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意义]理解用户需求是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在线评论作为用户偏好表达的重要渠道,是企业发现用户需求的重要数据来源。因此,如何从在线评论中有效挖掘出用户需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方法/过程]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KANO模型、面向在线评论的用户需求分析框架。首先利用LDA主题模型从在线评论中抽取商品属性,然后基于BERT模型标注出不同属性上的评论短句,并对其进行情感分析,最后依据不同属性上的评论短句与情感分析结果,通过KANO模型分析用户属性需求。以手机评论数据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将商品属性分为必备属性、期望属性、魅力属性与无差异属性四类,并以可视化结果呈现。实验结果表明面向在线评论的用户需求分析框架能够有效提取在线评论中用户的属性需求信息,为企业提供产品改进策略参考。[局限]样本数据集有限,存在不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理解用户需求是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在线评论作为用户偏好表达的重要渠道,是企业发现用户需求的重要数据来源。因此,如何从在线评论中有效挖掘出用户需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方法/过程]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KANO模型、面向在线评论的用户需求分析框架。首先利用LDA主题模型从在线评论中抽取商品属性,然后基于BERT模型标注出不同属性上的评论短句,并对其进行情感分析,最后依据不同属性上的评论短句与情感分析结果,通过KANO模型分析用户属性需求。以手机评论数据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将商品属性分为必备属性、期望属性、魅力属性与无差异属性四类,并以可视化结果呈现。实验结果表明面向在线评论的用户需求分析框架能够有效提取在线评论中用户的属性需求信息,为企业提供产品改进策略参考。[局限]样本数据集有限,存在不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3.
曾伟 《现代情报》2014,34(12):148-153
本研究以ELM模型为研究框架,从用户处理评论信息过程的视角,探究对于不同属性的商品,用户感知评论有用性的行为和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利用Amazon.com上的5 420条有效评论样本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商品类型会影响用户感知在线评论有用性的方式,进而对在线评论有用性产生调节影响;用户更偏向通过中心路径来感知搜索类商品评论信息有用性大小,而在感知体验类商品评论信息有用性时,需结合中心和边缘两条路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旨在改善在线商品信息描述,降低用户认知负担,提升在线购物效率。采用框架描述法构建用户认知框架,在此基础上实现商品知识融合,以期解决在线商品信息的冲突矛盾和冗余问题。[方法/过程]采集数码相机在线评论信息,以框架法进行用户认知框架表示,利用规则融合方法构建商品知识融合模型,进行了用户认知框架的融合模型验证和效果分析。[结果/结论]知识融合能解决商品信息冗余问题,能填补空值型商品知识信息,减少电商平台商品信息描述流量成本,帮助用户理解商品知识矛盾问题,提升电商平台商品知识描述和呈现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在线评论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其前因和后果已得到多学科领域密集关注,但对作为载体的在线评论系统的探究非常匮乏,文章在特性视域下对在线评论系统设计开展研究对于电商平台了解设计特性的用户关注、探明用户信息需求差异、有针对性地优化在线评论系统设计以满足用户决策需求、提升决策效率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并预期为其他信息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方法/过程]利用Kano模型与对应分析方法对在线评论系统设计特性非对称性进行研究:首先在特性视域下建构在线评论系统设计特性集,提出一种改进的设计特性分类与度量方法,以捕捉用户对在线评论系统设计特性的非对称质量感知,进而采用对应分析方法来识别不同用户群体对设计特性的非对称重要度感知,最后以酒店在线评论系统来例证所提出的非对称性分析方法及其有效性。[结果/结论]当前酒店在线评论系统中常见的16项设计特性被划分为期望质量(7项)、魅力质量(1项)、基本质量(1项)和无差异质量(7项)四类,并给出了各类设计特性的管理策略;根据用户类型与设计特性偏好的对应分析,平台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用户偏好赋予设计特性不同的显示优先级,以满足各类用...  相似文献   

6.
张军  李新旺  李鹏 《情报科学》2022,40(3):82-90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社区已成为公众获取医疗信息和服务的重要形式。识别在线健康社区关键用户及 其特征,为提升健康社区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信息行为学理论构建了包括交互行为属 性、信息质量属性、情感倾向属性的多维分析框架,利用AttriRank算法和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识别在线健康社区关 键用户。【结果/结论】在胆系癌症疾病QQ群中识别出15个关键用户。他们不仅具有高活跃性和高互惠度的交互 行为特征,还具备多样性水平高且结构均衡的信息质量特征,且多数持有正向情绪倾向。“行为+内容+情绪”的分析 框架和考虑属性的用户排序算法能准确识别在线健康社区关键用户,为在线健康社区的持续运营供了科学的决策 支持。【创新/局限】构建多维属性分析框架进行在线健康社区关键用户识别,丰富了在线健康社区关键用户识别的 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以用户的情感依恋为视角,探究情感驱动下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内容特征与行为规律, 为有效识别用户生成高质量在线评论,积极引导用户生成意愿以及优化社区评论质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借 鉴。【方法/过程】在梳理已有研究基础上识别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质量特征,深入分析用户情感依恋与高质量在 线评论信息的内在关联。结合依恋理论系统分析情感依恋驱动下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内容特征,并在此基础 上探索用户在线评论信息的生成路径。【结果/结论】情感依恋是用户生成高质量评论重要的动力来源、内容来源与 情感来源。情感依恋驱动下用户生成高质量在线评论信息具有三个“集合特征”。用户在情感依恋的驱动下存在 一条由“情感唤醒形成总体观点”到“心理情境确立评论主题”再到“情感语义表达引导评论内容”的评论信息生成 路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针对学术APP评论数据特征,挖掘用户评论语义关联关系,为平台运营者和开发者高效获取 用户需求和关注点提供思路和指导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基于LDA主题模型和GloVe 词向量模型构建学术APP 用户在线评论主题语义关联研究框架,然后,采集超星移动图书馆APP在线评论作为样本数据,通过主题识别获取 用户评论主题并基于词向量相似性得到主题语义关联,最后构建出语义关联主题图谱。【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 运用文章提出的思路方法能够有效发现用户评论主题和主题间关联关系并得到主题关联图谱,从而为学术APP平 台运营者完善平台功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叶叶  李贺  沈旺  曹阳  涂敏 《情报科学》2022,39(2):65-73
【目的/意义】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在线评论成为影响消费者、销售者和生产者决策的重要数据。大数据 时代,在线评论呈现出多源异构、爆发式增长的特点,难以为用户的购买决策和商家竞争提供有力的情报支撑。【方 法/过程】本文利用多源异构的在线评论数据构建知识图谱,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构建知识图谱的框架, 模式层构建围绕在线评论的信源、内容以及形式构建,最终形成知识图谱的概念框架,并运用word2vec从多源异构 文本中获取实体、关系和属性,并进行数据融合与知识图谱分析。【结果/结论】实验部分以手机商品在线评论为例, 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知识图谱对在线评论相关研究及挖掘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揭示了多源异构在线评论数据的特 点,为大数据环境下在线评论信息组织、展示和挖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创新/局限】运用知识图谱对在线评论 进行描述,有效解决信息过载、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等问题。本文采用半自动化的方式构建知识图谱,未来考虑引入 无监督的方法提高构建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以淘宝为例,通过对43万条评论语料进行分析以及乔装淘宝店主获取的事实数据,从在线商品虚假评论实际解决需要出发,为在线商品虚假评论界定了新的含义,归纳了在线商品虚假评论的影响,最后全面分析了由在线评论者、在线销售商家、在线商品交易平台、虚假评论中介四大主体所组成体系中在线商品虚假评论的六大形成路径、形成动因及特点.本文对下一步的在线商品虚假评论识别技术等相关研究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品平台的产品创新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使得缩短创新周期成为产品创新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产品平台的产品创新模式因此应运而生。据此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及国内外典型企业的应用实例,提出了运用这一模式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产品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仅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部分特征,却包含与"绿色"特性无关的经济、技术等指标。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产品绿色度评价,其指标体系完全基于产品"绿色"的客观本质,涉及物质、能源和排放物3个因素,并将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分为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3个阶段。该评价方法,不仅可以评价产品在单因素下的绿色度,还可以评价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绿色度,评价结果相对客观,也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化综合分析了新产品开发研究领域关于新产品绩效的80项独立实证研究的结果.通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和调节影响分析发现,市场导向对产品创新和产品竞争优势、产品创新对产品竞争优势、产品创新对新产品绩效以及产品竞争优势对新产品绩效都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它们间的关系受国家文化、行业和技术基础的显著影响;路径分析则证实了市场导向通过产品创新和产品竞争优势,对新产品绩效产生影响的路径.最后针对不同国家文化、行业和技术条件情况下的企业如何进行产品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翟东升  徐颖  黄鲁成  赵京 《情报杂志》2013,(2):45-51,66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交换的工具,网络中出现了大量的用户评论信息,利用产品评论挖掘技术获取竞争产品的情报数据,对于企业和用户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将产品评论挖掘应用于竞争产品的优势分析之中。并以手机为例,以iPhone4和N8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数据采集、预处理、建立产品特征集合和评论观点集合、评论观点的极性与强度判断等工作,量化用户观点,以4种图表形式显示结果,并根据图表分析竞争产品的优势及需要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对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制造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与制造商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将技术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如何影响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与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供应商的参与时机、承担的责任水平以及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信息共享与短期项目绩效和长期战略绩效都显著正相关;技术不确定性越高,参与时机、责任水平和信息共享与长期战略绩效之间关系越强,参与时机和信息共享与短期项目绩效之间关系也越强,而供应商承担的责任水平与短期项目绩效之间的关系影响不明显.本研究结论对制造商制定产品开发战略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产品附加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润德 《软科学》2003,17(3):19-22,31
本文在对产品附加值的概念、性质及分类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创造产品附加值的各种可能途径,指出了企业在选择提高产品附加值途径及其手段的决策中需要把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产品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否认产品技术似乎是技术哲学界的主流观点 ,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产品技术的关注和研究不够。有理由认为产品技术是存在的 :能够使自然规律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发生“定向作用”的事物都应属于技术的范畴 ;承认设计形态的技术就应该承认产品形态的技术 ;产品技术潜在于产品结构之中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产品技术存在着知识、实物、使用三种形态 ,知识形态和实物形态的产品技术是潜在的产品技术 ,使用形态的产品技术才是现实的产品技术 ,通过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实现着产品技术形态的转化 ,其中产品设计技术使产品技术获得成熟的知识形态 ,产品制造技术则使产品技术获得实物形态。  相似文献   

19.
软件质量保证是CMMI模型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域,通过质量保证来客观评价过程和工作产品,使组织开发人员和管理者能客观了解过程和相关的工作产品,减少并纠正、预防实际的开发过程和结果与预期不符合。根据实践,对软件质量保证的过程和产品审计的实施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技术角度界定了制造企业产品创新模式,分析了产品创新能力对制造企业产品创新模式的影响,提出了产品创新能力是制造企业产品创新模式选择的基础,并建立了制造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制造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选择适合制造企业自身的产品创新模式,为制造企业产品创新模式的恰当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