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写作文最大的困扰就是没有内容可写,这也是作文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中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所见所感有限,导致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说假话、空话、套话。因此,积累写作素材就成了作文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怎样才能使中小学生作文言之有物呢?写作素材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源于我们的生活,只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体会,就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作文内容以记叙文为主,主要是写人、记事和描写景物。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浅、知识少、课外阅读有限,导致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认为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以下笔,即使写出来也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我提出了如下三个观点,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一直是困扰小学教育语文界的难题。过去,学生作文内容有的不真实,说假话;有的不具体,说空话;有的缺乏自己的思想感情,说套话。这种为了应付考试的“应试作文”是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因此,近几年来,小学语文界许多有识之士以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提出了许多建议和主张。小学教育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有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根据这一要求,要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下面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作文情景,丰富儿童作文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为小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环境,因此,应尽可能将学生带出课堂,去看一看山川河流,树木花草,鸟兽虫鱼,日月星空,风霜雨雪……让学生写生活日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笔者读过大量的小学生作文。经过纵向横向的反复比较,逐渐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小学生作文文字运用的能力,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相对提高,而文字载荷的内容,其质量却随着年级的升高,显出相对停滞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杨秀祖 《甘肃教育》2001,(12):20-20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灵魂,而这真切的感受又来源于对生活中周围事物的观察和体会。生活每天都会给人以新的感受,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对事物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并把这些情感体验随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积攒成作文的素材,作文时就不愁无话可说、无情可抒。小学语文新大纲中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是:能写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关键是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积累。众所周知,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了解,都离不开观察。小学生如能学会观察,并把观察所得积累下来,在作文时…  相似文献   

7.
刘晓丽 《学周刊C版》2011,(6):109-109
作文教学要从小学抓起,让孩子的作文赢在起跑线上。小学生生活的范围很小,从家庭到学校,这就决定了小学生作文的内容比较单一。所以,小学生的作文必须生活化。作文教学必须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激起学生作文的强烈愿望,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在作文过程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8.
务教育大纲对小学阶段作文要达到的要求,首先就是“有具体内容”。从教材中提出的作文要求来看,几乎都有“内容要具体”这一条。可见这是一项重要的写作基本功,也是一篇文章成败的重要标志。所谓具体就是指不说大话、空话,内容客观、详细、实在。然而小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却偏偏是内容空洞。我认为,教师只注重写作前的指导而忽略写完后的修改是其中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是他们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这里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观察生活,捕捉素材。 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这些都是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近期,小学生作文常被公开于各类贴吧、网站,微博上频频转发小学生的雷人作文,作文内容千奇百怪,多让人忍俊不禁,但也引起人们的质疑。为什么小学生作文如此雷人?是教育方法不当,还是教师将小学作文看作儿戏,导致小学作文的五花八门。而查找优秀作文,则又千篇一律,又是什么固定的模限制了小学生的写作思想?少年时期本应该天真烂漫,因此作文要求不应太过苛刻,应该体现小学生天真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杨远猛 《成才之路》2009,(18):86-87
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观察作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中心的作文训练,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观察作文,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整体优势,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着一张张稚嫩的笑脸,想托起这些初升的太阳,必须具备一技之长。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最怕作文,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疼,其至觉得无话可说,无处下笔。写上来的作文内容重复太多,似流水帐,往往平淡无味。而对这些老师们也觉得束手无策。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呢?写好作文的关键又何在呢?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常把作文当作负担,每逢看到题目。便愁眉苦脸.迟迟不能下笔。因此。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结合小学生的写作实际状况.从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扩展作文内容诸方面解决“作文难”的问题。使学生喜欢作文。主动练笔.提高写作的能力。下面,我就结合平时教学实际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与育人并重的辩证教学思想,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通过长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教师过多的参与和引导,限制了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活泼的个性得不到自由发挥。作文内容一板一眼,少了灵性和趣味性。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作文要写出真挚感情和独特感受。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得小学生作文课堂趣味化成为了可能。小学作文教学要开放思维、鼓励创新、讲求趣味,使学生快乐作文;作文内容要贴近生活、注重实践、陶冶情操,使学生放飞心灵。一、教学方法讲究趣味性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尤其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应该加入新的元素和方式。为此本文将对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展开作文教学进行案例分析,以使小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具备更好的作文写作技能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广东第二课堂》2006,(4):14-14
由曹剑尘等编写,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作文不求人》是一本内容丰富、特色明显的作文指导书,它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小学生在学练作文的过程中解决种种疑难,提高作文能力,写出好作文。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写作文时感到最困难、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没有内容可写,这也是作文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千篇一律;说假话、空话、套话,缺乏真情实感。没内容写的原因有二:一是缺少生活,二是不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写作材料。因此采取多渠道开源引水,积累写作素材是作  相似文献   

19.
许多小学生一提起笔写作文,往往觉得没啥好写,材料不鲜,更是许多小学生作文通病。例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记一个值得学习的人”之类的作文,不是写“捡钱包”,就是写“帮老人挑东西”;或者翻作文选,改名换姓抄袭别人的作文材料:或是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所以.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不是简单空洞,就是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20.
魏荣菊 《学周刊C版》2010,(9):152-15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明确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将教书育人、思想教育置于作文的首要地位,从小学生认知的规律来看,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