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电视问政节目特征,探讨了主持人如何做好角色定位,在电视问政节目中呈现出良好风格特征,在节目之中敢于讲真话,适度的进行情感渲染,代表群众的心声。对树立电视问政节目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观众的全面认可,提升节目主持人本职工作胜任能力,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程晟 《青年记者》2017,(8):53-54
电视问政是政府主动提供的、以电视为平台百姓参加的新渠道,是百姓表达和维护利益的新途径,是我国公民参政的新方式.杭州的电视问政“公述民评”始于2009年.邀请市民代表跟政府部门现场对话,考问其一年工作及服务水平.每年的“公述民评”面对面电视问政节目,都会成为杭州百姓热议的焦点.本文首先探寻电视问政对构建善治政府的作用及局限,然后对如何完善电视问政、推进善治政府的构建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3.
“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多年来,不断积累的广播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指引笔者找到答案: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呼唤记者型主持人.一、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是记者型主持人施展才能的最佳平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秦风热线》栏目是一档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它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以及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新闻事件,以嘉宾访谈的形式展开30分钟的讨论.在这个节目中,主持人作为连接听众、传情达意的主导人 物,一言一词都会对节目、对听众产生 影响,所以主持人必须找准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4.
电视问政节目是一项传播活动、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以"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为理念,以百姓关心的问题为切入口,以政府官员与公众代表之间直接对话为主要形式。本文结合绍兴台电视问政节目的组织方式、运作实践、播出形态和实际效果,提出城市台电视问政节目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把干群沟通类节目、专题问政类节目、考核评议类节目作为重点进行打造,构建起政府联系群众的多方位"立交桥",使之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平台。通过电视问政,让各类民生问题得到及时、公正、合理、圆满的解决,促使政府部门转变作风,增加执政能力,树立起廉政勤政、务实高效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高长宽 《视听界》2014,(3):99-100
2011年,太仓广播电视总台首档问政与帮忙相结合的节目《连心桥》开播。连线政府百姓、实施舆论监督是节目的宗旨,搭建问政平台解决百姓诉求是节目的定位,以问政促民生是节目的理念。开播3年来,共接到热线3000多个,解决实际问题800多件,受到太仓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成为百姓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旅游类广播节目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听众的热捧.在旅游类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广播节目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突出自身特色,是旅游广播节目主持人获得听众认可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节目质量的关键.本文旨在立足旅游类广播节目工作实践,寻求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7.
不仅"能说"还要"会听" 1.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指群体成员适应角色要求,接受群体行为规范,符合群体发展需要的过程.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指主持人在相关谈话节目中为适应节目的需要而找准自己在节目中所处位置的过程,是"扮演"朋友的角色和嘉宾探讨交流,还是"扮演"学者、导师的角色给观众讲述、分析问题的关键.主持人言语的表达与体势语,都能体现主持人在节目中所要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2016年6月8日,西安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第二期《问政时刻》遇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次节目所问政事的复杂性、深刻性超出了预期,问政对象屡打“太极拳”,顾左右而言他,回避问题,很大程度上冲淡了节目的批评性,没有实现媒体所期待的“红脸出汗”“惭愧道歉”,影响了节目的收视效果和社会效应.那么,问政节目主持人该如何应对问政对象的“太极拳”?  相似文献   

9.
郝伟 《今传媒》2015,(2):142-143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新媒体已经逐渐超越传统媒体成为主流媒体之一,新媒体渠道下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传统节目主持人与新媒体融合驱使下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新媒体融合节目背景下的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转变,并提出融合媒体节目主持人应该从专业语言智慧、内涵文化素养以及多媒体平台影响力等方面来进行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0.
电视问政节目主持人良好的主持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现以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节目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晶晶 《青年记者》2016,(29):69-70
网络视频作为新媒体时代一种新的传播样态,受到网民的青睐与喜爱.爱奇艺、优酷、腾讯等各大视频网站开始加大原创视频内容制作力度,并逐渐涌现出一些具有鲜明特色与个人魅力的主持人.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的崛起,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主持人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的角色定位,研究其在新平台中展现出的风格样态.  相似文献   

12.
卡通主持人是电视与小朋友之间交流最直接的一个环节,卡通主持人的角色形象与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质量与形象,其本身就是节目的有机构成因素、但相对于一般电视节目而言,由于受众年龄、心理和认知能力等特殊原因,电视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形象更为复杂和严谨.本文从卡通主持人的卡通形象入手,探讨卡通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角色形象.  相似文献   

13.
当前,许多媒体都开办了百姓问政栏目,增加了基层声音在参政议政时其话语权的权重。媒体本身是社会舆论的代言人、百姓呼声的扬声器,问政节目的设置,在强化媒体此种职能属性的同时,也推动当下社会民主进程、共建公民社会的步伐。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问政"方面实现了"联姻"后,对问题的解决更加有效。媒体问政戳到了懒政与庸政的痛点上,通过媒体问政,社会已经初步尝到了民主和公开的甜头。  相似文献   

14.
四川震灾系列直播节目在我国电视直播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主持人面对不同于以往节目传播的要求尤其是对情感的把握也是可圈可点.本文针时这一情况,从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入手,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主持人如何在情感分寸、语言表达和心理上准确表现自身的情感,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广播气象预报作为气象部门及媒体向公众传递气象信息的重要渠道,主持人在其中扮演着传播媒介的角色。如果说广播作为气象传播的一个大的平台,那么主持人就是这个平台上将气象信息传递给普通大众的核心因素。而随着互联网媒体的逐步兴起,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如何在多媒体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将必然决定广播气象预报节目未来的发展,所以主持人如何塑造符合时代特征的语言特点,找准角色定位,巧妙地将相对单调的气象预报节目在具备专业水平的基础上演绎得更加动听,以更好地服务广大的受众,对于广播气象预报节目来说将是一个关乎存亡的关键问题。对于气象预报这种专业性极强的节目而言,具备气象、播音双重专业素养,又能根据节目实际内容与时俱进、创新语言风格,将会是未来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6.
在访谈节目的创作过程中,编辑与主持人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有效履行自身职责,则是推进访谈节目能够得以有序开展、提升访谈节目质量的基本要求.本文从访谈节目的编辑和主持人角色定位方面,对编辑与主持人在访谈节目创作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职责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角色定位”指群体成员适应角色要求,接受群体行为规范,符合群体发展需要的过程。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指主持人在相关谈话节目中为适应节目需要而找准自己在节目中所处位置、所扮演的角色的过程。也就是说,主持人在节目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提问者,也不仅是一个负责开头结尾串连、起转承启合作用的人力机器,  相似文献   

18.
电视问政与微博问政的特色 1.电视问政的特色.第一,面对面,规模较大.电视问政节目属于大型现场直播访谈节目,阵容浩大,节目现场聚集政府职能部门领导、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媒体代表、嘉宾,以及外场的采访与被采访人员.武汉电视台2015年电视问政“期中考”,规模达到历年之最,6场电视直播以“践行三严三实,推进城市治理”为主题,实况直播,53名领导干部“应考”,现场反映情况,听取群众心声,代表和职能部门表真心,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落实.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进行联系的"人物化"桥梁。准确的角色定位是一个节目或者一位主持人成功的关键,在以情感沟通交流为主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制作中对其角色定位的重新思考显得尤为重要。以东南卫视2012年推出的品牌栏目《约会万人迷》为例,探讨相亲交友节目制作过程中主持人的角色要求、角色定位,试图对于同类节目乃至其他类型节目的主持定位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广播电视问政类节目呈蓬勃发展之势,节目过程体现了政民之间的互动性。在问政类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的对话是重要的环节,从礼貌的原则来说,似乎不应随意打断嘉宾的话,但出于掌控整个节目的需要,打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打断的巧妙与否,体现了主持人的功力和素质,也会影响到对节目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