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肥胖和超重女性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难产和其他一些问题。该研究是基于1992年至1996年华盛顿地区近10万初产母亲的分娩资料得出来的。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肥胖是怀孕期间和分娩以后发生并发症的一个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体  相似文献   

2.
英国科学家最近通过一项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的超重或肥胖势态持续到11岁仍未改变时,这种超重或肥胖症状不但会伴随这个人进入成人期,同时还会在日后产生  相似文献   

3.
环球资讯     
正2倍!如果女性希望怀孕、生下健康的宝宝,最好在怀孕前就维持健康体重。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女性在怀孕前就有肥胖问题,所生婴儿发生死亡的风险就会增加,其新生儿死亡风险为体重健康者的2倍。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肥胖女性所生的孩子,较易因出生缺陷而死亡,也较容易出现婴儿猝死,母亲越肥胖,婴儿死亡风险也就越高。即使是肥胖女性在怀孕  相似文献   

4.
采用测试法、询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三明市高校高级知识分子身体质量指数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级知识分子超重、肥胖的现象已较为严重,而且在超重、肥胖的趋势上男性要大于女性.超重肥胖现象主要与高级知识分子日常的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不足有关,也与工作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今日中学生》2008,(7):75-75
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肥胖除了会增加患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外,还会降低智商。按通常标准,体重指数(BMI)等于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它在18.5-25之间为正常,25-29为超重。30及以上为肥胖。法国图卢兹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对2200多名成年人进行了为期5年的智力测验。  相似文献   

6.
青春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最富有朝气和活力。但不可忽视的是,青春期也是人生中最容易发生超重或肥胖的第三个危险期(前两个时期分别是产前期和儿童期)。青春期超重或肥胖与前两个时期的主要不同在于:第一,青春期如果发生超重或肥胖,那么,这种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续至成年阶段。研究表明,多达80%的青春期超重或肥胖者将成为肥胖的成年人,  相似文献   

7.
母婴资讯     
母亲工作强度大,宝宝易超重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工作强度越大,宝宝体重超重的可能性就越大。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伦敦儿童健康研究所综合对1.3万名母亲进行研究的数据表明,她们一周内每多工作10小时,其子女在3岁前出现超重的可能性就增加10%,这种现象在年收入超过3.3万英镑的家庭中尤为突出。该研究小组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使母亲很难给宝宝准备健康的食物,并让他们有更多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肥胖会增加哮喘的风险。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女性腹部重量对哮喘的影响可能更大。加州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这项研究刊登在了英国《胸腔》杂志。研究人员分析了88,304名女性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数据。结果显示,肥胖的女性患哮喘的可能性比体重标准的女性高40%。但可能更令人吃惊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腰围超过88厘米的女性,即使体重标准,患病的可能性也更高——大约比腰围小的女性高1/3。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工》2008,(10):46-46
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体血液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过低会导致记忆力缺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人体中常见的两种胆固醇。前者能将血管中的血脂运到肝脏中处理掉.有效防止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因而被称为“好胆固醇”;而后者会把肝脏中的血脂运到血管里,诱发疾病,被称为“坏胆固醇”。  相似文献   

10.
家教信息     
据英国不久前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不胖的同龄人相比,肥胖的学龄儿童更容易成为受欺凌的对象。研究人员对8000多名7岁儿童进行研究后发现,与体重正常的同学相比,肥胖孩子受欺凌的可能性要大50%左右。英国国家儿童健康发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露西·格里菲思说,孩子需要在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取笑或者欺凌身材不正常的人是不对的。对加拿大中学生进行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不论男女,肥胖的青少年被欺凌或欺凌别人的可能性更大。研究人员认为,超重儿童在小时候被欺凌可能会导致他们长大后欺负别人。格里菲思说,肥胖孩子更易受欺负和欺负其他孩子的现…  相似文献   

11.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长沙当前学龄前儿童有13%体重超重,而妈妈怀孕时体重增加过快、儿童吃饭速度快、睡觉晚,都是导致儿童发胖的原因。据专家介绍,学龄前期是脂肪重聚高峰年龄,也是儿童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超重作为肥胖的“预警”,随着年龄的增长,如缺少及时的干预,相当比例的超重儿将会变成肥胖儿。因此学龄前儿童应是儿童肥胖的重点于预人群。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上海市随迁中学生超重肥胖的社会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随迁中学生超重肥胖提供依据.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于2018年6月对上海市687名12~15岁随迁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试,分析超重肥胖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其与社会因素的关联.不同性别组间随迁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男生(58.6%)大于女生(44.6%),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35,P<0.05);不同来沪前居住地、来沪时所处阶段、在沪生活时长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5,P<0.05);不同来沪前居住地、来沪时所处阶段、在沪生活时长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89,7.278,24.29,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性别因素,随迁中学生来沪前居住地、来沪时所处阶段和在沪生活时长与随迁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相关,来沪前居住地为农村的随迁中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发生风险为城镇的2.68倍(95%CI,P<0.05),来沪时所处阶段为学龄前期的随迁中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发生风险为学龄期的1.93倍(95%CI,P<0.05),在沪生活时长为>10y与5~10y的随迁中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发生风险分别为<5y的2.62倍(95%CI,P<0.05)和1.25倍(95%CI,P>0.05).上海市随迁中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与来沪前居住地、来沪时所处阶段、在沪生活时长相关.来沪前居住地为农村、来沪时为学龄前期、来沪时长越长均为随迁中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星星点灯     
爱生气的孩子易患心脏病据美国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具有严重敌对性格的孩子很可能会发展成为“新陈代谢综合症”。而“新陈代谢综合症”是肥胖、高血压等风险因素的综合表现,它会导致心脏疾病或糖尿病。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具有敌时性格的孩子患心血管病的风险要比温和平静性格的孩子大三倍。译自《新科学家》杂志  相似文献   

14.
正如今,在哺乳妈妈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迅速增加。很多胖妈妈会问:哺乳可以防止肥胖吗?哺乳会增加肥胖的风险吗?……对很多妈妈来说哺乳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而胖妈妈在实现她们的哺乳目标时,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也需要面对她们独特的问题。对,不是每一个超重的人都是不健康的,所以,超重本身并不成为妈妈哺乳的障碍或借口。但是,对于妈妈和宝宝来说,肥胖确实是会与很多短期或长期的健康问题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在哺乳过程中超重妈妈可能会因为超重,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或阻碍。  相似文献   

15.
驱逐洋快餐     
"连洋快餐的来源地都在"驱逐"快餐了。中国的孩子和家长们面对洋快餐又该采取一种怎样的态度呢?"在英国最近的一次统计中发现,有30%的儿童肥胖或超重,全国的肥胖人数更是越来越多。对此,政府希望通过一项激进的战略,以应对流行性肥胖问题。该项战略将为那些放弃垃圾食品、选择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人提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的研究人员提出:如果一个人到了11岁,体重还是超重或者仍是肥胖儿童,就有可能出正常的体重带到成年期,他一生将会饱受健康方面的折磨。伦敦大学的科学家们用5年以上的时间跟踪调查了近6000名肥胖儿童,研究发现这些儿童进入中学时,有1/4的人仍有体重超重问题。研究组组长简·沃德教授说:“参加调查的孩子如果在11岁时仍然处于肥胖的状态,那么在他们接下来5年的成长过程中体型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根据这项研究成果,孩子在11岁左右时的体型就已经基本固定下来了。沃德强调说:“我们希望整个社会都对儿童肥胖问题重视起来。”专家告诫说,…  相似文献   

17.
田太锋 《中国教师》2014,(10):25-26
<正>超重、肥胖主要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小学生超重、肥胖不仅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等,而且会造成他们自卑、运动能力差等不良状况。针对超重、肥胖的小学生,凤江小学积极采取了体育干预防治策略。超重、肥胖的判定,主要依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见表1),其中,BMI(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kg/m2(体重  相似文献   

18.
分析超重肥胖对30—49岁女性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对年龄30-49岁的101名成年女性,进行身高、体重、身体成分、台阶试验、血压、肺活量、1min跳绳的测试,采用单因素方差和Person相关分析超重肥胖对30-49岁女性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1.101人中体脂率标准的有15人,超重有42人,肥胖44人,肥胖率占43.56%。2.标准和超重女性的台阶试验指数、血压、肺活量功能指数、1min跳绳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标准和肥胖女性之间、超重和肥胖女性之间的台阶试验指数、血压、肺活量功能指数、1min跳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体脂率与心血管功能存在相关性,与台阶试验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体脂率与肺功能、1 min跳绳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30—49岁女性体脂率达到肥胖水平时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一、为什么超重儿童问题严峻?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健康是指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儿童肥胖也不是福,可能是祸,即“一胖生百病”。他们的终身健康问题处于高危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脂肪肝、骨质疏松和性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美国统计证实:如果标准死亡率为100%,超重25%者,死亡率128%,超重35%~40%者,死亡率150%。另外,超重儿童极有风险成为超重成人。随着肥胖儿童年龄的增加和父母中有一人是肥胖者都会提高儿童成为成年肥胖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虽然幼儿肥胖的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矫治也在各级幼儿园进行,但仍有专家不无忧虑地指出:由于学龄前儿童对膳食和生活方式的自控能力低,近年来学龄前儿童肥胖患病率快速增长的问题尤为突出。国内近年调查资料也显示,幼儿在整个幼儿园时期是肥胖、超重发生的高危期。儿童肥胖的程度与发生肥胖的初始年龄密切相关,肥胖发生越早,则程度越重,超重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