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宋波  具荣海 《科协论坛》2011,(11):44-45
重庆市永川区金龙蔬菜专业协会以科技专家团队为依托,以金龙镇解放村为核心区,先后创建地龙、翠谷、方家、三佰梯等6个科普示范基地,发展蔬菜种植面积4000余亩,年产值达4100万元,发展协会会员105户,会员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武隆县高山蔬菜科普示范基地具有基地建设、科研示范、生产技术、科学管理、品质优良、产品加工、冷藏储运、销售服务、市场广阔等优势。基地拥有固定的科普活动场所1500平方米,资产和资金1000余万元,科技专家顾问11名,技术及管理人员50余人,农民会员530余人,基地建有科研所1处,科普惠农服务站3人,农民技术学校2所,科普专栏1块,绿色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及新品种示范园13个,科普示范大户2000余户。基地辐射带动2个省、2个地区、2个县、8个乡镇、63个村、2万余农户。  相似文献   

3.
多年实践证明,利用大棚种植蔬菜不仅单位面积产量比露地种植高1~2倍,纯收入提高2~4倍,而且可进行反季节栽培,减少环境污染,增强防涝抗旱的能力,保证蔬菜的周年供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至今全国已有蔬菜大棚400余万亩,其中浙江省约10万亩。然而目前大棚内的作业均为  相似文献   

4.
孙立峰 《科协论坛》2008,(10):39-40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上官地镇无公害蔬菜协会是由松山区上官地镇山咀村村民委员会牵头,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织成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成立10年来,已发展会员1120户,露地无公害蔬菜栽培面积3.5万亩,每年产值7000万元。其中作为协会发源地的山咀村,2007年,发展露地蔬菜面积7000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44.5%,产值达1400万元。  相似文献   

5.
正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马铃薯资源研究、马铃薯育种、马铃薯脱毒及种薯生产工作,现有植物病毒检测室、马铃薯资源研究室、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马铃薯栽培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马铃薯高山试验站、成果转化科及科研管理科等8个科室。该所现有实验室面积400m~2,拥有仪器设备60余台(套),价值800余万元;院内试验地10亩,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温室1300m~2;在湟源县寺寨乡投资2000余万元建有马铃薯高山试验站1个,占地300亩,其中建有马铃薯育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巨大科技有限公司是经省工商局核准成立的资阳市的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公司占地10余亩,拥有固定资产1800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现有员工168人,大中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8%,建有培训基地两处,还在北京筹建了分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组建联产联销集团成员单位800余户,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全国新产品新技术联销促进中心。  相似文献   

7.
王红 《华夏星火》2020,(4):72-76
张绍发是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富农蔬菜合作社的理事长。自13年前合作社成立以来,张绍发不断创新合作社生产经营模式,提升有机蔬菜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形成了直销配送、“富农开心田园”和“富农开心厨房”等多种助农增收模式,“富农开心田园”服务范围已经辐射了成都市100多个小区。目前,合作社基地总面积达到2000多亩,其中,自营基地200多亩,飞地水果期货托管土地约200多亩,飞地水稻期货托管种植面积约1500亩地。2019年,合作社销售收入达到530万元。富农开心田园土地托管、西红柿期货托管,以及早期的套餐服务客户已经达到了5000多户,2020年将新增加期货托管客户5000户,达到服务10000个家庭的健康农产品供应。合作社解决了周边农户几百人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8.
连日来,江西省修水县竹坪乡竹坪村党员蔬菜协会会员徐小华一直忙碌在田间地头,向村民现场传授蔬菜种植技术。近两年,当地村民在党员们的帮带下,种植蔬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全村已发展蔬菜种植面积600多亩,仅这一项户均增收近万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秦皇岛市狠抓农业信息技术在蔬菜产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大力实施农业信息化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推动了蔬菜产业上档升级。2009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00万亩,实现产值34亿元,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50万亩;注册了蔬菜品牌34个;蔬菜栽培种类达到300余种;昌黎、抚宁两县分别被河北省命名为蔬菜之乡、豆角之乡。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保障“菜篮子”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将乐县黄潭镇总面积292平方公里,辖15个村(场),77个自然村,人口13974人,农业人口13274人,有耕地19700亩,林地339426亩,其中竹林4万亩,果园2850亩。黄潭镇农民常年种植的食用菌品种有香菇、大球盖、竹荪等,水果有芦柑、脐橙、桃、李、梨等。祖教村大力发展苗木培育,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当地产业特色。黄潭蔬菜加工厂顽强生存,带动农民利用冬闲田发展生姜、黄瓜等蔬菜种植,将蔬菜种植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好项目。  相似文献   

11.
阿里地区可利用牧草地面积2.75亿亩,耕地面积4.2万亩。全境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各地气候差异较大,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气温较低,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蔬菜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本地蔬菜供应不足,是我地区蔬菜供需矛盾的重要原因。目前,阿里地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950亩,其中设施温室800多座,年平均亩产量3.5吨计算,年产量达6825吨。  相似文献   

12.
内江市中区交通乡顺江村是市委抓小康村建设的重点联系村,也是全市首批达小康的村之一。该村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以大棚蔬菜为特色的一村一品,取得了显者成效。1996年全村种植蔬菜275.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7.7%,人均占有菜地就达0.54亩。其中建成高效的塑料大棚蔬菜164亩,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札达县人民群众的菜篮子问题,对口支援阿里的河北省唐山市第五批援藏干部于2007年利用援藏资金启动了托林镇蔬菜基地建设,并于当年取得大棚蔬菜种植的成功。从河北来的技术人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手把手地教授当地农牧民群众如何种植大棚蔬菜。在这种示范带动的引导下,目前札达县共扶持蔬菜种植专业户20户,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农镇新兴村是哈尔滨市露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几年来,道里区科协、老科协依靠新兴村蔬菜种植科技合作社的优势,发挥科技服务团的作用,建立了一个占地400亩的蔬菜种植科普示范基地,打破了传统的露地生产模式,实现了寒地农田一茬变两茬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静 《科协论坛》2007,(10):15-16
我们的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基地位十江苏省海门市德胜镇。德胜镇葡萄种植科普示范基地总投资780万元,占地而积4850亩,分布于德胜、二星、三和、海门4个镇,其中核心区建在德胜镇,面积510亩。核心区内建有连栋大棚6个,面积23亩:单体钢管大棚260亩;农村培训中心大楼一栋600平方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蔬菜是“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菜篮子”工程建设连接着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计民生。最近,我们对全县蔬菜生产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提出了发展对策。 一、乐至县蔬菜生产的现状 乐至县现有蔬菜面积3000亩(不包括农民的自留地)。其中,有蔬菜基地近1000亩,季节性蔬菜2000亩。生产的蔬菜品种有大白菜、甘蓝、莴笋、芹菜、海椒、番茄、菜豆、土豆、冬瓜、萝卜、大葱、藕等50余种,年均亩产3000—6000斤,全县全年总产量在5000吨以上。全县全年供应蔬菜在6000  相似文献   

17.
吴文兴  刘权 《内江科技》1995,16(4):34-35
一、乡镇农技站现状和隐忧 安岳县有38个乡镇40万户141万农民,160万亩耕地。87年93个乡都建有农技站,1992年区乡建制调整,农技体系管理变为以乡镇为块管理。1993年为减轻农民负担全县裁减乡镇农技员113人减少38.6%。全县现  相似文献   

18.
<正>科技支撑畜牧业成果致富千万家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系公益一类畜牧科研事业单位,是重庆市以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畜牧科学创新中心、国际合作中心和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设有12个研究所、4个中心和10个综合处室,建有7个分院;现有在职职工308人;拥有实验室20000余平方米,实验仪器1 200台(套),试验基地5 000余亩,农业农村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  相似文献   

19.
一、元谋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概况1988年6月,元谋县第一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能禹镇法那禾水稻蔬菜研究协会在省、州、县各级科协的帮助下成立了。经过17年的探索和实践,全县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到2005年7月30日已发展到115个,入会会员10399人(户),带动农户2.7万户,规模种植面积近6333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2.0万hm2的31.6%。至2005年7月底,全县共有49个协会办理了社团法人登记,34个协会取得了农资经营许可证,协会生产的25个菜果产品获国家无公害认证,2个获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20.
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隆昌县云顶镇党委、政府把发展秋季蔬菜列为农业生产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改过去那种蓄留再生稻的作法,把能放干水的田都放成干田,大搞秋菜种植,变“稻稻油”为“稻菜油”或“稻菜菜”的种植新模式,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全镇27个村已有13个村成片种植秋季蔬菜,其种植面积在去年1480亩的基础上增加到2150亩,产值达到了258万元,纯收入实现200万元,全镇农民人均增收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