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万琰 《青年记者》2017,(23):14-15
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首先将符号学理论应用于广告分析,指出符号意义本质上是由特权阶级人为建构的,并将渗透了意识形态的符号文本称为“神话”.①他将索绪尔的“能指加所指等于符号”视为符号表意的第一系统,并指出第一系统中的符号在进入第二系统后则变为一个纯粹的能指,与之对应地产生一个新的所指.巴尔特把它称为“内蕴意义”,也叫“隐喻”,而广告符号则正是通过“隐喻”进行意识形态价值的运作.  相似文献   

2.
<正>Dior真我香水广告从明星、听觉、视觉等多个角度利用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统一来建构意义,塑造Dior真我香水的独特形象,表达这款香水想要传达的"真我、独立、自信"的涵义。符号学原理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則德則索绪尔第一次把对符号的研究当作一门新学科提出。他认为符号包括两个构成性元素:Signifier(能指)与Signified(所指),"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  相似文献   

3.
陈辰梓 《大观周刊》2012,(43):31-31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被誉为人类语言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同时为结构主义奠定了基础。本文拟对书中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语言与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好地领会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  相似文献   

4.
王华 《大观周刊》2011,(21):78-78,75
价值理论是索绪尔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是他在创立共时语言学是提出并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价值理论,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本文阐述了语言价值的含义及其产生背景,并从概念方面(所指)、物质方面(能指)、整个符号(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来阐述价值。从而论述“语言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思想中的神话概念是指“被建构来为文本读者或观众传送特别信息的关于人群、产品、地点和思想的思考方法”.①商品广告尤其是奢侈品的广告已超越产品本身,脱离了单纯的物用效能,指向了更深一层的象征内涵,这样的能指、所指依靠的便是符号系统所构筑的神话意义. 2016年9月上市的香奈儿炫亮魅力印记唇釉是香奈儿品牌主推的彩妆产品.该产品的广告片中图像、声音、文字的组合构成了第一层系统,而这一层系统指向的是第二层的神话.香奈儿唇釉广告中神话赖以呈现的基础就是符号的有意串联,从符号的能指到最终的神话,体现着广告设计师的意图.  相似文献   

6.
黄雅堃 《中国出版》2012,(12):57-60
受众对新闻的基本诉求就是事实过程的真实再现,对电视新闻而言,过程真实体现为事件时空的真实。电视新闻在索绪尔语言原理所指、能指[1]的对应中成型、成义、达意,完成事实过程的真实构成。文字、图像、音响、结构等符号元素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事实物化的基础媒介,新闻事实是具有能指、所指结构特征的符号事实,符号对应的真实程度,直接制约着新闻作品事实的真实程度。  相似文献   

7.
张育仁 《新闻界》2005,(5):83-84
电视新闻写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必须了解其写作的基本特点。一般来说,对电视新闻写作基本特点的了解,又必须首先从了解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开始入手.索绪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致认为,没有符号的帮助,我们就不能用明确的、固定的方式把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区别开来.任意的一个概念就像一团迷雾,这儿什么事情也不能用固定的方式来区分;这儿不存在预先确定的思想,在符号出现前什么也不能形成”因此,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即:能指+所指=符号.那么,什么是能指呢?他说,就是指称一个实在的客体,在电视节目中,就是指声音、图像和文字等;什么是所指呢?他说,就是指称这一实在的客体所含纳的理念、意念或者概念。  相似文献   

8.
李晓婷  杨击 《新闻大学》2006,(2):110-115
歌曲《南泥湾》从1943年诞生到1980年代初期,一直是一个能指充实所指明确的文化符号,在解放前后的各个时期都获得了时代的“共名”地位;崔健以及后崔健时代的翻唱版《南泥湾》则是完全不同的文化符号,它们的精神指归和气质发生变化,其能指不再结实,所指不再所向披靡,在新时代中处于“共名”和“无名”的转换和不确定之中。作为文化符号的《南泥湾》,任何一个能指要件的置换都会使它的所指偏离原有的轨道,甚至颠覆原有的所指,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符号;《南泥湾》的能指要件在不同时代以不同方式被置换,发露出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消息。  相似文献   

9.
索绪尔认为,每一个符号均由两个明显的部分构成:"能指"和"所指".虽然仅从理论上说,这两个部分是可区分的,而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它们却是不可区分的.  相似文献   

10.
任雪菲 《青年记者》2009,(22):59-59
索绪尔认为,每一个符号均由两个明显的部分构成:“能指”和“所指”。虽然仅从理论上说,这两个部分是可区分的,而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它们却是不可区分的。并且,索绪尔和皮尔斯都看出一点,有些符号根本没有它们所指的“真实”客体:抽象词语(如真理、自由)或想像之物(如美人鱼、独角兽)。  相似文献   

11.
刘美忆 《青年记者》2017,(32):84-85
近年来,熊本熊以其呆萌的形象迅速征服各路网友,不仅成为各大社交网站表情包源源不断的素材,还为它的故乡熊本县带来了至少12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并被任命为熊本县营业部部长兼幸福部部长,成为日本第一个吉祥物公务员. 作为符号的吉祥物 吉祥物源自法国普罗旺斯语,19世纪正式以Mascotte写入词典,因为吉祥物具有鲜明的指代性和象征性的意义,所以符号性是其与生俱来的本质特性,“在此基础上普遍认为传统的吉祥物源于符号”.①符号学先驱索绪尔认为,每个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将这对语言学的概念引入符号学中,认为能指和所指能结合成一体,这个过程叫做意指作用.②意指作用是可以意味的东西和被意味的东西的结合体,既不是形式也不是内容,而是从形式到内容的过程,其产出物即符号.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1)),揭示了声音作为文化标记在合成意义符号和建构象征/隐喻系统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功能。在二十世纪最具学术影响力的"语言学转向"思潮影响下,作为物理性存在的声音,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听"及由此产生的身心体验"听觉",共同构成了人类探索自然世界与社会文化深层和普世结构的重要维度。列维-斯特劳斯在  相似文献   

13.
从能指与所指关系的演变解析符号的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在最初是任意性的,经过人类长期的集体训练、学习传授而约定俗成为理据性.从任意性到理据性,就是符号贴上历史标签、文化标签的过程,也即符号的社会化过程.能指与所指关系演变所体现出的社会性既有不断变化的一面,也有稳定的一面.如果将两个能指相互置换,那么势必带来所指的改变,使原来的能指与所指关系的文化意义发生改变,因为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原本就是一种人为的、社会的、被赋予的、教育的、当然也是意识形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所谓图像,是指运用某种视觉媒介、通过形象展示来表现一定主题或客体的符号。该定义中的媒介、形象展示和客体分别对应符号学的三个重要概念:能指、意指方式和所指,其中,意指方式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方式。在平面广告中与意指方式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编码方式。编码方式是“符号使用者之间的一种约定,这些使用者承认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并在使用符号中遵守这些关系”,主要包括:交流方式、形式化方式、表达方式和指示方式,它们所对应的是符号的四种功能:交流功能、表达功能、结构功能和指涉功能。任何一幅图像在理论上来说都同时具备这四种编码方式,而且其中往往有一个突出的编码方式,我们称为“主导性编码方式”。  相似文献   

15.
身为第五代导演的张艺谋极其善用色彩丰富画面内涵,且忠爱于红色。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红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举例分析红色在影片中的运用并找出其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和渲染情境的功能价值。后将借用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概念,试对比分析红色在两部作品中的隐喻异同。  相似文献   

16.
陈玉洪 《东南传播》2011,(6):131-133
本文从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出发,认为文学符号同一般符号一样,具有任意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其任意性表现在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意指关系是不可论证的;作家采用的文学符号及其表征的概念之间没有天然的、本质的联系;文学符号的意义是多元的,而且,文学符号常常是漂浮的能指.文学符号的理据性表现在文学象征属于相对稳定的符号;文学符号的意义是意识...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作为现代传媒的电视也不例外。电视通过语言来传播各种信息,进行化沟通。因此,电视艺术也是一门语言艺术。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点来看,语言具有索绪尔符号结构的“能指”和“所指”  相似文献   

18.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当代生活充满了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符号能指.从传统媒介到虚拟媒介,从现实生活到艺术世界,每个符号系统内部都借助多重能指的架构组成庞大的符号体系.因此,媒介化时代的符号传播研究,应把注意力从经典符号学家所倾心的所指的多义性转移到能指的丰富性上来.  相似文献   

19.
神话学意义上的新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芳 《新闻知识》2006,(10):53-54
新闻就是神话的建构者(Newsisamyth-maker)①。新闻与神话从符号学的意义上看,一个为体一个为用,不可分割。神话是一种使现实自然化的方式。此神话非我们普通意义上的神话传说,荒诞无稽之谈,而是经过罗兰·巴特定义过并详细解释的一种符号学体系,一种意指作用的方式,一种文本解读的方式,一种使现实自然化的方式。现代神话的作用方式神话既然是一种方式,那它究竟怎么运作呢?神话既然是一种符号学体系,那我们就从符号学的方式解释它。任何符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而神话就是建立在第一个符号学链上的第二个符号学系统。也即,能指和所指构成…  相似文献   

20.
表意是电影符号学术语.它是一个语义学概念.说明抽象概念或具体事物与用来表现抽象概念或具体事物的语言之间的关系.在符号学中,指能指系统和所指系统构成的表达含义的功能.也是结构语言学中一个核心概念.电影符号学的学者们认为,注重研究符号的表意功能,确定能指(电影表达手段)与所指(影片含义)的关系,深入探讨表意的结构,是电影符号学的根本任务.表意必然是有系统的编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