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幼儿时期是培养一个人树立自信乐观的积极人生态度的关键时期,对于儿童一生的健康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培养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信心,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导致幼儿缺乏自信的原因,提出了有利于增强儿童自信心的相关建议和教学方法,以供幼儿教师和家长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自信心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幼儿时期是培养自信心的极其重要的阶段。本文以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为中心,探究了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时期培养和塑造幼儿良好的性格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就如何培养和塑造幼儿良好的性格品质提出几点建议,认为家庭对幼儿保持教育要求的一致性;培养幼儿能关心别人,共享欢乐;爱孩子应该爱得适度;要尊重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注意家园一致教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自信心既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途径。当今我国家庭教育的状况,许多家长在家庭教养过程中,往往只看到子女有形的身体的生长和智力的开发,而忽视无形的自信心的心理健康成长。孩子的自信心与父母的教养行为有很密切的关系。父母通过具体的教养行为及态度,向幼儿传达父母对生活的态度、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树立正确的育儿教养观,要正确地评价孩子,要信任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责备孩子,培养孩子一技之长,初步培养成功意识。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育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幼儿不仅具有模仿性强和可塑性强的特点,而且这些又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没有自信或者说缺少自信,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到一个人终生的发展.为此,从多方面对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问题加以研究,以期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游戏、生活,幼儿的语言在不断的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正确的引导,打好语言教育基础,可以培养孩子有调理地思考,促进孩子对整体文化的吸收,以及形成人格时所需要的抽象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判断力。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时期接收新生事物的能力和语言发展都特别快,大多孩子都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因此,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从幼儿园的孩子入手,给孩子创设多听、多看、多说的机会,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正确引导和挖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亲子日记正是能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信是培养幼儿成功的钥匙,是幼儿快乐的源泉。在生活中,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时,自信往往是获得成功的一把钥匙。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自信心的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聪明、活泼、漂亮的孩子人见人爱,在幼儿园里常常是老师的小助手。他们每天都能获得喜悦和成功,变得更加自信而聪明。但有些孩子就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卑感强,成就愿望就低,显得消极被动,实际能够完成的任务也会半途而废,那如何来培养建立幼儿的自信心呢?  相似文献   

9.
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做人的奠基期。育人以育德为先。德育应从小进行,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养成,从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幼儿道德的社会化发展、重视孩子的良好品格行为的养成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张兴忠 《科教文汇》2023,(6):179-182
幼儿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如果孩子的生活习惯不佳,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很容易引发疾病。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需要高度重视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农村幼儿园存在较多的留守幼儿,一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相对不佳。对此,农村幼儿教师要真正意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用心关爱留守儿童,采取“一生一案”等针对性方法引导留守儿童养成规范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1.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启蒙阶段。在这个空间里有一群精灵般可爱稚嫩的孩子,他们是未来的主人。幼儿园的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是我们这些教育者应该思考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初级阶段,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俗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它简明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一个孩子只有经历了幼儿时期正确的教育过程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这个教育过程中就需要父母师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幼儿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该清醒和理智的看待其教育问题,防止出现当代“仲永”一类的教育悲剧。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主动性与内疚惶恐性相冲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种主动性是自信心的源泉;反之,如果成人持续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幼儿长期受到打击,他在考虑自己的行为时就会产生惶恐意识,从而走向自信的反面,形成自卑。  相似文献   

14.
幼儿时期是儿童心智发展时期,幼儿文学以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来促进幼儿心智发展,该时期的教育应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充分挖掘发挥幼儿缪斯心理,为学前教育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人的自信心不仅可以而且需要通过教育加以培养,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角色游戏;鼓励尝试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给幼儿自主、独立活动的机会,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幼儿时期是儿童心智发展时期,幼儿文学以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来促进幼儿心智发展,该时期的教育应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充分挖掘发挥幼儿缪斯心理,为学前教育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其不仅是幼儿自我意识不断成熟的标志,还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其健全人格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江玲 《科教文汇》2013,(5):178-178,180
幼儿期自我意识虽已萌发,但尚处于朦胧阶段,在这个生命早期,及早观察与发现自信心形成的趋向.注意培植和塑造,防止骄傲、固执及退缩、自卑等性格的发展及不良影响的侵袭,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把自信心的发展引向健康积极的方向。本文试就幼儿自信心培养问题略抒管窥之见,算是参与这个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即将来临。当代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要想适应并主宰21世纪的高科技社会,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创造力。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学前期是幼儿智力和认识能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要从这时抓起。一、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鼓励...  相似文献   

20.
宋梅 《今日科苑》2009,(16):203-204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社会交往活动中,语言交流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雄辩的人不光使自己信心百倍,也会使别人刮目相看。幼儿期正是孩子语言形成的时期,3~6岁的幼儿正处在语言的敏感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作为幼儿教师,必须重视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农村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结合我的教育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