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考试》2006,(5)
自主招生计划单列从2003年起,经教育部允许,国内著名高校开始试行自主招生选拔录取工作。自主招生并不是学校想怎么招就怎么招,其录取规则和录取人数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如其录取人数要控制在试点学校当年度招生计划的5%,且这个计划不占用该校分配给各省的招生计划指标。  相似文献   

2.
91.自主选拔录取招生有哪些特点?(1)自主选拔录取人数控制在试点高校本年度招生计划的5%以内,招生的名额用高校预留计划,不占用分配给各省市的招生计划指标,既保护了各地  相似文献   

3.
招考信箱     
正问:2014年各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考试即将进行,假如我参加了院校自主选拔录取考试且合格了,请问怎么填报自主选拔录取志愿?如何录取?答:我省按照教育部规定,将自主选拔录取计划单列,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志愿填报在相应批次前单独设置的特殊志愿页面内。在录取时,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所报志愿,将具有自主选拔资格且已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的考生,按教育部及招生院校的相关规定审核投档。教育部规定,自主选拔录取入选考生高考成绩总分录取要求,不应低于考生所在省有关高校  相似文献   

4.
2007年,全国高校自主选拔试点学校增至59所,其中包括中南大学与湖南大学。教育部要求高校自主招生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相似文献   

5.
《辽宁招生考试》2006,(2):10-10
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是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切实选拔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对中学教育发挥积极导向作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教育部确定53所高等学校2006年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原则上占其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考生人数较多且生源质量好的高校可以有所扩大,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将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作为“预留计划”的一部分单独公布,并报教育部备案。  相似文献   

6.
王蔚 《生活教育》2014,(3):12-13
正2014年高校自主招生已经拉开帷幕。去年底,教育部发文进一步规范自主选拔录取,要求各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要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稍早前,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被举报利用自主招生权收受大量贿赂,以及稍后该校宣布暂缓本年度的自主选拔录取招生,有关高校自主招生环节存在的各种漏洞甚至牵扯出的腐败利益  相似文献   

7.
2006年,高校自主招生“扩版升级”。教育部公布了《高校学生司2006年工作思路和重点》。新增上海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1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使自主招生高校总数达到53所。同时,允许生源质量好的高校在计划总量5%的基础上适度扩大自主选拔录取人数。[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事件】22所高校试点自主选拔录取日前,教育部决定在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控制在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以内,由试点学校及有关省级招办单独公布,并报教育部备案。——2003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  相似文献   

9.
袁春宇 《成才之路》2012,(1):98-I0015
正自主招生到底要选拔什么样的学生?教育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12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部署的通知,明确"自主招生试点中,向农村地区中学或考生等适当倾斜"。记者联系全国部分重点高校招生部门,发现各校都已出台"倾斜政策",并在酝酿行动。如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中国人民大学的"圆梦计划",北大也表示,要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扩至更多县级中学。  相似文献   

10.
正自主招生顾名思义,就是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对人才的要求来设计、选拔和录取考生。2003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共确定了全国22所重点普通高校作为自主招生改革的试点学校,意味着自主招生作为高招政策正式推行,截至2013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本科高校已达95所,高校层次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校"拓展到现在近百所高  相似文献   

11.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于8月20日顺利结束,共录取18.39万人,其中本科录取13.43万人,专科录取4.96万人. 全省高招录取形势向好.高水平大学在闽招生人数再创新高,传统"985""211"等高水平大学各类别各批次共录取1.65万人,同比增加500余人;本科录取人数比去年增加3500余人;军队、师范类院校生源质量良好,录取考生分数位次较往年提升明显;艺术类投档模式改革成效显现,本科提前批录取人数增长明显,多所知名艺术类院校在闽录取人数大幅增长;教育部高校农村专项计划录取人数保持逐年增长态势,省属高校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完成率接近100%,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全省考生志愿满足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没有因投档录取模式改变而出现明显的"滑档"或生源缺额情况,实现考生报考和院校招生"双赢".  相似文献   

12.
一、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性质 2003年,教育部决定在22所高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这就是目前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起始。实行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目的,就是要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同时作为高考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弥补”统一高考“统得过多”“过于单一”的“诟病”。经过几年的不断改进,至2010年已有80所高校具有了自主选拔录取资格。  相似文献   

13.
本科院校:从3到76 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探索一种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多元化考试评价、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选拔人才制度.2001年,教育部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江苏省3所高校试行了"自主招生录取"改革.  相似文献   

14.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97-F0002,F0003
1什么是白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国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新模式。高校实行自主招生,须经教育部同意、山西省教育厅批准,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后,方可自主确定考试选拔模式、自主实施招生录取。自主招生的录取数据报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审核批准后,上传教育部进行学籍注册。  相似文献   

15.
招考资讯     
自主招生的程序是怎样的经教育部批准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于3月1日前制定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含自主选拔录取对象、条件、考核办法、程序以及录取标准等),并将方案纳入本校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  相似文献   

16.
据2008年11月10日的《新闻晨报》报道,随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方案的陆续出台,高校"生源大战"即将打响,一些高校将陆续突破教育部"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过5%"规定的限制,适当扩大自主选拔考生的录取人数。自建立高考制度以来,高校一般都是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决定学生是否  相似文献   

17.
透过这扇窗,或许可以窥见你的未来……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凡是生源质量好的高校,自主招生将不再受5%比例的限制。此前,教育部规定,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其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以来,自主招生已经悄然走过10个年头。10年来,自主招生从定位、选拔方式到规模、规范都在不断调整。初衷是为高校选才育才,探索多元录取之路,但一路走来自主招生风波不断,曾被质疑为"掐尖儿抢生源",指责为"小高考"加重考生负担,更曾因去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被查曝出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校招生》2003,(4):13-18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培育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决定2003年在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有望在今年获得自主招生高校的“特招”。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在该省范围内首次尝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参与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为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到了2002年,该省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高校扩大到了6所。在这6所高校中,另外3所高校分别为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2003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确定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高校达到了22所。这22所高校中,除了上述的6所高校外,其中包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6所高校(详见本期的权威发布)。那么,这些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如何进行招生?如何进行考评?在录取过程中有些什么具体规定?等等,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的。为此,我们特别刊出了这些高校今年实行自主选拔录取在招生对象、招生程序、考核内容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供广大考生参考。需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的是,鉴于今年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各高校在个别录取政策方面可能还有调整,因此,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在报考时应参见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各高校发布的2003年招生章程。我们在文后也将一并刊登出这些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的通联方式。  相似文献   

20.
据2008年11月10日的《新闻晨报》报道,随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方案的陆续出台,高校“生源大战”即将打响,一些高校将陆续突破教育部“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过5%”规定的限制,适当扩大自主选拔考生的录取人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