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就业训练工厂开展体验式就业教育的实践探索,让学生在毕业前体验就业环境、体验职业角色、体验求职过程、体验职前岗位。使学生加深对企业和行业的了解,增强对未来就业岗位的认识,明确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促进了学生职业化和社会化;加深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推动职业生涯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融合,促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促使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2.
马箫 《华章》2013,(24)
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企业是大多高职学生就业的归宿,而企业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评判和要求,对于学生管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参照指标。企业对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育必须适应企业,适应市场,适应社会。高校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适应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软实力,对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数量的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使企业和高校各取所需,但往往事与愿违.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所需的人才无法有机地对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高职院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更深层次地改革,由"知识、技能、就业"的培养模式向"知识、技能、就业能力"模式转变.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就如何进行就业能力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契合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当前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预就业"实践对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有较大提升,显著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并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我国普通师范高校毕业人数每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为探究普通师范高校学生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能力的关系,缓解师范院校学生就业难的情况,运用职业价值观问卷和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对1801名来自不同地区的师范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发现就业价值观中独立性、美感、智力激发和利他主义对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强烈正向影响,其中独立性对就业能力影响最大,最后从提高学生独立性、提升学生美感、激发学生智力、涵育学生利他性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为师范院校学生解决就业难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素质就业应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性概念、评判性尺度、方向性要求.实现素质就业,是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的共同诉求.实施素质就业是以学生为栽体为主体为中心的教育现象、企业现象、社会现象,高职院校是责任主体,应当把"素质就业"教育夯实做好.  相似文献   

7.
受新冠肺炎疫情连续冲击和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高校是整个就业系统的“联结点”,内联合作企业,外拓就业市场,更需要精准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在OBE教育理念下,高校以产出为导向,紧盯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需求,聚焦2018—2021年校本化就业质量报告中就业管理服务的实施现状,推动高校、学生、企业形成“就业共同体”,多措并举、精准服务,促进三方双向联动。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预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和运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较快,毕业生就业竞争更趋激烈.非国有制企业、基层、生产一线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市场.但学生的流失率较大,"预就业"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减少企业培训经费.达到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的办学方针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顺利就业,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如何培养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迫切需要研究并作好相应的教育调整。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就业问题已成为决定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文章以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推荐工作为例,从制定推荐就业鼓励政策、改变推荐就业思路、强化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做好信息反馈和做细就业保障五个方面简单的对高职就业推荐工作做了分析及探讨,希望对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的情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实践“实习就业一体化”的顶岗实习模式,把一体化实习基地建设成学校与企业实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平台,通过加强实习的管理和考核,加强学生就业,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新的就业模式和职业教育新生态。为解决当前高校职业教育滞后、慢就业现象突出、就业信息化不对称以及就业指导个性化缺失等问题,文章以大数据的思维与技术为基础,构建以学生培养为导向,以大学生精准就业为核心,集就业、招聘、教育、评估、监测、研判等为一体的高校智能就业服务模式与就业平台,实现线上职业课程学习、精准岗位推荐、职业规划指导、学生差异分析、学生职业画像、雇主岗位画像、企业招聘、毕业生画像等服务,助力就业模式的升级与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是因为毕业生人数多、宏观经济不景气,但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学生就业力低,不能符合招聘企业的需求而造成的。此外,学生的就业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因此,提高学生就业力、改变就业观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上升,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剩,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由于就业心里不成熟,职业规划刚起步,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我们要鼓励学生先就业,开拓就业市场,做好09年的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门技能,这一特点使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由于高职毕业生缺乏对自身、用人单位和就业渠道的了解,在选择单位时表现无所适从、茫然犹豫以致错失良机。搭建就业信息及网上交流平台,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依据,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不理想的现状,本文从分析高职学生就业心态的不良表现入手,剖析高职学生不良就业心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以培育高职学生良好就业心态为目的,探索出一条以学生、家长、学校和企业为载体,贯穿于新生入学、在校学习和顶岗实习等各个人才培养阶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能否在激烈就业竞争中顺利求职,成功就业,决定于其是否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应结合企业需求和个体竞争需要进行定位,基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视角,高职学生首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基于个体竞争的需求高职学生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求职能力等综合素质。辅导员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在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中辅导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应树立全程化服务意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导向,只有如此,高职学生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突出其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化工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展开调查,就当前影响学生就业的社会背景、高职院校、企业、学生自身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较客观、清晰地反映出高职化工类学生的就业影响因素。根据调研情况从企业、学校、政府三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方案,探寻提高化工类高职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研究视野转变到瑞典大学生就业上,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以及保留薪水理论,通过对瑞典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比我国大学生就业观念,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以及学生四个视角,对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提出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职业学校以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帮助学生在校阶段了解企业基本要求、掌握员工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打造与就业"零距离"的准员工是职业学校的任务。通过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就业文化深入班级文化的模式,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园和班级文化,是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任务的奠基石与助力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