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環境與生物     
一生物如何反應環境? (一) 什麽是生物?如何認識生物? 舊的生物觀念只看到了“生物是動物或植物的活的軀體”。其實並不止於如此,應該進一步的認識生物,應該不脫離生物的生活條件來看生物。要看生物是如何形成的,應當把生物和確定生物的生活條件當成一個整體來認識,應當從發展上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年是新中國經濟建設及文化建設到來的第一年,我们對於上海方面的科學建設,有一個小小的希望。上海有六百萬的人口,也是世界上有數的大都市,在這提倡科學建設的時期,至少應有一個自然科學館,一個動物園,一個水族館,一個植物園。我是研究動物學的人,想談談上海動物園的建設。  相似文献   

3.
古脊椎動物學是研究古代脊椎動物遺骸和遺跡的科學。往古各個地質時代生活過的脊椎動物,埋藏在地層裏,牠們身體的坚硬部分——骨骼,會在適當的條件下,變成為“化石”,一直保存到今天,成為古脊椎動物學的研究對象。化石是鑑定地層最可靠的證據,因為每一地質時代有每一地質時代的代表生物;它不僅是鑑定地質時代最可靠的證據,同時也是研究生物演化的必要材料,每一件化石都代表着每一种生物歷史的一部分。古脊椎動物學的研究在我國雖有三十多年的歷史,  相似文献   

4.
風與天氣     
空氣在流動的時候,所有樹木花草的枝葉都動搖超來。從煙囱裏冒出來的煙亦随着流動的空氣飄搖下定,我們把這種地面上空氣流動的現象叫作風。引起空氣流動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地球表面上的溫度分佈下均匀所形成的高低下同的氣壓的作用。假說地球不轉動熱力均勻的分佈,地平面上就  相似文献   

5.
國家教委於1994年11月8日在南京大學召開了由國内著名大學等21個單位參加的“面向21世紀地學人才培養研討會”,與會代表就地球學科面臨的任務與發展趨勢、怎樣培養跨世紀地學人才等問題展開了研討。 21世紀是電腦世紀,是生命科學世紀,是超導世紀……,總之,是新學科發展的世紀。從人類發展的角度看,預計到下個世紀中葉,全球人口將達150億,隨之而來的是资源需求、環境保護、预防自然災害等,人類在下一個世紀更多的活動將投入到改善人與自然,人與地球的關係上,人類將為有一  相似文献   

6.
显微鏡製造的進步固然是細菌学能發展的主因,但是工具當然不是惟一的条件。學者研究學問的興趣是一切人類文化發達的原動力,細菌學也不能例外。在十九世紀中葉有許多學者和哲人在辯論幾個久久未能解决的問题,這几個問题的爭  相似文献   

7.
學天文從看星開始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看恆星比較簡單,有一本星圖就可以了;但是看行星必須要先知道行星的動態,因爲行星是在繞着太陽走,它們在星座間的位置在時刻變化着。一九五四年中各行星的動態是怎樣的呢?在講到它之前,先把幾個現象以及這幾個現象的名稱解釋一下。行星繞着太陽旋轉的方向是由西而東,但是我們地球也在運動,因此從地球上看行星,有的時候,它們是在  相似文献   

8.
它能穿過玻璃 從太陽、電燈、以及別的高温熱源輻射出來的短的熱波很便捷地穿過玻璃,但是從散熱器、電烙鐵、和其他並不熱得很高的物體輻射出來的較長波便沒有那麼容易。這可以用兩片相同的玻璃片,一個電烙鐵,一盞電燈,照下圖分別安置做一  相似文献   

9.
今年九月九日,國立北平研究院在北平懷仁堂舉行第二屆學術會議及成立十九週年紀念會。這是我國第二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也可以說是第一個地方研究院,於民國十八年九月九日成立,後於中央研究院十五個月。自從成立以來,先後創設之物理學、化學、史學、動物學、植物學、鐳學、藥物、生理學等八個研究所,復與國立西北農學院合組中國西北植物調查所;無論就規模上或是就研究成績上講,都不遜似中央研究院。胡適之先生說得好:“到今天才只有兩個研究院,太少了”。九十兩個月内,我們的學術空氣特別濃厚,九月九日的北平研究院學術會議,同月廿六日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會議,以及十月間科學、工程、地質各團體  相似文献   

10.
我們經常收到研究关于不用外力的“自動”水車問題的來信和來稿。有的不僅是有了這種幻想,而且費了很长的時間與不少金錢去鑽研這種“自動水車。他們的熱情與鑽研精神是值得欽佩的,但是時間與金錢總是白白浪費了。這篇文章是從原理上來說明:不用外力的自動水車是不可能成功的,希望能夠通過這篇文章使正在研究與想研究這種自動水車的同志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並转移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這個题目就是討論地球和生物的歷史。—般人對於地球歷史的長久是非常不容易瞭解的,因爲它的年代悠久,我们從地層比較的結果,僅能說出約略的年代。整個地球歷史,差不多有二十萬萬年,這種估計是根據一種放射性礦物分解的速度而定的。地球歷史的記載,是從地殼上各種不同年代的岩石和其所含的生物推断出來的。地質學家  相似文献   

12.
機床自動線     
一生產過程的自動化 蘇聯正從社會主義社會逐步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在這個時期內,蘇聯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對於自動機製造工業的發歷寄予着莫大的注意和深切的關怀。在各個工業部門中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創造並推廣使用自動機、自動線、自動車間和自動工廠,是蘇聯國民經濟的基本趨勢。斯大林同志指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法则的主要特點和要求是:“……用在高度技術基礎上使社會主義生產下  相似文献   

13.
基本建設是一項新的工作,是我國開始經濟建設工作後,大家才聽熟了的一個新名詞。隨着有計劃的经濟建設的開展,基本建設已被提到我們國家建設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從中央到省市都已建立了專業的领導机构;基本建設的隊伍正在日益壯大,千百個勘察隊、測量隊、建築工程隊、機械安裝隊和設計單位正在全國各個地區積極地、不辭辛勞地活動着;工作的規模也日益擴大。在祖國  相似文献   

14.
人之谜     
什麼? 【乳齒是∽】乳齒是小兒所生的齒,小孩的顎很小,不能容納成长后所需的齒,所以生一組脱落性的齒以供暫時的應用,嬰兒在生後6—8个月時即開始用此齒切物,至第二年生日出齊,為數共20個。六歲時内将脫落第一個乳齒而生第一個恒齒。[A.S.39,3] [荷爾蒙是~]荷爾蒙是動物無管腺的分泌物。輸入血流就能刺激各部分的器官,使其發動工作。荷爾蒙  相似文献   

15.
最近幾個月來,研究生物學科的朋友們都在熱烈地學習米丘林·李森科學說。不可否認的,由李森科所整理後而提出的米丘林學說,特別是其中關於遗传和進化的闡釋,已經为生物科學劃開了一個新的紀元,指出了一個新的方向。所以,這一個學说是每一個搞生物學以及從事於與生物科學有關的工作的人們都應該學習的。 這里所寫的,是上海生物學会米丘林·李森科学說學習小組在討論時所用的一個提綱。它祇是由少數人草率地擬訂的里面一定还有許多缺點,所以要發表出來,是向大家提一些可供參攷的意見,希望從這里開始,拋磚引玉能夠產生出一個有系統的、完整的、合乎理想的學習米丘林·李森科學說的體系出來。李森科说過:“生物學各科的工作者,要精通米丘林學說底深奧理論,最好的方法還是去研究米丘林底著作,把它們反覆讀熟,然後再依解决有實際重要性的问题的觀点来分析它們。”可是,在今日的中国,要參攷米丘林底著作还是件十分困難的事。為了使參加學習的同志們容易有所參攷起見,我們這一個小組里所指定的參攷材料祇是李森科在蘇聯列寧農業科學院一九四八年大會中所作的關於生物科學現狀的講词這一個文件,已經有四、五種中文譯本,所以應該是不難獲得的。  相似文献   

16.
四、重女輕男不是性择的作用 1.輪蟲(Rotifer)在一滴水中的多細胞小動物中,轮虫也是慣見的一種,但須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清楚。個體都是圓筒形,全身分頭、軀幹、足三部,頭前面有几個棘状突起和一圈纖毛,有数簇  相似文献   

17.
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可以減輕人们的勞動,促使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和產量的增加。在蘇聯共產黨(布)第十九次代表大會的指示中,也着重指出:必須在國民經濟中廣泛使用自動化設備。電子式自動化設備在解决這個問题中空间佔有怎樣的一個地位呢。電子式自動化設備是電機工程中的一個分支。它把  相似文献   

18.
這是人民中國誕生的第一個年頭,這是全中國人民大翻身的年頭,這也是全中國人民大團結的年頭。在翻身的巨浪中,在團結的洪流中,自然科學也從舊的、狭隘的、個人主義的、為少數資本家服務的牢籠中解放出來了;從美帝國主義控制下,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奴役中解放出來了;他不再是封鎖在實驗室裏孤立無援的了;不再是關閉在圖書  相似文献   

19.
關於中國科學社的情形,我必須說明其兩重性質與兩重使命。 兩重性質 科學社的兩重性質,其一爲學術團體,又一為學術機關。作為一個學術團體,它有三千多社員;這些社員都是愛好並從事於科學的人士。像這樣一個團體,對於文學、哲學而言,是可以自成一個單位;可是對於科學的各部門,如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數、理、化、動、植、天、地等而言,則又似乎是過於於廣泛。可是我們再細思之,就不難想到連貫於數、理、化、…等各門科學之間,還有共同具有的一般科學  相似文献   

20.
這個暑假,大衆天文社社員沈世武、葉式煇、楊海寿、嚴志華、劉德銘等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實習。他們積極地参加了紫金山天文台及大衆天文社社的天文普及工作;其中有一項是對南京市第四區少年之家所做的講演工作,現在報導在下面。少年之家是小學高年級生的一個暑假活動的組織,其中有一部分活動是自然科學方面的。他們要求天文台方面協助做一點天文講演等工作,而大衆天文社社員就直接参加了這一工作,除了在天文台實習的同志都參加以外,去作講演的還有在天文台工作的賀天健社友。经过討论以后,决定天文讲演在8月10、11、13、14、15五天的上午举行。第一次和第五次对小学老师,其他三次对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