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乐曲分析 本课是以音乐欣赏为主的活动课。乐曲《老鼠娶亲》是民族音乐家安志顺所作的一首绛州鼓乐,是中国打击乐的传统曲目,也是流传甚广的经典曲目。乐曲以老鼠迎娶新娘作为想象的主题,把滑稽机敏而又十分胆小的老鼠与娶亲这一热闹而又讲究礼俗程式的主题结合起来。作为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2.
老鼠娶亲     
乐曲分析:本课是以音乐欣赏为主的活动课。乐曲《老鼠娶亲》,是民族音乐家安志顺所作的一首绛州鼓乐,是中国打击乐的传统曲目,也是流传甚广的经典曲目。乐曲以老鼠迎娶新娘作为想象的主题,将滑稽机敏而又十分胆小的老鼠与娶亲这一热闹而又讲究礼俗程式的主题结合起来。作为音乐作品,《老鼠娶亲》没有借用任何管弦乐器,使用的打击乐器也比较简单,仅仅有小堂鼓、定音鼓、锣、小锣、钹和木鱼等几种。乐器虽然简单,但凭着高超灵活的运用,表现效果却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3.
乐曲分析本课是以音乐欣赏为主的活动课。乐曲《老鼠娶亲》是民族音乐家安志顺所作的一首绛州鼓乐,是中国打击乐的传统曲目,也是流传甚广的经典曲目。乐曲以老鼠迎娶新娘作为想象的主题,把滑稽机敏而又十分胆小的老鼠与娶亲这一热闹而又讲究礼俗程式的主题结合起来。作为音乐作品,《老鼠娶亲》没有借用任何管弦乐器,使用的打击乐器也比较简单,仅仅为小堂鼓、定音鼓、锣、小锣、钹和木鱼等少数几种。乐器虽然简单,但凭着高超和灵活的运用,表现出来的效果却非同一般。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围绕音乐主题进行游戏、创编…  相似文献   

4.
<正>课型:欣赏课年级:一年级教学内容:欣赏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五线谱版)一年级下册第七课)教材分析: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是作曲家张式业根据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编而成的弹拨乐合奏曲。乐曲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以及具有舞蹈性的节奏,表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幸福生活、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是彝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一首赞歌。  相似文献   

5.
老鼠娶亲     
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我最喜欢的题材之一是老鼠娶亲。老鼠娶亲这类画面虽说各式各样,但老鼠的造型一概采用写实的态度,一律的尖嘴凸腭,不像是西方的米老鼠、杰瑞小老鼠那样让人爱不释手的可爱模样。但我更喜欢中国作品中的老鼠,仿佛从画面上拎下来往地上一顿,它就可以活了。这些老鼠有一种我们常见的世俗刻薄样儿。在四川,老鼠叫作耗子。在四川绵竹年画的“耗子娶亲”中,老鼠们抬起上肢,直立行走,头往前使劲地伸着;白鼠和黑鼠们有的扛灯笼,有的吹喇叭,有的骑着蛤蟆往前赶,有的回头挥手招呼后面的快跟上。这是一个鼠类豪门在成亲。在另外一幅四…  相似文献   

6.
薛晖 《儿童音乐》2013,(10):56-57
<正>【例1】《骑竹马》是由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长塘里小学李芬芳老师设计并执教的一节课。这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的音乐欣赏课,内容来自于湘艺版修订课标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课。《骑竹马》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能认真聆听乐曲《骑竹马》,能积极参与到乐曲的表现活动中,能用肢  相似文献   

7.
(一)本专业能力的考试:本、专科初试:声乐——演唱歌曲二首。弦乐——演奏音阶、琶音、双音、练习曲一首、乐曲二首(曲目自选)。管乐——演奏音阶(连音、断音)、练习曲一首、乐曲二首(曲目自选)。民乐——演奏练习曲一首、乐曲二首(曲目自选)。手风琴——演奏音阶、琶音、车尔尼740或以上程度练习曲一首,复调乐曲一首(巴赫三部创意曲或以上程度复调乐曲)。考试曲目按要求背奏,反复段落一律不反复。本、专科复试:声乐——演唱歌曲二首(与初试曲目不得相同)视唱指定的新歌一首,用普通话朗诵诗词一首(诗词自选)、面试。  相似文献   

8.
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初二年级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竹笛、乐谱、VCD、歌碟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风格。2.通过欣赏《牧民新歌》让学生从乐曲中体会牧民在新社会的新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热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牧民的新生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乐曲主题的表现和创作发展。教材分析:1.乐曲《牧民新歌》一曲是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1966年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  相似文献   

9.
年级:初中二年级课时:一课时课型:信息收集处理课(欣赏)教材:补充学习资料教具:葫芦丝、钢琴、录音机及相关资料。教学目标: A.通过对《彝族舞曲》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博大的民族文化感兴趣,并产生探究和挖掘民族文化的欲望。B.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人文地理方法和能力。C.聆听乐曲,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达乐曲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年级:小学一年级教材分析:第八课是以“幸福生活”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歌唱和听赏中,感知幸福生活的美好与快乐。突现了新课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价值理念。教材所提供的教学素材是以少数民族的儿童音乐(乐曲、歌曲)为主,其寓意深刻:让小学生在初步感受幸福  相似文献   

11.
选用教材:幼师琴法课本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授课年级:幼师二年级(三年制音美班) 一、课时:一课时(45分钟, 二、课型:单一课(新授课) 三、教具:电子琴或钢琴(无竖风琴的学校,可用绳子将电子琴挂在黑板上方,作直观教具)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五、授课方式:大班集体授课、分组练琴、巡回辅导、个别回课 六、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乐曲的热爱,掌握乐曲弹奏的荃本技能,初步掌握生大调的关系小调即:C小调乐曲的弹奏.有表情地、熟练弹奏本课,提高演奏能力。 七、教学重点.乐曲的演奏。 难点:切分音与分解八度音阶式(下行)…  相似文献   

12.
<正>课型:欣赏课年级:七年级教学内容:欣赏乐曲《欢欣的日子》教材分析:作品《欢欣的日子》又名《翻身的日子》,是大型电影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的配乐片段。1950年的土地改革,给世代穷困的广大农民带来无比的喜悦,作者朱践耳在1953年为这部电影所作的配乐,是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乐曲为并列展开的三部曲式结构,前有引子,  相似文献   

13.
导入新课是讲授新课的重要过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学习愿望,帮助学生了解新课内容,进行审美教育的有利时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不少有经验的教师,在新课教学中,从不放松导课过程,他们把它看成是教好本课的重要基础,下面就导课的方法略叙于后:(一)音乐法:音乐艺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而乐曲的演奏带给人们一种快乐与美感。不少教师在四年级一节“树上的小鸟”一课中,利用“空山鸟语”、“百鸟朝凤”等乐曲,让学生欣赏“鸟叫”,从中体验鸟的形体与  相似文献   

14.
教材版本:湘艺版音乐教材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六课《运动场上》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听赏钢管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时,能够跟唱主旋律,随着音乐踏步,感受乐曲  相似文献   

15.
课型:音乐欣赏课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欣赏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目标:1、喜欢本课聆听的进行曲,愿意探究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2、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瓦格纳)、《拉德斯基进行曲》。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初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  相似文献   

16.
谈提高学生钢琴视奏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视奏能力,即面对乐谱即刻在钢琴上弹奏出乐曲的能力。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学要求着重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弹奏钢琴曲目,训练弹奏基本功,掌握作品中的难点和技巧;二是通过对更多钢琴曲目的弹奏和学习,以增进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更多了解,并加强学生对音乐表现的变化性及独创性的认识;三是培养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和学习研究的需要,这些要求都与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分不开。简言之,从一定意义上讲,钢琴教学就是首先要教会和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少数学生具有良好的视奏能力,能够一看乐谱便把乐曲弹出来,而大部分学生在视奏时都显得十分艰难。他们往往费力把乐曲中的音符认出来,再下功夫背下来,然后再慢慢练习视奏。由于学习不得法,这样既费时又费力。那么,怎样更快地提高钢琴视奏能力呢?笔者根据自己学习和教学的体会,认为应做到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7.
(附中试题选刊完) 附:音乐教育专业一九九三年招生初、复试内容及有关考题: 初试: 演唱歌曲一至二首,演奏健盘乐器或其它乐器(曲目自选)。侧重钢琴者演奏299或以上程度练习曲一首,奏鸣曲快板乐章或变奏曲一首,乐曲一首〔中外均可,曲目自选)。侧重理论作曲者进行作曲基础知识面试。侧重手风琴者演奏相当于钢琴299或以上程度练习曲一首,大中型乐曲各一首。 复试:初试合格者参加。考的内容有视唱练耳,此外,还要演唱歌曲二百,考律动或舞蹈、考音乐常识、面试.侧重理论作曲者加试和声、歌曲作法。侧重钢琴演奏与初试相同曲目,外加试一首复调乐曲…  相似文献   

18.
《小老鼠,上灯台》是《艺术》二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我先后在三个平行班上这一内容,因为教学思路的不断改进,三节课的教学效果迥然不同。下面就具体教学过程说说自己的认识感受。在初次教学中,我采用故事“老鼠嫁女”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我讲到老鼠爸爸最终还是把女儿嫁给老鼠女婿时,孩子们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在我范唱《小老鼠》时,孩子们又俏皮地“吱吱”叫着,模仿着偷油吃。接着,我展示了“老鼠”剪纸、木雕、石雕等手工艺品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当我满怀信心地欣赏作业时,竟发现没有一个孩子能跳出思维的巢穴,不是画“嫁女”、…  相似文献   

19.
<正>课型:欣赏课年级:四年级教学内容:欣赏《火车托卡塔》(教材选自人音版第八册第八单元《向往》)教材分析:《火车托卡塔》创作于1997年,修改于1999年,由刘湲作曲,是为香港回归而作的作品。该作品运用了西方的创作体裁“托卡塔”,又以歌手罗大佑的歌曲《飞车》作为基本素材,通过闪电般的速度、绚丽的技巧以及中国现代城市民谣元素的运用,刻画出七十年代后期以香港为聚焦点的中国风貌,像一列飞驰的火车快速腾飞。乐曲共分为三个部分、两个主题,全曲建立在一个模仿火车行进的音型上,可以形象地听到火车的鸣笛、两车相汇、车轮滚动声以及火车飞驰而带出的风啸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二胡曲目《一枝花》是一首非常成功的改编乐曲,近三十年年来在各类比赛、考级、艺术联考中颇受重视,本文对曲目的背景、内容、风格进行了的详细的介绍,有助于演奏者表现出乐曲的内涵和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