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纽约时报》网络版页面编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纽约时报》网络版发展概况《纽约时报》创刊于1851年,创办人是亨利·雷蒙。从成立至今的150多年里,该报荣获110个普利策新闻奖,高居美国各媒介之首。1999年春,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杂志在全国范围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评选出“走向21世纪的美国21种最佳报纸”,《纽约时报》名列榜首。《纽约时报》在美国甚至世界上的舆论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北京奥运会"为主题,运用评价理论介入系统中的借言次系统对国内外两家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日报(我国的《人民日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中的新闻转述引语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使用的三种借言介入方式中数量最多的是直接投射,而且《人民日报》使用的三种借言介入方式数量都比《纽约时报》较多。由此可见《人民日报》的新闻转述引语客观介入较多。  相似文献   

3.
美国报业的龙头老大——《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创刊于1851年,原名为《纽约每日时报》,1857年删去“每日”字样改为《纽约时报》,并一直延续至今。《纽约时报》雄居美国三大报纸之首,它不仅在美国舆论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它对整介世界,尤其在政治、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它的读者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近代《纽约时报》涉藏报道历史文本总体勾勒出美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中国西藏图景。其涉藏报道倾向、议题设置被深深打上了浓厚的东方主义情结。《纽约时报》给美国民众提供了西藏的最初印象,即产生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效应,《纽约时报》构建的西藏形象对西方关于西藏的认知和话语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新疆暴乱报道的及物性系统和情态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从功能语篇分析视角找出西方媒体报道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帮助读者作出客观的判断。本文首先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然后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就是要挑战这世界》是美国有史以来获奖最多的励志小说。本书曾获奖项有:美周国家书卷奖、《纽约时报》年度好书奖、《出版人周刊》年度好书奖、《纽约时报》注目好书、美国文学协会杰出成就奖、《洛杉矶时报》年度图书大奖、美国青少年图书馆协会年度最佳图书、华盛顿图书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名物化功能特征理论为基础,选取了2006年9月期间《纽约时报》关于国际事件的报道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名物化在新闻语篇中所起的语篇功能,解读《纽约时报》中的名物化隐喻对阅读理解同类型英文报纸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纽约时报》+托马斯·弗里德曼=?”一个可能的答案——世界的关注。10月22日。名不见经传的蔷薇小学的名字突然出现在了《纽约时报》上,出现在了世界著名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专栏文章里。而被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9.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美国主流报纸给予极大关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对《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有关“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语言特征进行了阐释和分析,以探寻美国主流报纸对“一带一路”倡议所持的观点和态度。  相似文献   

10.
《纽约时报》日前宣布,将为LeaP—Motion公司开发的电脑体感控制设备开发一款新闻应用软件,可以让用户通过手势和身体姿势阅读新闻。据报道,Leap—Motion的体感控制设备在7月22日上市,同时《纽约时报》的体感读报工具也会提供下载。  相似文献   

11.
语篇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系统功能语法对及物性理论的研究为语篇分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从过程类型选择和小句的及物性两个方面对一则BBC广播新闻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揭示广播新闻语篇在过程类型分布上的规律性及其语类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系统功能文体学分析模式,对摘自权威英文报纸的专栏新闻标题和硬新闻标题从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和主位系统三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比较研究两类标题中作者对系统的选择,归纳出英文报纸新闻标题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xperiential function in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proposed by M.A.K Halliday,transitivity is a major tool of describing and analyzing clause or discourse.The paper will mainly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to news discourse based on transitivity.By discussing the features of new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itivity in news discourse,the paper aims to reveal the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s discours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rocess types and provide a new functional perspective for analysis of news discourse.  相似文献   

14.
西方主流媒体在传播新闻的同时,也传播着西方的意识形态。特定的意识形态通过新闻语篇的语言结构隐合在语言外衣之下。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篇分析离不开社会文化语境,其及物性分析成为新闻语篇意识形态分析的有力工具。路透社关于西藏报道的及物性分析表明,表面客观的语言结构下隐含了西方媒体抨击中国政治制度、宗教政策、人权状况,企图诋毁中国、分裂中国的意识形态倾向,清楚地表明了西方媒体的意识形态本质。  相似文献   

15.
朱毅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106-107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SFL)框架下的名物化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方式,可被认定为是一种语法隐喻。从SFL中的及物性和主位结构-信息中心两方面分析论证报刊英语中概念隐喻之一的名物化是实现语用预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进一步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用学之间存在相界点和相关点。  相似文献   

16.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及物性理论是Halliday纯理功能的核心内容,是描述小句的系统,包括六个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本文从该理论出发,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汉英版本的及物性特征,并通过比较两者在及物性上的差别,评析译文,从而指出及物性理论在进行译本评析上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VOA标准英语新闻及特别英语新闻是广播新闻英语的两个次语体。本文根据文体学的理论,从语篇、句子结构、语法特征及词汇层面来探讨VOA标准英语新闻及特别英语新闻语言的文体特色。  相似文献   

18.
批评性话语分析与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评述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及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分析方法,通过对一篇作文进行及物性及情态分析揭示及物性及情态使用对写作意图表达的作用,以期给英语写作能力培养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加速了语言的全球化过程,中国英语学习主要在课堂进行,外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本文采用韩礼德的及物性分析,对英语面试新闻语篇与学生模拟英语面试语篇进行物质过程分析,揭示中国学生构建的面试者与应聘者角色与说英语的西方国家推崇的角色之间的差距,从而为中国学生在未来的英语面试中取得成功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Transitivity system is the core part of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which aims to expo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ideology.This thesis uses comparative methods to analyze the news discourses of the Copenhagen Conference.The study notices that the coverage of news discourses in The New York Times is not as neutral as that in China Daily.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ansitivity,on the one hand,it prov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ransitivity to news discourse analysis.On the other hand,the present study tries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f understanding language and a critical reading method,which helps to raise readers’ awareness of ide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