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燕青 《教书育人》2008,(11):12-12
1990年后出生的孩子,大多物质生活优越,父母把他们当作宝贝。他们是每个家庭中的“小王子”“小公主”,是全家的希望,也是全家呵护的对象,父母会竭尽全力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看上去他们什么也不缺。人们都说,他们生活的年代多好,要啥有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2.
丛亮  余南飞 《文教资料》2013,(10):98-100
文章以上海电力学院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高校青年教师的生活现状和发展需求,从而了解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的整体情况,包括生活质量、薪资待遇、婚姻情感、自身职业声望评价、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他分别去信给这100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是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另外一封是来自一个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一个属于中国的博客元年,2006年9月,一本属于我们的《博客》杂志正式面世。[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把握时机,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及结合点,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日常道德教育的"真实性"。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可以通过捕捉社会新知、聚焦身边故事、直面思维碰撞等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与学生的深层次沟通,促进学生的德性生长。  相似文献   

6.
对孩子而言,课程就是他们每天做的事.只有源于孩子需要的课程才是有生长力的课程.幼儿园应关注孩子自主发展的需求,改革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提升教师设计与实施课程的能力,使孩子真正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主人,使幼儿园课程能够真正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看一个国家是否发达,一定不能忽略民生问题。而民以食为天,要穿衣、住屋、行走,有着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下面我们介绍的这些专业,便是为民生问题服务的典型专业。  相似文献   

8.
多年的体质测试数据以及种种事例证明,现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让人担忧,本文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角度分析大学生对体育生活的需求,以及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客观原因,及由此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我园的青年教师不断增多,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人员,要把管理重点放到青年教师的成才上。在青年教师的生活态度上,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很多青年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积极性不高,发言也较少,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观点,一味盲从于别人,完全谈不上属于自己的创造性的建议。我们要对这种无意识的教研活动进行深刻的反思,给予青年教师的真实需求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案例描述: 最近,我上了一堂七年级“我们需要怎样的邻里关系”的思想品德研究课。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试教了几次,但是都不满意,我反复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对教材也作了一番调整了,教学的思路也比较顺畅,但就是课堂教学的亮点出不来,教学过程显得很平淡,最后我认识到关键问题是对学生还比较陌生,对于他们的了解还不够,  相似文献   

11.
关磊 《教书育人》2004,(8):11-11
又是七月流火,又是暑期长假,当同事在算计旅游线路的时候,我也在计划着我的暑期计划。存在决定意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我的暑期生活“K计划”当属无经济成本计划。钱钟书先生说: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由于精神上的满足,我从来没觉得自己的暑假生活有什么缺憾。  相似文献   

12.
发展迅速的“交通运输” 听到交通运输这个词,各种与其相关的事物在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交通运输不仅和人们日常出行紧密相关,是上班、旅游、走亲访友的重要支撑,也和我们的生活需求密不可分,比如,通过网购能够快速收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商品。  相似文献   

13.
儿童需求是学校课程开发的立足点,是评价课程实践的重要标准。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做当家少年,创幸福生活"的课程目标,对校本课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架构。"面"上的分类设计涉及当家少年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线"上的分层递进兼顾了儿童成长的序列特色与发展规律,"体"上的螺旋上升使卷入其中的师生认识生活、享受生活,并共创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4.
心安的教育     
刘国庆 《师道》2012,(6):52-52
领薪水间隙,问一位年轻教师:“喂,工作为了什么?”她一个鬼脸,毫无掩饰说:“为了三五斗。”说这话的时候,后面一个教师正扯开一张百元大钞,透着耀眼的阳光细数着一根根的金线。知她是在开玩笑,但这话也是肺腑之言,任何一个张嘴吃饭的人,都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唱高调,先不要说自己是一个大写的“人”,说什么无私奉献的那些大话,说多了就会有点对不住我们的胃。站在一个具有动物属性的人的角度去思考,人都是有基本生活需求的,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首先要活着,然后才能从事有意义的劳动,谁也无法刻意控制本能饿着肚子工作或者为此呈现什么高贵的品性。  相似文献   

15.
电视民生新闻因其对受众的生活帮助、心理关怀而迅速发展,又因其对受众倾诉关注,为受众提供真实的信息而受到普通老百姓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着脱离生活的深刻问题,具体表现为:中小学德育倾向了宏大的话语描述,中小学德育体现了成人的教育意志,以及中小学德育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而将回归生活作为中小学德育的新的价值取向,需要明确生活是中小学德育的应然选择、生活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环境以及生活是中小学德育的核心手段.在策略选择上,应做到利用生活资源,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借助生活手段,丰富中小学德育的选择性;明确生活环境,确立中小学德育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17.
王丽英 《文教资料》2020,(8):144-145
随着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更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视角,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求之间的关系和主要矛盾,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经济教学是一门理性的教学学科,它既有模型,又有理论,但却不像文学,争鸣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总让人觉得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很大提高,但其内在精神需求匮乏,道德问题日益严重。本文试把艺术的角度作为思考人生的一种观点,由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到作为本能的艺术生活,倡言审美的人生态度,感悟美感,构建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20.
办好报纸的副刊,是提高报纸的可读性,扩大报纸影响力的重要方式。而要办好副刊,就必须使之贴近社会生活。根据多年的副刊编辑工作经验,我们以为,要使副刊贴近生活,紧紧抓住三个方面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