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本北山在《作诗志彀》、《孝经楼诗话》等著作、文章中,多次提及清新。清新与性灵相关。本文从创作主体、文学语言、题材、风格、意境的营构等几方面论述了山本北山诗学话语中的"清新"思想,从文学思想史的角度探讨了"清新"这一诗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含义。  相似文献   

2.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中国诗学》,引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中国古代诗歌理论著作体例的划分,将以钟嵘《诗品》、释皎然《诗式》、欧阳修《六一诗话》为代表的诗歌理论著作分为“诗评”、“诗格”、“诗话”三类不同的诗论体裁,不具备体裁学意义。从体裁学意义来看,包括“品、式、格、话”等各种具有断想式的论诗方式和记录式、随想式的结构组织的论诗体裁都是各种类型的中国古代诗话。  相似文献   

3.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重要诗歌理论作品,其中的"辨家数"论、"法工"、"兴趣"等诗学主张在明代为"格调派"文人所继承、吸收,不仅对格调派理论的形成起到了指导性作用,还丰富了明代诗歌的创作手段。而这些主张所针对的,实质都是"以议论为诗"的宋诗弊端。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诗经》开始,可考的诗歌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就诗歌研究和诗歌理论来说,如果从孔子算起,也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有关诗歌的著名论著主要有汉代的《诗大序》,六朝的《文心雕龙》、《诗品》,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宋代的《六一诗话》、《岁寒堂诗话》、《沧浪诗话》,金代的《滹南诗话》,明代的《四溟诗话》,清代的《姜斋诗话》、《原诗》、《随园诗话》、《艺概》等等。古人留下了如此众多的诗歌作品和理论著作,确实为我们今天学习研究诗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日本诗话是中国诗话域外繁衍的一大支脉.日本诗话与日本汉诗、中国诗话、中国古诗之间密切错综之关系,使其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日本诗话对于开拓我国古代文学的域外追踪研究和汉字文化圈内比较文学研究,是极为珍贵的资料,但国内迄今尚无专论.实际上<日本诗话丛书>所收日本诗话为59种,包括狭义诗话38种,广义诗话21种;和文诗话29种,汉文诗话30种.日本诗话可分为诱掖初学之诗话、品评鉴赏之诗话、论述日本汉诗发展史之诗话、诗学论争之诗话等4大类,各有其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是诗界革命的倡议者和实践者之一,在《饮冰室诗话》中,他对黄遵宪等人的诗歌推崇备至。就《饮冰室诗话》看来,所载新歌词的翻译比梁启超、黄遵宪等人的诗歌实践更具现代特征。本文列举了《饮冰室诗话》中部分例证,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诗人玉屑》以格法分类,畅谈艺术技巧,提示创意之法,强调造语之方,征存一代诗学实录,诗话论诗及辞习气,南宋江西诗法之大凡,此中有之。本文从创造性思维切入,以不犯正位视角,考察言用不言名(体)之诗例,左证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之诗歌语言特质。  相似文献   

8.
《野草》中的"梦"营造了一个奇诡变幻而又意蕴丰富的话语空间,形成了一种狂欢式的交往与对话。诗学意义的研究关键在于指出话语系统的内容如何被表达,并以何种方式保持其独立性。因此,"梦"所具有的诗学意义不能简单等同于它如何精彩地成为附庸于思想性之上的装饰物,更应该看到它作为一种修辞艺术所具有的艺术魅力。通过文本细读,文章拟从梦的内容、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来分析"梦"在《野草》中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秀句"一语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在六朝文学觉醒的大氛围中,第一批秀句应运而生。唐诗鼎盛有诸多因素,对于六朝秀句文化的承绪与光大,亦为要因之一。秀句具有独立性、典型性、特出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其主要体式为五七言二句对偶式。我国最早的秀句集为唐褚亮《古文章巧言语》、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唐以来诸多秀句集的编纂,证明我国秀句文化源远流长。秀句与诗话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中国秀句文化早于千余年前就波传到日本,对于日本汉诗秀句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起过弥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兴间气集》基于风雅新颖的选诗标准及才性批评的论诗方法,先认可朱湾故作隐逸的行为,再赞赏其诗具有契合隐者身份的脱俗、含蓄优点;而且高仲武肯定大历诗坛的交游风气,所以偏好朱湾的席间应酬之作。《诗源辩体》基于律诗以初盛唐为典范,大历趋于衰变的贯通诗学视野,以初盛唐诗为参照凸显朱湾诗的语言浅俗之弊;而且许学夷反感交游权贵,故而鄙夷朱湾的席间之作,同时借贬斥朱湾诗,表达了对公安派俚俗倾向的批判。探析《中兴间气集》《诗源辩体》对朱湾诗的两极化评判,可窥见二者不同的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11.
崔致远是唐末僖宗时代的诗人和文学家,史书上没有他的传记,只《新唐书·艺文志》中载:他有《四六集》一卷,《桂苑笔耕集》一部。崔致远是骈文大家,可惜他的《四六集》已失传,仅留《桂苑笔耕集》二十卷,收入《四部丛刊》之中。清初编的《全唐诗》没有收入一首崔致远的诗。日本人上毛河世宁辑有《全唐诗逸》三卷,从《千载佳句》、《东人诗话》中辑录了崔致远一首绝句,七首诗的各一联共七个片断。我国唐诗学者似乎还很少研究这位诗人。崔致远又是朝鲜新罗时代的学术家和文学家,是朝鲜文学史上一位有名的诗人。朝鲜的历史与文学史中一般地提到这位诗人和作家,但翔实的论述也不多。这大概有语言  相似文献   

12.
《雪桥诗话》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掌故史料,这些史料丰富多样,且重八旗掌故辑录、重记人记事。此外,《雪桥诗话》体现了以人存史、以事存史、文史互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韩映山一向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力,对韩映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风格特色和与"荷花淀派"的关系上,文本解读方面以《水乡散记》《绿荷集》《紫苇集》《红菱集》和中篇小说《串枝红》、长篇小说《明镜塘》等为主。与以上文本相比,《香溪集》则展现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创作转型。《香溪集》有助于展现韩映山创作的全部风貌和艺术探索。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运动中著名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他的诗歌理论开创了新批评的先河。对其最重要的理论文章《传统与个人才能》中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进行探讨和分析,着重讨论"非个人化"诗学理论的基本内涵、其诗学理论的主要来源及其在创作中的实践,有助于讨论艾略特对中国诗歌理论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是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由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先生任主编,并组织陕西师大文学研究所的胡主佑、吴言生等一批教授、学者撰写,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全书分三册,279万字。这是有史以来国内外最大的一部唐诗笺评巨著,从校、注、集评三方面对唐人绝句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整理、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显著的特点。一、精当审慎、明察秋毫的校勘木书以北图馆藏明万历本《万首唐人绝句》为底本,校以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全唐诗》和各种唐人别集、选本、诗话、笔记等等,披沙拣金,注出了颇有价值的异文。如杜牧《叹花》诗,本书在注出本事后说:“见《唐阙史》、《丽情集》。此处文字出《丽情集》,《唐阙史》作:‘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枝。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元刘壎曾谓《唐阙史》所载文字似胜,《丽情集》所  相似文献   

16.
基于崇盛唐而薄中晚的唐诗观,高棅对元和诗人总的评价不高。然就各人各体而论,元和十大诗人之品级又颇有差异。其中柳宗元五言古诗最受重视,其次为刘禹锡、韩愈、张籍、王建的五七古和绝句;至于孟郊、白居易、贾岛、李贺、元稹诸人之作,则较难入其法眼。探源溯流,高棅此种态度及其选诗标准深受元人杨士弘《唐音》之影响,而南宋严羽及其《沧浪诗话》则是杨、高二人元和诗观乃至唐诗观的总源头。高棅在杨士弘之后,将严羽的相关诗论在《唐诗品汇》这一大型选本的选诗实践中予以进一步落实和张扬,遂对整个明代的诗学趋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论语》和《诗学》为分析对象,从比较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观的角度,分析了其各自诗学的特点及发生的背景,从而得出了不同的社会背景是产生不同诗学观的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为汉乐府古辞,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现有多个英译本.本文运用"可能世界"图形/背景理论"脚本"移情"等认知诗学理论,从诗歌的主题、情感表达、字词等方面对《孔雀东南飞》进行较为全面的文学解读,并对多个英译本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9.
以诗话的形式探索诗歌创作,是宋代以来形成的长短均宜、轻松自然的评论方式。利庆伟的《绿水源诗话》作为现代诗话,涉及了诗歌创作的数十个问题,其中的部分篇章,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易经》哲理与诗歌创作表现手法的对应关系。本文拟从拓展了观察事物的角度、活跃了诗歌结构的思维、丰富了诗歌表现的手法、创新了诗歌评论的方式等四个方面,分析其中相关部分内容在诗歌评论角度拓展上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湘莲子的童话小说《米粒芭拉》以其充满趣味的故事情节和自由浪漫的幻想笔调展现了一个农民作家的田野"童话梦"。本文从《米粒芭拉》体现的浪漫主义因素入手,以人物形象体现的浪漫主义特征、小说情节设置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的叙事结构与诗话的叙述语言四个角度对这部作品加以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