搭配上的技巧性和营养调配的全面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可口性。对应媒体来讲,一个受众喜爱的媒体一定也是信息板块的有机搭配,具有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可读性。能对此进行较好说明的是,...  相似文献   

16.
张西可 《青年记者》2007,(16):50-51
在电视、网络等先进传媒技术的挤压下,报纸虽然受到了很大冲击,但仍是广大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媒介。纸媒体优势何在?可以列举若  相似文献   

17.
李茗 《报刊之友》2002,(4):29-30
电视还未普及时,许多人的一天是伴着电台早间时段的新闻广播开始的。那时每期节目的后半部分,总有一档叫做《报纸摘要》的,这也许就是我国现代传媒业发展之初的“媒体互动”——广播从报纸中汲取更多的新闻信息,以满足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8.
赵静 《新闻前哨》2006,(7):76-77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的道路上,手机作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呈现着令人期待的前景。手机媒体不断地与传统媒体对接,手机正在从二种移动通讯终端逐渐演变为一种信息终端。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作为媒体具有更大优势:它比报纸更互动,比广播更自由,比电视更便携,比电脑互联网更普及。手机,能够带来的不仅是单向上网,最主要是带来双向互动,这正是传统媒体最需要的。通过手机,可以建立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也正因为有了手机,受众与媒体的互动参与更快更广更自由。  相似文献   

19.
时评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在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有独特的优势. 时评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快捷的时效性明确的针对性,有利于媒体在第一时间传达丰富的信息 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受众的阅读率、收视率、收听率,各媒体不但希望能提供给受众最及时的新闻,而且希望增加有效新闻信息并提供有深度的独家观点.  相似文献   

20.
藏语主流媒体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满足人们需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西藏自治区为例,当地的主流媒体包括西藏电视台,西藏日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等,他们在传播信息,满足人们获取信息需要,丰富当地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藏语主流媒体的受众构成进行分析,包括他们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同时对藏语主流媒体受众的需求进行探讨,并就更好适应受众需要,推动藏语主流媒体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