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27日是越剧诞生100周年纪念日,宣传报道越剧百年,一时成为新闻界的一大盛事,国内许多媒体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报道。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嵊州市联合推出的“越剧大巴百村万里行”、“寻踪百年越剧——大型摄影采风、影展”和“梨园经典——越剧百年畅想”系列活动,以报道和活动相结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27日,越剧迎来了百年生日,文化部、浙江省、上海市共同召开了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绍兴嵊州是越剧发祥地,宣传报道好这项重要文化活动,越剧故乡的地方媒体义不容辞。为此,绍兴日报社所属三张报纸及绍兴网高度重视,选派精兵强将,划出重要版面,精心组织宣传报道工作,力争为越剧百年增色, 为绍兴的文化强市建设添彩。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越剧诞生100周年,文化部、浙江省、上海市共同在杭州举行了纪念大会,越剧诞生地嵊州市也开展了丰富的纪念活动。越剧百年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新闻媒体的目光,围绕这一重大活动,各大媒体也展开了一次激烈的“新闻战”。其中,《断江日报》关于越剧百年的报道是较为出彩的,受到了业内外的肯定。面对同样的新闻资源,《浙江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在中国越剧艺术节期间,浙江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相继播出了为纪念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百年越剧》。《百年越剧》"六年怀胎,一朝分娩",老实说,越是接近播出,我的心里越诚惶诚恐。当看到屏幕上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幅副熟悉的画面,我仿佛又回到了拍摄现场,回到了难忘的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5.
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都在积极探索媒体融合的路径以及内在机制。广播剧,作为已经有近百年历史的戏剧形式,在媒体融合时代迸发出了新的生机,而微广播剧作为广播剧的一种新形式受到众多从业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越剧,应该回归民间——写在越剧诞生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的这个时候,浙江广电集团编导钟冶平和我们商量,2006年是越剧诞生100周年,本省编剧周粟搞了个电视剧大纲,是讲越剧发展和越剧艺人人生的。于是就有了首部以越剧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飞花如蝶》。而在此前,我们曾与钟冶平有过多年合作,去年就为他的大型纪录片《百年越剧》  相似文献   

7.
根据<越剧志>记载,越剧起源于19世纪中叶嵊县的"落地唱书".从上世纪50年代起,逐渐向外拓展,受到了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观众的喜爱,被誉为中华梨园中的奇葩.2006年,她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百年的繁衍流变、融合沉淀而凝聚成的越剧艺术,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成为长三角一个地域性的文化符号,展现了动人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8.
从1896到2008,从雅典神殿到北京"鸟巢",奥林匹克迈着欢欣跳跃、激荡心田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个充满着无穷魅力、蕴含着博大精神的百年体育盛事,一直都吸引着全球媒体的目光。报道奥运就意味着记录历史,百年奥运新闻史就是一部新闻人记录奥运辉煌与沧  相似文献   

9.
阮娜 《东南传播》2021,(11):53-5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全国众多媒体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党史类节目的创作宣传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我党的百年历史呈现在公众面前.本文以福建新闻广播创作的百集系列专题《红色旋律里的百年芳华》为例,阐述在融媒体语境下,党史类节目的创新性表达,从党史类节目创新的必要性以及融媒语境下的叙事创新和传播创新等角度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类型的节目创作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阮娜 《东南传播》2021,(11):53-5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全国众多媒体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党史类节目的创作宣传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我党的百年历史呈现在公众面前.本文以福建新闻广播创作的百集系列专题《红色旋律里的百年芳华》为例,阐述在融媒体语境下,党史类节目的创新性表达,从党史类节目创新的必要性以及融媒语境下的叙事创新和传播创新等角度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类型的节目创作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围绕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等重大主题报道,各省级党报主动设置议题,拓展媒体“朋友圈”,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从联动破题到携手“出圈”,打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创优质全媒体产品,有效提升了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嵊县是越剧的诞生地,但越剧的成长和壮大却在黄浦江畔的上海,"狐岛"就是它的发祥地,从此它走上了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兴旺发达道路.  相似文献   

13.
越韵入海     
上海是汇纳百川的大海,越剧犹如一条小溪. 从1906年诞生的小歌班起,上海就一直是越剧人才的向往之地.1917年5月13日,小歌班艺人初次进入上海.1921年绍兴文戏在大世界、新世界演出.1924年10月,由在上海经商的嵊县人王金水组织的女班在上海开平舞台演出,这是今天以女性为标志的越剧第一次由男到女的性别转换.发展到30年代初,女班在嵊县老家大量涌现,并陆续向上海进发.1941年,女子越剧的所有著名演员几乎荟萃于沪.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  相似文献   

14.
从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至今,我国的媒体融合改革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在中央的部署和政策的鼓励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媒体均呈现加速融合态势,初步形成了技术先导、移动优先、功能多样的全媒体矩阵.随着"十四五"规划建议的发布,我国将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媒体融合也将进入深化攻坚的关键时期.各级主流媒体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差异发展,协同高效,形成中央领头、省域统筹、市区联动、县域跟进的传播网络和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从1896到2008,从雅典神殿到北京“鸟巢”,奥林匹克迈着欢欣跳跃、激荡心田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 这个充满着无穷魅力、蕴含着博大精神的百年体育盛事,一直都吸引着全球媒体的目光。报道奥运就意味着记录历史,百年奥运新闻史就是一部新闻人记录奥运辉煌与沧桑的艰辛历史,这里有荣辱、有得失;有感悟、有梦想……  相似文献   

16.
2021年11月24日,在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开幕之际,新华报业网精心打造的大型融媒体交互式专题“红色寻根致敬百年”重磅上线。本文在厘清集体记忆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新华报业“红色寻根致敬百年”融媒体专题,探究主流媒体对建党百年的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近代报纸诞生到互联网的出现,“第一媒体”和“第四媒体”的年龄相差几百年.跨越这几百年的距离,报纸和网络现在作为活跃的媒介形态同时为广大受众提供着新闻信息.这两者间的关系,经历了各自发展时期、对抗时期、竞争与合作并存时期、报网互动时期以及未来可以预见的报纸、网络和其他媒介形态走向融合的时期.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报纸和网络间关系的演进过程为线索,通过对二者关系的分析,着力探讨报网互动的出现原因和互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前所未有的传播技术革命,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百年未遇之深刻挑战。面对时代之问和现实之需,苏州广电一以贯之地坚持绿色舆论生态的理念,从负面报道清单到建设性切口,在新闻实践中实现主流媒体的价值回归和理念跨越。借鉴建设性新闻的理念和方法,从最早的个案探索切入,到新媒体品牌栏目建设,坚持从"建设性"的出发点来反映世界、改造世界,着力唤起用户积极心理行为,培养公众的理性思考能力,在推动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效解决中,培育共同价值观,助力新时代的治国理政。  相似文献   

19.
只要提起经典越剧影片《柳毅传书》,人们就会想起柳毅的扮演者——越剧表演艺术家竺水招。然而令人深感惋惜的是,这位备受观众喜爱的戏剧名家在她艺术生涯最辉煌的时期,却被“文革”浩劫夺去宝贵的生命。今年5月26日是竺水招逝世4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越剧名家竺水招,笔者近日特地采访了她的亲友和知情人,追忆她不平凡的艺术人生。在采访过程中,笔者不仅详细获悉竺水招生前的大喜大悲与为艺为人,而且还了解到竺水招的女儿——著名越剧演员竺小招在母亲逝世前后,对越剧艺术由爱到“恨”、  相似文献   

20.
媒介共生与电视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好 《视听纵横》2003,(5):45-46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报纸独领了数百年的风骚。广播、电视相继问世以后,报纸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长期以来,三大媒体犹如三足鼎立。传统媒介从一心要把对手打倒的势不两立状态,到最终一起共同朝前发展,这个结局多少有点出乎人们的预料。然而正如生物界的“共生”一样,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