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8月25日,《重庆时报》正式创刊,定位为综合类都市报。这样,加上以前定位综合性生活类都市报的《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青年报》,重庆报业市场出现了五路诸侯共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赵文丹 《新闻导刊》2007,(3):9-10,8
重庆市共有8份都市报,分别为《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重庆青年报》、《三峡都市报》、《巴渝都市报》、《武陵都市报》,其中5份聚集在面积仅占重庆市总面积2%、人口占重庆市总人口20%的主城区,其他3份都市报分别位于万州、涪陵、黔江三  相似文献   

3.
继2003年SARS之后的第二次超级流感——甲型H1N1流感疫情全面爆发,突发公共危机下的健康传播再一次成为摆在大众媒体面前的重要课题。重庆作为西部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外来人口众多,是防范危机的重要关卡。都市报作为最贴近老百姓的媒体形式之一,覆盖率高,受众面广,它们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是市民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它在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危机的健康传播上的作用不可小视。本文选取了重庆主城四大都市报纸——《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晚报》、《重庆时报》(以下简称:晨报、晚报、商报、时报),  相似文献   

4.
当前重庆的报业市场上流通着《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4家旗鼓相当的都市报,以及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重庆正好这5家报纸都做了及时、详细、准确、跟踪性的报道,遵从了各自办报理念,践行了各自办报宗旨,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罗芸竹 《新闻世界》2012,(2):140-141
自去年四月开始,重庆的四家都市报纸即《重庆商报》《重庆晚报》《重庆时报》《重庆晨报》就开始用"同城同名专题"的形式来共同关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形成了一种媒介舆论合力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在以往的媒介舆论中是不曾出现的,是当下媒介环境中的新产物。那么,同城同名专题为什么能形成舆论合力?对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什么影响?以及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4年.是新闻评论发展强劲的一年。全国不少晚报、都市类报纸,相继增设了评论版。在重庆,有影响力的报纸也都开设了评论版。《重庆时报》一创刊,便设了评论版,在此前后,《重庆晨报》有《每日时评》,《重庆商报》辟了《评论》,《重庆晚报》开设《新闻评说》(后改为《都市评说》)。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08,(3):64-64
重庆都市报零售市场上竞争激烈,<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时报>和<重庆商报>瓜分着市场.近两年来看,<重庆晨报>发展稳定,一直处于增长中,<重庆晚报>虽有波动,但总体趋势仍在增长,而<重庆时报>和<重庆商报>波动较大,市场零售销量处于震荡之中,表现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传媒》2008,(6):11-19
谭军波的八年轨迹2001年3月~2004年6月任《京华时报》副总经理;2004年6月~2005年10月任《重庆商报》副总裁;2005年10月~2006年6月任《上海证券报》副总编;2006年6月~2007年1月任《广东工报》社长;2007年1月~2007年10月任《三湘都市报》副总编辑;2008年1月至今任东莞日报社副社长、《东莞时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9.
谭军波  何垒 《新闻记者》2005,(11):73-76
2004年下半年,《重庆时报》(以下简称时报)入渝,重庆都市类日报达到了6家。为应对惨烈的竞争,《重庆商报》(以下简称商报)及时从增大发行投入、完善网络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倡导有效发行等方面着手,化挑战为机遇,成功应对市场的变化。2005年1~6月,商报发行量较2004年同期增长了30%,报社广告经营也增长了40%。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的重庆报业市场正演绎着一场新旧势力的重新洗牌。《重庆时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四家综合性都市日报之间竞争如火如荼,作为中国大报业市场的一隅,重庆报业的竞合现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看似共同瓜分市场的现状背后却隐藏着大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1.
<正>来势汹汹的"码上淘"2014年4月,以云+端为核心的阿里无线战略纽带——"码上淘"横空出世。合作媒体包括北京《新京报》《京华时报》、上海《东方早报》《新闻晨报》、广州《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杭州《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成都《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济南《齐鲁晚报》《济南时报》等六大城市的12家主流都市类报纸。来自梅花网的数据显示,12家媒体的日均发行量合计近千万份。"码上淘"由阿里巴巴集团提供技  相似文献   

12.
重庆报业市场较为独特,2004年底本刊记者曾进行过解析,那时《重庆晚报》与《重庆晨报》稳坐市场的格局刚刚被打破,《重庆商报》掀起新一轮市场冲击波,《重庆时报》意气风发开始创业,市场似乎有了改变的迹象。  相似文献   

13.
解析后都市报时代的显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亚林 《新闻界》2005,(4):39-40
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随后,全国许多城市都创办了类似的都市报。都市报在与党报、晚报竞争中,在受众定位、传播内容和方式以及营销手段上,实行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使都市报迅速崛起。不同城市的都市报在复制“华西都市报模式”之后大多实现了“光荣与梦想”。正因为都市报创造了报业奇迹,晚报、时报、商报甚至党报也加入到都市报行业中,相互模仿、克隆。都市报呈现的聚拢趋势,形成被圈内人士诟病的“同质化”顽症。昆明、南京、重庆、南宁等全国数十个城市里的都市报也被这种顽症缠身。高度的同质化导致恶性竞争,媒体的失范,以编…  相似文献   

14.
李彤 《出版视野》2005,(5):15-15
8月26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和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召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合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重庆经济报、重庆青年报、三峡都市报、巴渝都市报、武陵都市报、重庆法制报、新女报、都市热报、时代信报、健康人报、渝州服务导报共14个单位(16家报社)负责人,签订了规范我市报纸发行和广告经营行为的多方自律协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鸣,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汪俊,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刘健春,市总工会、团市委等报社主管主办单位和市司法局、市工商局等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和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参加了协议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5.
渝文 《今传媒》2006,(2X):59-59
重庆市5名歹徒绑架两名从事美容工作的女孩后连窜三区县一案告破。2005年12月6日,5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检察机关。12月7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重庆青年报》、《重庆法制报》都对此进行了报道。其中《重庆晚报》和《重庆青年报》从猎奇的角度制作标题,本末倒置、很不妥当。  相似文献   

16.
任琦 《传媒》2013,(1):38-40
改版,对于身处转型社会的我国报业来说,已是一种常态.但是,回首2012年,从2月6日《北京晨报》改版开始,《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广州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华西都市报》《深圳晚报》《生活新报》《都市时报》《山东商报》等一连串的报纸都出现在改版名单上. 这些报纸何以在2012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改版?集体改版潮的背后说明了什么?报业改版的方向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近年,中国报业市场一个特色鲜明的“报群”正迅猛发展:广州的《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深圳的《晶报》,四川的《成都商报》,南京的《南京晨报》、《现代快报》,北京的《京华时报》,浙江的《都市快报》、《今日早报》等等,均在近年间创办并迅速占领  相似文献   

18.
导读"办中国互动性最强的温暖报纸",《东莞时报》创刊伊始,就喊出这一响亮口号。经过五年的摸索前行,有了一些收获与心得。良知与温暖内地都市报存在两种类型,或者说两条路线,我将其概括为良知类与温暖类。前者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主要以舆论监督显特色;后者以《都市快报》为代表,以民生新闻作主打,靠服务精细化、文本创新化  相似文献   

19.
《重庆商报》的创新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商报》提出策划、活动、服务、速度八字方针,在内容策划和推出品牌栏目上下功夫,打破传统媒体局限,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形成多元化发展模式,以自己的行动努力探索都市报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广东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东江时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创刊。近7年来,《东江时报》也走过了风风雨雨,但不管时势如何变迁,《东江时报》始终围绕"打造最适合读者口味的都市报"的目标,坚持"权威、责任、有用"的办报理念,扎根惠州本土,通过积极组织策划各类慈善、公益和惠民活动,更好地服务于惠州经济社会建设和各界群众,如今渐渐成了惠州市民每天想看、爱看、要看的报纸,惠州地区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与湖北媒体联动,爱心播撒江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