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论美国公路片的产生、界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阳 《东南传播》2014,(6):127-129
随着电影类型的增多和类型电影的发展,公路片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它自身的魅力。本文主要探讨好莱坞类型电影之美国公路片的类型生成和发展:从文学作品和西部电影中寻找其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试图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典型的影片案例总结出美国公路片的产生、界定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以来,暴力元素就作为它的先天基因之一自然而然地嵌入在电影的各类型影像表达中。经过沉淀与提炼,含有暴力元素的电影中,发展出了一种能将暴力运用到极致,并将影片触角伸向各大类型片的电影类型——暴力电影。本文主要通过界定暴力电影的电影类型定义,梳理暴力电影的发展脉络,总结暴力电影的美学特征,结合经典暴力电影创作背景、文化环境的简要分析,探索暴力电影这一亚电影类型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挖掘中国发展这一类型电影的可能性与潜在作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类型电影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类型电影研究首先要面对"类型电影"问题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电影类型和类型电影的混乱。电影类型是对某一时期所有电影的一种笼统分类,类型电影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电影成规与惯例集合的结果;二是商业电影与类型电影的模糊。类型电影仅是商业电影中的一种低预算类型;三是"中国式类型电影"的复杂形态。由于缺乏成熟的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基础,又被赋予了政治功能,中国类型电影呈现出不同于好莱坞类型电影的自身特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都市女性类电影渐渐发展,成为爱情喜剧片一个重要的分支,都市女性电影也可以看作"新都市电影"的亚类型.《28岁未成年》作为一部典型的都市女性电影,同时也加入了奇幻的元素,是一部目标受众明确的电影作品.本文旨在分析影片女主角凉夏两个身份两种性格在现代都市中的自我解读与回归.  相似文献   

5.
以《疯狂的石头》、《我叫刘跃进》、《即日启程》、《十全九美》等为代表的中小成本影片以"现代荒诞剧"的类型姿态在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这类电影是在新世纪咄咄逼人的商业大片和小制作的艺术电影遭遇美学和市场危机的背景下开启的一条新路径,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但在肯定其文化意义的同时,年轻的电影导演还必须面对和解决电影产业化态势下这类小制作影片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电影,可以说经历了从1980年代第四、第五代导演对电影本体表达的探索,到1990年代逐渐形成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的创作格局,而到21世纪后终成贺岁大片的类型电影滥觞、多元泛化的类型片发展。改革开放对中国电影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是一个从封闭到开放,单一到多元,不断面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产业化过程。从这一路径总结中国类型电影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将对中国电影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片引进20年,引进片与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从攻击到反击的博弈过程,先是引进片的攻击阶段,中国电影在"与狼共舞"的"丛林规则"中,曾经"遍体鳞伤",在"置于死地而后生"中改变了中国电影的生存格局,也锻炼了中国电影的"肌肉筋骨",并开始了反击阶段;中国式大片"冲奥"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票房份额加大。在大片引进20年之际,如何从出口片、合拍片以及中国梦的展示上对引进片的攻击进行有效反击,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陈小艳 《青年记者》2012,(17):53-54
何谓中国式大片 “大片”一词最早见于1994年,百度百科归纳了构成大片概念的四个必要条件:1.高含金量,包括高投资和高票房;2.高科技制作;3.高文化品位;4.大片的时长一般不少于100分钟,两个多小时的大片最常见. 不可否认,大片是市场经济时代电影艺术的产物.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对此分析道:“大片的出现,是电影市场意识确立的标志.俗称的‘大片’来自于商业机制主导下的美国电影,大片的出现自有其背景,它符合市场投入产出的规律,还造就了电影投资渠道的国际化、多样化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好莱坞大片《X战警:逆转未来》掀起2014年中国电影暑期档的观片热潮,在这部明星云集的大制作中,不仅有中国演员范冰冰出演X战警之一,而且X战警们最后的避难之所也选在带有中国宫殿风格的地宫。这种中国演员在好莱坞电影中打酱油、中国作为电影背景的现象已经不具有新闻效应,  相似文献   

10.
何雨萌 《声屏世界》2022,(3):115-117
真实电影是一种根源于纪录片的写实主义电影类型.文章以声音为主题对真实电影创作历史上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三部影片《我是一个黑人》《西伯利亚的来信》《利维坦》进行深度解读和剖析,分别从声音与图像的关系、电影的作者权、图像所有权、纪录片的客观性等方面入手,解析声音在真实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杜江 《新闻前哨》2010,(5):92-94
进口分账电影是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产品,其在中国却面临如何跨越文化壁垒、适应中国电影市场与观众的难题。类型策略作为调控差异和消费行为的美学体系中心要素,是分账电影的重要武器。本文从历史数据出发,以跨文化传播为视角,用文化协同、互补、亲近、折扣等理论,分析各典型类型的进口分账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遭遇不同境况的原因,评析其在调适过程中尝试的类型调整策略,从中寻找本土电影在国际化境遇中生存路径。  相似文献   

12.
廖会杰 《新闻世界》2012,(4):168-169
2011年,"粉丝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其大多质量低下,仅仅靠电影中明星的粉丝号召力来赚取票房,也受到各种质疑和批评。本文探究国产粉丝电影出现的原因以及遇到的问题,并与国外成功的粉丝电影类型比较,预测国产粉丝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公路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电影类型,它是新好莱坞之后诞生的现代类型影片,可以将超越类型界限的不同话语结合在一起。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融合,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公路片的基本面貌已经大不相同,但唯一不变的是它的精神内涵以及对个体人的关怀。我国公路电影创作16年来始终都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呈现出独有的中国特色。类型电影是外部形态与内在价值观的结合,本文试从其发展演变和内在的文化价值观入手,为中国式公路片正名。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电影国内票房突破200亿,创历史最高记录,以中小成本电影大放光彩和持续了10年的国产大片热降至冰点为标志而进入了"小"时代;电视业的节目制作水平和广告收入增长也创历史新高,最引人瞩目的是电视内容产业全面步入高投入、大制作的"大"时代——电视剧单集制作成本动辄达百万以上,电视纪录大片成本已达2万元/分钟以上,各大卫视的春晚、跨年演唱会资金投入达数千万,一些引进国外版权模式的选秀节目投入数千万乃至上亿。  相似文献   

15.
"类型电影"起源于美国好莱坞商业电影,通过对观众喜好及观影时心理需求的调查,制作出迎合观众口味的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新时期类型电影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融合趋势,多元化也必将成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满城尽带黄金甲》在12月中旬上映,是今年中国电影“大片之战”的收官之作。因为《英雄》和《十面埋伏》而毁誉参半的张艺谋导演,在《夜宴》和《墨攻》两部同类型电影抢先上映之后,第三度祭起“古装动作大片”的不二法宝,希望能在群雄并起的今日,扛住中国首席商业兼艺术导演的至尊大位。  相似文献   

17.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前的主流国产电影制作,依然没有完全摆脱左翼电影传统和国防电影运动背景的内在影响,因此,新市民电影在继续有条件地选取借助左翼电影-国防电影思想元素的同时,始终注重并大力开发使用从旧市民电影继承而来的主题和题材资源,并在及时吸收时尚元素的基础上,彰显和扩大其世俗品位与和艺术趣味的追求和影响,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喜剧片《如此繁华》就是这样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视听界》2014,(1):18-19
2013年,中国电影和电视都攀上了新高峰。电影国内票房突破200亿,创历史最高记录,以中小成本电影大放光彩和持续了10年的国产大片热降至冰点为标志而进入了“小时代”。电视的节目制作水平和广告收入增长也创历史新高,最引人瞩目的是电视内容产业全面步入高投入、大制作的“大时代”。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中国电影的百亿票房,构成了重要的市场信号和产业指标。中小成本电影通过爱情片类型叙事、挪用好莱坞续集模式以及“大明星+小导演”制作模式,竞相突围。《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赵氏孤儿)、《让子弹飞》等国产大片,则继续沿用强势宣传的策略来夺人眼球,并通过各种平台展开激烈而不乏启发意义的“争鸣”。  相似文献   

20.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特有的类型片模式,一度成为中国文化在西方人眼中的重要中国文化符号。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变革发展,武侠电影逐渐成为载体被融入不同电影元素,使武侠电影在近年间产生诸多重要变化。类型武侠电影出现的新型变化,使近五年的类型武侠电影和之前的武侠电影类型模式也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部分近年来武侠电影中增添的元素进行逐一分析,从而探索中国类型武侠电影新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