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德的爱情三部曲《窄门》《田园交响曲》和《背德者》,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窒息和个体生命的沉沦。本文以此为基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究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此揭示纪德对人的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纪德的作品表现出对“人”的强烈关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触及社会深层的敏感问题。他作为精神导师,不屈服于传统道德,用文字做武器,与现实进行抵抗。本文通过对小说《背德者》中人物与故事的分析,提取出纪德对人生的体验和态度。  相似文献   

3.
交响音乐是贝多芬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宏伟而美妙的音乐具有描写内心境界的性质,同第一乐章的悲剧性形象全然不同,是《第二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所确立的英雄形象的继续和进一步发展,这是一首辉煌的抒情诗,体现了人的感情体验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从小说到电影,在这一转换中不同的媒介呈现形式需要不同的符号表达,这就要求导演将小说的文字符号转换成电影中的影像符号,要实现这一转换必须要完成从文字符号的解码到影像符号的重新编码这一过程。文章以电影《色,戒》为例分别从小说语言的解构与影像语言的重塑这两大方面入手解读电影《色,戒》之于小说《色·戒》的解构与重塑。  相似文献   

5.
《窄门》是20世纪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最为优秀的小说之一,也是他受基督教文化影响颇为显著的作品,其中蕴含了大量圣经元素,不仅有意识使用圣经语汇"窄门"为标题,书中还反复出现"十字架"意象;其中隐含的对"人神关系"的探讨更与《圣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析这些元素,有助于较全面地理解《窄门》和纪德的圣经情结。  相似文献   

6.
丁耀亢佚诗《问天亭放言》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耀亢早年诗集《问天亭放言》久佚。本文据稀见抄本 ,对其篇目、内容、风格进行考证、论析。集中不但保存有若干珍贵的明季史料 ,也反映出诗人既要隐居田园、又未能完全忘怀世事的矛盾心态。而在诗风上 ,更可见丁诗由闲淡雅致而发展为亢厉激越的演变轨迹。集末所附《山居歌》与《田家歌》 ,则是丁氏此后小说与戏剧中的曲辞及对偶俚语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莫里森的作品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而具有丰富的隐喻特征,而其中探讨的文化民主思想理念则与黑人音乐中隐含的自由、开放、动感、民主等思想息息相通。本文从音乐和文学文本相结合的视角评论了莫里森的小说主题和创作技巧,认为《爵士乐》和《最蓝的眼睛》在布鲁斯音乐这一层面上从叙事、语言、结构、主题等方面形成了强烈的互文。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可以说是诗话小说,诗词的大量运用是《红楼梦》的一大亮点。诗歌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特征,由于中韩两国的语言文化差异,对韩国译者来说,诗歌翻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本文以崔溶澈,高旼喜两位韩国当代学者的《红楼梦》最新韩语全译本为例,具体分析《红楼梦》中诗词的韩语译文,进而了解中韩语言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小说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庄子》,原意是不值得一谈的琐碎小事。小说成为一种文体是在汉代,此时小说类似于讲故事,不够严肃,是一种地位稍卑下的文体。到了南北朝及隋唐,小说创作还是以猎奇的志人、志怪为主,内容大多脱离日常生活,语言以文言为主,比较晦涩。到了宋元时期,小说开始兴盛,这一文体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诸多小说家,小说语言也逐渐走向白话文。之后的明清二朝则是小说的鼎盛时期,小说创作蔚为大观,此时出现了如《西游记》、《红楼梦》等传世名作。  相似文献   

10.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作家借用了赋格曲的音乐形式来安排小说结构。小说的三个章节就如同赋格曲的呈示部、中间部和再现部。在每一章中,众多各不相同的人物就像不同的声部,他们先后出现,诉说着同一个主题:孤独。这种新颖的叙述手法不仅可以使庞杂的人物关系变得井然有序,也将无声的主题同有声的音乐联系在一起,赋予小说一种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1.
很早人们就认识到音乐这门艺术与时间有着某种重要的联系 ,称它是“时间中的艺术”或“时间艺术。”时间可以说是音乐形式存在的关键因素。音乐形式的各种基本要素都必须在时间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例如 :音的长短、节奏……无处不受时间限制束缚。所以说 ,音乐是时间性的 ,它存在于时间中 ,它所表现是声象在时间中持续展开 ,故可作时间计量 :若干时、分、秒 (却不能作空间计量 ) ,随之欣赏音乐也都受到时间定量的限制。如完整地听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就得花掉一小时多。那为什么我们能够在音乐会上注意地倾听持续一小时以上的布鲁克纳…  相似文献   

12.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中的最优秀的。哈代写作时善于把主题与语言的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这篇论文将以《苔丝》为例,从耐人寻味的典故、得体的人物话语及丰富多彩的叙述词汇这三方面,阐述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及其在小说中所产生的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从题材选择与表现、人物形象刘画、小说语言应用等方面去探讨《商州》的散文化倾向。“散文化”赋予了《商州》以一种独特的审美品格。从“小说散文化”这一角度去解读《商州》,我们至少会因此对“小说”的涵义有更宽阔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4.
陶芸 《职大学报》2014,(5):71-74
托尼·莫里森创作了一系列小说,例如《宠儿》、《爵士乐》和《乐园》等等,侧重于对农奴制与黑人问题的思考和探讨。音乐在黑人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身份和地位。《宠儿》这部小说中折射出黑人多种传统音乐元素:塞丝、保罗·D身上所体现的布鲁斯音乐和贝比·萨格斯所代表的非裔基督教的音乐等。文本弘扬了黑人文化的价值观和魅力,提升了黑人社区中个人自我发展的空间,鞭笞了罪恶的奴隶制。  相似文献   

15.
文学巨作《红楼梦》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倾其所有精力与毕生经历的一部伟大小说,也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和艺术性的经典文学上的瑰宝,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而《红楼梦》这匹千里马在1987年被著名词曲作家王立平先生挖掘出了巨大的音乐价值,在电视剧《红楼梦》中创作的全剧音乐旋律优美、主题鲜明,将《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思想与情感重新演绎了出来,被认为是最精彩的红楼主体音乐,至今还被广大音乐爱好者传唱。  相似文献   

16.
纪德作为一位跨越19世纪末与20世纪上半叶的作家,其思想轨迹可谓曲折,人生经历也可谓是丰富多彩。也正是这样不平凡的经历让他创作出了很多优秀却又饱受争议的作品。对于纪德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外的研究被译介到国内的相对较少,而国内对于纪德的研究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成果也并不算多,但仍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长篇小说《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可以说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读《围城》不能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笔者发现《围城》的创作语言是具有陌生化的艺术特征的。整篇小说的创作和语言处理方面无不闪现着陌生化的光芒。本文就试从比喻,夸张和对话设置三个方面来展示《围城》语言中的陌生化体现。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为理论框架,探讨《雪花与秘密的扇子》中语气、情态对小说人际意义的构筑.显示了功能语言学对小说文学意义的阐释力。文章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分析节选文本,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从人际功能的角度来理解语言形式方面在突出小说女性主题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说语言的调子逐渐被小说创作者与语言学家所提及,但未被语文教师所认识,本文在对小说语言的调子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从语言调子的节奏角度切入,阐述了小说节奏在小说中的存在及其他与小说叙述者之间的情感链接,以《受戒》为例,通过对小说叙述者的语言调子的解读,感悟出作者的情感基调,为小说寻找更深层次解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伴随着音乐发展的需要而诞生。但当时诗歌还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是为配合音乐而作的。乐器作为当时音乐的唯一载体,对音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层关系来看,先秦时代乐器的发展与《诗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吹奏乐器到弦乐器,《诗经》的内容发生着潜在的变化,由"雅乐"到"新声",标志着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