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本刊讯:2002年4月30日出版的《中华新闻报·媒介经济》专刊,以一个整版篇幅转载了《新闻爱好者》今年第期“聚焦财经媒体”的三篇文章。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爱好者》杂志属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近年来,《新闻爱好者》杂志注重策划,强化精品意识,编发的许多文章,经常被多家报刊转载。“聚焦财经媒体”的三篇文章是经过编辑部精心策划并认真组稿编辑的。加入WTO后,国内财经媒体迅速崛起并成为传媒界的一个热点话题。该刊编辑对此现象关注了很长时间,同时对陆续收到这方面的一些稿件作了综合分析,精心策划,进行组…  相似文献   

2.
新闻写作机器人在美国新闻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龙 《青年记者》2016,(5):99-100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机器开始为美国新闻行业服务,美国在信息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也引发了新闻从业者对“自动化”技术威胁新闻职业和影响新闻生产的担忧.尽管质疑声不断,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发展却相当迅猛,新闻报道内容涉及美国诸多领域,包括地震警报、财经分析、体育赛事、企业业绩报告等方面.随着新闻写作机器人越来越多地为新闻机构所使用,基于大数据的写作机器正深刻影响着新闻行业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记者”最早源于美国,是指利用算法对数据展开收集、加工、生成的一套新闻报道程序,使新闻生产主体完全机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近年来,我国也在此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与尝试,继腾讯推出“Dream Writer”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之后,新华社在2015年11月17日正式启用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华盛顿邮报》大胆创新,采用“机器人记者”与传统记者联手展开新闻报道.而由北京大学和今日头条合作研发的“机器人记者”小明(Xiaoming bot)也在里约奥运会上大显身手,新闻生产效率高,成功发稿450多篇,单篇浏览阅读量突破10万,赢得广泛反响与好评.全媒体时代,这无疑为新闻传播改革提供了全新方向与思路,不仅为传统媒体转型创造了巨大机遇,而且为网络媒体发展拓展了生存空间.但客观来讲,“机器人记者”本身也存在着一定局限,并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不仅对传统新闻生产机制产生了影响,而且对传统新闻传播理念和媒体人的职业方向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4.
简讯     
清华大学为学生记者增订《新闻与写作》 清华大学《新清华》编辑部重视校刊编辑记者队伍的建设,最近为该刊所有编辑和学生记者每人增订了一份全年的《新闻与写作》。编辑部还不定期的邀请首都新闻界的资深编辑记者来校举办讲座,进行交流,使校刊作者队伍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机器人写稿在财经、体育、自然灾害等领域的表现愈发突出,学界对于"机器人将取代记者"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从机器人写稿给新闻出版业带来内容与效果、生产者、写作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分析了部分人对于机器人写稿已经陷入了一系列的思维陷阱:对于新闻速度的盲目追求、对于机器人写稿可信度的谬解、技术决定论思想的躁动以及对传播话语权的忽视四个方面.综合机器人写稿的表现,提出当代记者应当注重深度报道、着眼于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以及不断优化人机协作的写稿方式.规避思维陷阱,担当记者重任,从而真正立足于新的"人工智能"时代.  相似文献   

6.
漫步新闻书林,谈论新闻写作的书籍不少。新华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应该怎样写作——对78篇新闻稿的评析》,却别树一帜。书中每篇评析文章都另附有“作者原稿”和“编辑后的见报稿”。作者原稿大多是记者采写,也有记者与通讯员合作采写的,或通讯员采写的。这些稿件经过编辑修改、加工后,均见诸报端。评析文章是按照新闻写作的规律和要求,分析原稿的优缺点,着重谈不足之处和编辑修改的理  相似文献   

7.
贾宸琰  姚源  钟旺 《青年记者》2017,(21):40-42
自动化新闻可读性的研究意义 继2014年7月美联社引进“机器人同事”后,全世界的新闻编辑室纷纷引入自动化新闻.《纽约时报》、路透社等西方媒体都在自动化新闻的发展上走在了前列.2015年9月,腾讯也发布了中国首篇自动生成的新闻.尽管媒体引进自动化新闻技术的初衷是帮助记者从繁琐细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和人类记者撰写的报道相比,自动化新闻的可读性较低,这也可能成为自动化新闻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8.
《细说消息写作及其他》一书,现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这是北京市新闻学会顾问、新华社高级记者孙世恺撰写的第六本新闻专业书。全书55万多字,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详细说说新闻写作“十八般武艺”中的“常规武器”——消息写作,即一条消息从头到尾及其“组成零件”怎样写作。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谈谈新闻采访  相似文献   

9.
<正>注:在新闻领域谈机器人,并非特指有胳膊有腿儿的人形实体机器人,而是泛指能够模拟人的某种能力的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可能有硬件载体,更可能是纯软件。美联社、纽约时报用机器人写新闻的消息一度充斥媒体,最近腾讯财经也用机器人写新闻了,"狼"不但来了,而且在中国登陆了。古往今来,写作是人类的专利,关乎人类的尊严,无生命的机器真的能够替代人吗?本文是一个工科背景的人对这位"狼先生"的看法,尝试探讨机器人技术将对新闻领域产生的变革。机器人将给新闻领域带来的冲击包括四个方面:编辑、写作、传播、辅助设备。  相似文献   

10.
黎信,本名李竹润,1942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现任新华社主任编辑、新华社对外部英文编辑室主任。主要著作有《西方记者的采访与写作》,编有《西方新闻作品选读》、《外国新闻通讯选评》,译著有《新闻写作教程》等。  相似文献   

11.
黎信,本名李竹润,1942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现任新华社主任编辑、新华社对外部英文编辑室主任。主要著作有《西方记者的采访与写作》,编有《西方新闻作品选读》、《外国新闻通讯选评》,译著有《新闻写作教程》等。  相似文献   

12.
3月27日,记者来到北京重型机器厂,征求这里的读者对《新闻与写作》的意见. 厂党委宣传部干事、厂报编辑王矢:“去年,我们给每个宣传员订了一份《新闻与写作》,大家阅读之后,对提高写作能力,促进厂内外宣传帮助很大。”“今天我从车间、科室请来了十几名宣传员,请您直接听听这些读者们的意见吧.”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说:“人过30不学艺”。可我是快到知天命之年才开始学习写作,这得多感谢《新闻爱好者》和她的编辑同志们。按说,我在新闻单位工作多年,学习写作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的。周围有许多编辑、记者,个人干过十几年校对,到新闻研究所后学习资料又比较齐全。可是,我原来自卑,掂起笔就想到:编辑成堆,写、编都是行家里手,自己昨能“班门弄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看到农村一片蓬勃景象,我很想讴歌党的农村政策、讴歌党的英明领导,曾写了《乐大伯又乐起来》、《多亏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但都压在抽屉里没有出手。 1986年《新闻爱好者》创刊后,每期我都仔细阅读。记者“谈体会”、通讯员“采写心得”和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经济日报原副总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撰写的《谈新闻写作的几大技巧》一书,其在新闻专题节目中也同样非常适用,不论是写作还是提问。下面结合荆州电台的《今日关注》栏目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记者》副总编许必华、编辑陆小华和新华社摄影部编辑陈小波为第三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撰写的《荷赛影展观后三人谈》等三篇论文获得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新设立的“新闻摄影学术研究成果奖”。获奖论文是4月21日在郑州举行的年会论文集编委会评奖会议上被评定的。  相似文献   

16.
《盐阜大众报》记者杨树立撰写的《好稿采写例话》一书,近日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好稿采写例话》收录了作者的省以上好新闻获奖作品,以及在省级以上新闻业务刊物发表的论文、采写心得共76篇。全书以专题研究方式,针对新闻采写中不同题材、不同视角、不同形式的处理,深入 浅出地进行现身说法,如“把新闻写成花边消息”、“一个题材多种处理”,“把现场新闻写深刻”、“多视角审视社会问题”、“采写人物通讯的得失”、“用投稿者眼光编辑”、“记者经历的故事”等等。《例话》中收录的作品大多是作者从采访一线捕捉的“活鱼”,以…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个业余新闻爱好者。17年前,《新闻与成才》的前身──《解放军报通讯》编辑袁良同志,在乌鲁木齐市边疆宾馆给原乌鲁木齐军区新闻干部骨干培训班授课时,我结识了《解放军报通讯》,从此后,她便成为我新闻学步的唯一良师。17年来,我年年坚持自费订阅她,阅后精心保存,至今一期不少。《新闻与成才》开辟有“业务探讨”、“采写体会”、“成才足迹”等,这些文章都是从事新闻工作多年,写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撰写的,是我学习的优秀教科书。经过认真学习,我逐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掌握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我采写的新闻作品,先后…  相似文献   

18.
技术的革新往往会很大程度上解放人类的双手,而与时俱进的新闻业也希望搭乘人工智能的快车,于是“写作机器人”应运而生.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取代或是行业的再造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机器人进军新闻业让中西方的新闻工作者均产生了恐慌感,也由此衍生出了“记者消失论”.然而技术之所以不断革新正是在于它的非完美性,而“写作机器人”亦如此.让写作机器人与新闻人各展所长,新闻业方有更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第三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于5月28日在北京揭晓,有20家新闻期刊当选,《新闻知识》第三次榜上有名。其余19家是:《中国记者》、《新闻战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大学》、《新闻与写作》、《新闻界》、《当代传播》、《新闻与成才》、《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爱好者》、《新闻实践》、《编辑学刊》、《中国出版》、《中国图书评论》、《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编辑学报》。“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它覆盖了新闻传播学的整个学科即新闻、传播、广播、…  相似文献   

20.
由常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徐田军花近10年时间写作的专著——《新闻理论与写作实践》一书,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据悉,地市新闻单位记者写作新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在江苏省尚属首次,在全国也不多见。全书包括“新闻篇”、“通讯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