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何谓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也称新闻嗅觉或新闻鼻、新闻眼.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形象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是记者感受、捕捉新司的能力.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曾说过,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画家,不懂得和谐的人成不了音乐家,没有新闻敏感的人就不能成为新闻记者.因而,某种程度而言,新闻敏感程度是记者生命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新闻敏感是对新闻的判断能力,是对外界事物的迅速反映.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从众多事实中发现和判断哪一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人人是麦克风,人人是记者的大众网络传播时代,在大数据精准驱动下,对照每一天的热搜榜,新闻人职业敏感网感表现似乎是不堪一击.在每天涌现的海量的大众刷屏微视频中,过往传媒对新闻敏感的职业要求是否动摇甚至颠覆?!作为在微视频海洋里游泳的笔者认为,新闻敏感,依然是践行传播使命的职业素养的一个分水岭.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指出:"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是记者从业能力的基础,新闻记者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6.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中,能够及时发现,准确判断,迅速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在西方新闻界,通常把新闻敏感称作“新闻嗅觉”、“新闻嗅鼻”。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中说:“一个不善于辨别颜色的人,不能成为画家;一个不懂得音律和谐的人,不能成为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7.
同行们常说,新闻敏感是记者政治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这句话动态地描述了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从业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在工作过程中的活化、升华和运用.换句话说,它是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但是,只有动态的描述,还不足以说明和理解新闻敏感究竟为何物,它的实体应该是从新近发生事实中筛选、发现、识别、衡量新闻价值的一种特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新闻敏感是至关重要的.新闻敏感的强弱直接影响新闻采访的成败.新闻敏感就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这对一名记者来说,可以说是成败的关键.《新闻学大辞典》中表明:新闻敏感一般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迅速判断那些看来无关紧要的新闻线索,有无可能导致发现重要新闻;2.迅速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诸多事实中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静 《记者摇篮》2005,(6):59-59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采写新闻都有个“由头”,而这个“由头”应该与新闻敏感密切相关。无论你写作水平多高。逻辑性多强,概括能力多出色,没有新闻敏感或新闻敏感缺失,都不会写出有特色、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来。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对从事新闻写作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生活中,新闻经常发生,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察觉的,而记者的职业特性恰恰在于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敏感和洞察,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效率和质量,它是一名优秀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敏感,是衡量记者(通讯员)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对产生新闻条件的认识、判断和预见的能力,是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中所具备的有新闻价值的事物识别和选择能力,是记者(通讯员)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体现.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通讯员),是不会挖掘出有份量、有价值的新闻的.政治敏感是新闻敏感的核心.培养新闻敏感,首先要培养高度的政治敏感,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就等于没有灵魂.新闻敏感是政治敏感的统帅、继承和发展.任何一条新闻,都是在一定政治背景中经过选择报道出来的.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都是通过新近发生的事实,从政治思想上引导群众.因而,作为新闻的作者,一定要熟悉国内外的政治局势,牢牢树立全局观念.全局意识,然后衡量各种客观事物,从中选择出有政治意义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钟淑珺 《新闻传播》2012,(9):186-187
新闻敏感和新闻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素质和要求。一个新闻工作者没有新闻敏感,就会把有价值的新闻漏掉,没有社会责任感,写出来的新闻就缺少分量。新闻敏感性是新闻工作者的外化素质,是反映一个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指标。新闻工作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的内化素质,是通过新闻敏感性这个外在的指标体现出来的。新闻敏感性与新闻工作责任感,是互为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一、具有新闻敏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性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期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一个不善于辩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这句话点明了新闻敏感对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倪桓 《现代传播》2001,(3):33-38
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核心.传统理论多从新闻学的角度研究新闻敏感;本文旨在从心理学视角对其进行探析.通过比较学术界几种常见和尚存争议的观点,指出这几种观点的融合性特征;并且进一步阐述了新闻敏感产生过程中感知与思维,直觉与实践,人格与感知、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综合探讨了新闻敏感的心理发生机制,尤其是人格、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新闻敏感的制约,进而指出培养新闻敏感的途径及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12,(11):7
罗昕林祎韵在2012年第8期《新闻战线》撰文认为,"政治敏感、新闻敏感、专业技能"是对网络编辑重要的素质要求,"工作经验"等在人才选拔中被特别看重。1.政治敏感、新闻敏感。政治敏感、新闻敏感作为传统媒体人员的重要素质,在主流媒体网站中得到了高度重视。网络编辑是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优秀的、有成就的记者,必须具备职业素养,即要有较为敏捷的新闻嗅觉——新闻敏感。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中说:“一个不善于辨别颜色的人,不能成为画家;一个不懂得音律和谐的人,不能成为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新闻敏感的强弱,决定着记者能不能在新闻领域中生存。  相似文献   

16.
冀平 《新闻知识》2001,(8):17-18
一个记者,尤其是一个出色的记者,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善于或者从人们都司空见惯的人人心中有的“普通事实”中,去发现有重要意义的新闻事实,或者从“小荷露出尖尖角”的现象中,“捕捉”别人没有感觉到的深刻内涵。这种“发现”和“捕捉”,就是新闻敏感。   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有一种较强的新闻敏感呢 ?我的理解是,一个记者的新闻敏感强不强,素质高于否固然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因素,但重要的还在于对生活深刻感受的悉心培植。也就是说,你对生活感受越深,新闻敏感才能迸发越快,新闻敏感才显得越准,新闻敏感的平台才能越大。  …  相似文献   

17.
从新闻敏感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体现在主持人对节目的策划之中,新闻采访过程中和话筒前的主持和播讲中,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新闻敏感是长期学习、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新闻发现就是新闻工作者凭借职业敏感,开掘新闻事实.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作为一种社会认知和社会评价活动,新闻发现的本质是一种创造.因此,新闻敏感与新闻发现力成为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在当今的媒体竞争中,新闻发现成为媒体十分重视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新闻敏感,是新闻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作为资源条件相对有限的地市台,要讲好新闻故事,不仅需要用新闻敏感去面对海量信息的冲击,发现新闻价值,还需要锤炼新闻"钝感",保持定力,选取最佳的视角、时机与生产方式,实现新闻传播的优化与创新.本文以鞍山电视台的新闻综合节目《链接·鞍山新闻+》为例,从新闻的生产视角转换、生产方法转...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敏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纵观今日我国之新闻(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上的新闻),虽不乏上乘之作,但仍觉得有相当一部分称不上新闻,有些勉强称其为新闻的,也不让人解渴。究其原因,还是与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敏感有关,或日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中还有不少同志缺乏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