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杜诗画 《青年记者》2016,(23):19-20
2013年“雾霾”“PM2.5”走进公众视野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作为雾霾重灾区的北京,在2015年12月首次启动空气污染红色预警,这是由雾霾导致的最高级别预警响应.《新京报》作为北京一家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从2015年11月雾霾频繁出现开始,就不断进行追踪报道,并形成雾霾报道专题.本文对《新京报》2015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的雾霾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按照报道篇数、版面安排、报道主题和消息来源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新京报》是如何构建雾霾报道议题的.  相似文献   

2.
自2月20日以来,北京市及周边地区被连续7天的严重雾霾天气笼罩,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黄色和橙色级别预警,全国有十余省1/7的国土被雾霾遮覆。应对雾霾污染,北京市政府实施了《北京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与周边城市一起采取了相应措施。雾霾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对馆  相似文献   

3.
吴玥 《青年记者》2012,(20):83-84
微博群体性事件作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和"免费午餐"等公益活动进入公众的视野.2011年秋冬之交,以北京为代表的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10月30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首个大雾黄色预警信号.截至11月2日,新浪微博上发起的"求雾散求阳光"话题,吸引了96.8万条微博参与.  相似文献   

4.
2013年12月,我国雾霾天气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并纳入到自然灾害之中。市民面对此次突发事件,表现出对信息的强烈需求,而纸媒作为传统媒体,在传递有效信息、设置预警机制方面既有责任也有优势。本文就选取北京、上海、广东这三个雾霾严重同时信息发达的地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六份报纸进行归纳分析,分析这六分报纸在此次雾霾事件中议程设置的具体情况以及纸媒对预警机制的议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2013年开年便是长达十余天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连续为"重度污染"甚至"严重污染",让对雾气习以为常的武汉人产生了焦虑,他们将处于雾霾中的城市称为——深夜11点了,刘峻还没有打算休息,他正在忙着赶写一份关于武汉空气质量的年度报告。这天是1月14日,星期一,武汉笼罩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一场雾霾天气悄然袭来,迅速席卷中东部地区,持续数日之久.雾霾天气的影响,以往已有,于今为烈,这引起了人们对极端天气的高度重视.气象新闻必须不断拓展,增强服务性. 增加实用性预报内容 1.动态的跟踪预报.1月7日至16日,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气象部门通过网站、电视、报纸等媒体及时警示,对大雾影响范围及消散时间进行动态的跟踪预报.在那几天里,浓雾天气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不仅浓雾影响所及地域的媒体予以充分报道,全国各地的媒体也普遍予以关注和提示.  相似文献   

7.
李南 《新闻窗》2013,(2):30-31
2013年1月1日至1月27日,我国的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雾霾天气,是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的。其中北京东部和南部、河北中部和东南部、山东大部、四川盆地的中西部能见度不足1000米。据气象部门专家测算,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的呼吸质量为6级,属于严重污染。雾霾天气持续发生以后,我国主流媒体以最快的速度、最强大的阵容投入报道,帮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减缓恐慌和焦急。  相似文献   

8.
进入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了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空气污染,各地纷纷发出预警,启动应急预案。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自然观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古人宣扬把保护自然与利用自然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积极的环境保护观。然而,曾  相似文献   

9.
马晶 《兰台内外》2014,(6):65-65
正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仅2013年,全国就有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遭受雾霾天气的影响,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创52年来之最。雾霾已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面对如此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作为档案工作者,我们务必要提高警惕,全力以赴做好雾霾天气下档案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入冬季,“十面霾伏”在中国北方地区似乎已成为常态,各大媒体对雾霾的相关报道数量增加,加深了受众对雾霾的认知.当下传统媒体对于雾霾的报道框架,不再局限于固有的环境新闻报道模式,而是加强了媒体与政府、公众之间的互动. 传统媒体雾霾报道的现状 1.雾霾报道已形成规模,报道时间整体上与多发季节正相关,且具备一定的地域特点.通过对中国知网报纸数据库检索发现,媒体对雾霾的报道最早见于2006年《河北日报》的《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一文,随后呈逐年上升态势,到2013年转为爆发式增长,由年报道量不足100篇增长为年报道量8785篇,在2014年时达到顶峰,年报道量为11830篇,随后几年一直稳定在7000篇左右.  相似文献   

11.
雾霾斗古城     
不论是气象因素还是煤烟污染,长达十余天的雾霾再次给后奥运时代的城市环境敲响了警钟1月14日早上,雾霾笼罩下的古城保定能见度只有100余米,整座城市的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灼烧喉咙的味道。这天,王金甫犯了哮喘,不停咳嗽,说话的声音有些发颤。几天来,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雾霾天气容易引发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雾霾锁京城.监测站PM2.5的浓度已超过每立方米600微克.1月12日夜间达900微克.按国家新标准,超过200微克为重度污染,超过300微克对所有居民均有危害.电视台提示:在空气重度污染时,老人与儿童应在室内,不要外出,以免健康受损.  相似文献   

13.
霾之祸     
《中国新闻周刊》2013,(3):26-27
新年伊始,大范围的雾霾突袭中国中东部地区,盘踞不去。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显示,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各地空气都出现大范围的严重污染。全国多个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而最为严重的北京,  相似文献   

14.
2006年8月末,甘肃省徽县水阳乡有近千人到西安进行血铅检测,其中373人为儿童。这些儿童中,90%以上血铅超标,被诊断为重度铅中毒,而成人中血铅超标也很普遍。截至2006年11月21日,甘肃省卫生部门共筛查血样并送权威机构检测2652份(人)。经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甘肃省临床检验中心排查,共检出铅中毒260人。在中毒者中,有儿童255人,其中轻度中毒67人、中度中毒174人、重度中毒14人。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已构成特别重大环境事件。是谁造成了污染,谁又该对这起事件负总责?监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迅速组成联合调查组,赴现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1月下旬,哈尔滨市因松花江遭遇严重污染而全市停水, 全国为之震惊。今日早报为报道这一事件的真切情况,在第一时间即派年轻女记者孙立波赶赴哈市采访。自11月24日至11月28日,记者从目击现场发回新闻近2万字。连同新华社所发的新闻,今日早报以 12个版的规模逐日刊出,其中11月 24日多达4个版。这些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反响,也受到众多同行的好评,成为今日早报开放性办报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为冤假错案平反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天安门事件”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1月初.北京市常委扩大会议举行。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周鸿书参加了会议。当时大家讨论最尖锐的就是天安门事件的问题。周鸿书将与会代表对天安门事件的强烈看法发了个内参。  相似文献   

17.
媒体肩负着社会问题预警重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发生过两次较大的社会不稳定事件,今年出现的西藏"3·14"事件等一系列社会事件,又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面临着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污染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风险.城市工业化和拆迁造成了以污染下乡、垃圾下乡为源头的食品隐性污染.地方政府、传媒、专家都会出现预警缺失问题.尤其是传媒受到压制,被动报道事故,预警不足.面对严峻现实,传媒应主动承担责任,建立针对环境污染源头的联合预警机制,促进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减缓社会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球天气变暖的趋势明显,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加大,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山体滑坡与泥石流频发,而雾霾天气的发生则又影响到人类的出行与身体健康。2012年,我国许多大城市遭遇了极端天气,北京、南京、武汉等城市相继遭遇特大暴雨,"看海"成为暴雨后的城市景观的形象描述。人为的风险同样不可小觑,大城市过度地下抽水导致国内多个城市发生地面塌陷,给人们的  相似文献   

20.
羊长发 《青年记者》2006,(20):52-53
最近,我与同事合作采写的湖南省新邵县去年“5.31”特大山洪灾害系列报道连续获湖南省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城市党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及湖南省好新闻奖等.回顾这次采访经历,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突发灾害事件的报道,必须强化纪律意识、导向意识和危机意识等三个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