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优质学校秉持“为人”的教育目的,“为人”的教育就是充分尊重人、服务人和发展人的教育,人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优质学校是师生共生互学的理想组织。成为优质学校应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路向,是学校发展的“中心”价值观。优质学校源自学校的成功变革,凭借校长卓越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2.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7):F0004-F0004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兆通小学,有22个教学班,学生955人。教师50人。 学校秉承“一切为学生的未来与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遵循“项目特色——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发展轨迹,大胆探索。提升办学品位,把“开拓学校发展空间、丰富学校特色内涵、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走向学习型组织是当前学校管理理念创新的必然抉择。构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本质内涵就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而人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真正内涵。因此,“走内涵发展之路”是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发展的应然模式。而要把学校真正建成学习型组织,就要摒弃那些“守成性”、“适应性”的学校管理策略,采取有效的发展性学校管理策略,建立起一种充满活力的、着眼于学校创新和未来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银川市西夏区第九小学始建于1974年,地处于西夏区怀远路和文萃路交界处,目前学校有教学班28个,学生1684名,教师65名,其中自治区级骨干教师1人,银川市骨干教师6人,西夏区骨干教师7人,学校本科学历23人,大专学历31人,高级教师43人。2004年学校确立了以“爱是人生那盏灯”为主题的教育思想,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提供舞台。学校部署了“科研兴教”“精品特色”的发展战略,把“开放、和谐、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建设多元化的特色校园文化。近年来,学校先后被命名为:自治区德育示范学校、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9.10”奖状、…  相似文献   

5.
学校人本化管理就是要求学校的任何管理活动以“人”为中心,突出人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即在学校管理中充分尊重人、依靠人、凝聚人、开发人的潜能, 塑造高素质的教职员工队伍,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校长应该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绿色理念,课程特色,彰显学校人本文化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学校以“会幸福生活的中国人”为培养目标,其中“人”是核心,“中国”是情怀,“幸福”是指向。“会幸福生活的中国人”是一种具有高尚品德、健康身心、广博学识、国际视野、民族情怀、合作精神、责任意识、创造潜能、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品质的优秀人才。学校着力于以“系统、平衡、自适应、可持续发展”为鲜明特色的绿色生态学校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艳 《广西教育》2008,(16):23-23
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也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学校实施科学的管理是顺利办学的保障。纵观教育管理思想发展史,教育管理已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发展,从原来靠规章制度的管理发展到研究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徐洁 《上海教育》2014,(13):85-86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内涵支撑,学校特色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在“构建学校文化场,培育健全现代人”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近年来,我们以“红领巾足球文化”特色为起点,统整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学校特色的“快乐”类、“成长”类、“体验”类、“特长”类校本课程框架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畅 《学科教育》2014,(3):56-61
不同于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中“权力集中”和“见事不见人”的管理理念,现代管理学改变了把人视作手段或工具的观念,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实现人。它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与人的地位的提升.也是学校管理应然的本质所在。我们所倡导的人本化学校管理以促进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为核心,提出“管理走向引领”、“标准走向个性”、“行政走向学术”、“制度走向文化”、“资源走向开放”五个学校管理的品质追求。  相似文献   

10.
崇明县城桥中学一直以体育为学校传统特色,2002年城桥中学被教育部评为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2006年学校被评为“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办学理念“发扬人的优点,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才干,发展人的特长”为体育工作注入深刻内涵,让学校体育不再单纯解决“健康第一”。  相似文献   

11.
一、学校领导者(校长)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需要,树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思想,是21世纪学校管理中最根本的理念。《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  相似文献   

12.
“学校特色发展”已成为教育界的热词.管理者、学者和实践者在一个问题上做的文章太多了,常常就会出现因果不分甚至本末倒置现象.学校特色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到底是学校的特色还是特色的学校?显然,学校是本,特色是末.那些鼓动学校寻找“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之类所谓特色的文章均易把学校带入舍本逐末的思维窠臼和行动陷阱. 在对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观察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人有”并不排斥“我有”,“我有”也不排斥“人有”.同样,“人无”的未必是我的特色所在,“人有”的未必不能成为我的特色.学校在特色选择、形象策划和目标描述上,均不存在“人无”才“我有”或“我有”必“人无”的逻辑.以此类推,“我新”、“我特”之类的说法也纯属电脑前某些打字者的想象或与会中某些发言者的快感,与现实实践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3.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即教师。在新课改中我校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探究学校生命源泉和生命意义,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以师生发展为本,挖掘人的心理潜能,尝试成功,树立‘我能行’信念”。新的理念改变了过去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模式,重在以教师发展为本,让教师在新的挑战面前,树立“我能行”的信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特殊贡献。一、加强情感沟通,挖掘教师心理潜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校管理同样需要在情感上交流、思想互动过程中进行,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有利于挖掘教师心理潜能,…  相似文献   

14.
吴修明 《江苏教育》2007,(18):F0002-F0002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是江苏省首批省级实验小学,学校地处江宁东山镇中心,校园北依东山,南傍秦淮河,自然、人文环境和谐优美。学校现有班级70个,教职工近200人,其中,本科学历教师60人,市、区学科带头人、教学标兵53名。近年来,该校坚持以创建“实验型、示范型、高质量、有特色”的省内一流名校为办学目标,以“促进发展”为核心,以“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为使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3):F0003-F0003
河南省固始外国语小学是一所新学校,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短短几年,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力开展特色教育,先后获得县“文明学校”“花园式学校”、市“文明学校”、省“小学德育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生源也从建校初期的15个班600余人发展到目前的40个班1800余人。  相似文献   

16.
深圳,特区之首,开放之窗。作为深圳的首善之区,福田提出全力打造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学校自主办学、教师自主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为发展特色,以“公平、多元、开放、优质”为主要特征的“幸福教育”品牌,着力培养大写的“人”。德育为先的学校内涵式发展,使“幸福教育”成为“幸福福田”华章的最美诠释。  相似文献   

17.
《黑河教育》2011,(1):F0004-F0004
爱辉区幸福中学始建于1974年8月。2008年11月24日搬迁新址。学校有教学班12个。学生430人。教职工76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17人。学校以“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为办学理念。以“生本教育”下的“幸福教育”为突破口。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为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教育管理要"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应把“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当作学校发展的根本目标。那么如何在教育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呢?笔者愿在这里作一粗浅的探讨。一、确定一个目标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需求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利益和目标。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近几年叫得很响,但真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  相似文献   

19.
“以教师为本”的管理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把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二是教师是能发挥积极能动性的、有思想、有创造力的管理客体,而不是一种牛产要素、资源或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工具这样简单的管理客体;三是注重教师发展的管理,这种管理在本质上就是以促进教师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要以尊重人、关心人和信任人为学校教师管理的出发点,以造就人、成全人和发展人为学校教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特殊地方.其管理对象的主体是“人”。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改革理念的贯彻落实,原有管理中单靠制度管理的做法已经是远远不够了,还要树立人本观念,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关心学校师生,构建和谐校园。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实现由制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应按照教育发展规律.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推动学校的制度建设向人本管理转化.使学校制度遵循和体现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为中心,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