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用这句话来形容以往的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近年来,随着各地新课程的启动,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分值在提高,理解鉴赏的难度在加大,这些情况促使我们要认真研究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寻找科学而有效的解题方法。经过反复实践,笔者总结了一套解题方法,效果不错。1.读文本,抓整体。建议学生采用三步阅读法,即第一步用2至3分钟快速阅读文本,了解文章大意,特别是要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抒情句、特色句、关键句等。阅读目的是整体把握,理清文脉。如果考生在阅读文章时没有这种意识和着…  相似文献   

2.
王爱民 《学周刊C版》2011,(12):185-185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文学作品(散文、小说)阅读理解的考查题分量重、分值高、难度大。一份高考语文试卷,阅读字数5000字左右,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阅读文本1000字左右,分值22分,是作文之外分量最重的题目,  相似文献   

3.
一、明确阅读对象 名著阅读篇目可分为指定阅读篇目和非指定阅读篇目。对指定阅读篇目,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来安排:应先阅读量少的后阅读量多的,先阅读理解难度小的后阅读难度大的,先今后古,先课内阅读研究后课外阅读研究。如:高一上学期读余秋雨散文(从广义的“名著”来看,亦包含近期的优秀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阅读是指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的阅读,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学作品阅读在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观2005年15套高考语文现代文大阅读试题,全是我国现当代作家写的。分析题型,可看出2005年以前试题设计的基本特点是: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阅读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特别是近两年新课标考区的试题,更加关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即“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这些考查大都通过主观性试题来实现,难度较大,同学失分率也较高。那么,怎样才能准确、高效地解答好文学作品阅读中的主观性试题呢?这是很多考生的困惑。我们就运用以下六项工作来试着去解决它。  相似文献   

6.
[入门指导]近年来.由于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新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重大为增加。高考对文学作品阅读考查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散文阅读,因作品篇幅短小,文字精练,情感真挚,意蕴深邃。可操作性强,所以深受命题者青睐。  相似文献   

7.
2007年福建增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主要分两类:一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类两篇文章.主要以客观性试题形式。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文学作品类一篇文章.以主观性试题形式考查学生包括上述能力的鉴赏评价能力。再结合这类试题的判题标准,这样的改革,将会给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学打开一个新天地。三类内容的三篇文章.似乎成为福建省高考语文现代文试题的基本格局。分析2004年以来自主命题试卷的发展,阅读量的增加.成为明显趋势。本年度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另一个亮点.是把课外阅读引进高考。这将会对改变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产生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8.
就整体情况看,今年高考阅读类和语言运用类试题相对于往年难度变化不大,阅读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9.
盘点2010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聚焦考查热点、探究备考策略,对2011年高考语文科的备考是至关重要的。2010年高考卷中文学作品阅读的以下热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文学作品阅读在整个语文卷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纵观2010年高考语文卷,北京卷和湖南卷的文学作品阅读题分值较2009  相似文献   

10.
蔡强 《中学生阅读》2007,(11):28-29
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可以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分值重,主观性强,要求严,难度大,得分率最低。如何成功有效地解答散文阅读试题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加强训练固然重要,而了解常见的失误情况并找到对策则能防“错”于未然。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下是笔者根据2007年高考散文阅读题(全国卷Ⅰ)阅卷感悟所列出的五大失误情况,以示警醒。  相似文献   

11.
王学华 《学语文》2009,(2):33-35
文学作品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高考的重头戏,从近年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可以看到,出题范围已明显加大,能力要求显著增强,给考生在表述空间上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然而,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我们较多中差的考生在文学作品阅读题上的得分较底,成绩不够理想。甚至一些考生面对文学作品阅读题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最后只是随随便便地写上一个答案,其结果可想而知。这固然有自身阅读能力的问题,但缺少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做好文学作品阅读的复习备考?怎样才能科学、准确、高效地解答文学作品阅读主观题呢?笔者根据多年的高考备考经验.提出“悟-析-找-括-述”五步走制胜策略,以便给同学们以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创造的艺术形象,在作品中至关重要。近年来在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中对主要形象的考查备受命题者青睐。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在文学作品阅读的试题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增加了文学短评的写作。这类试题突出了对考生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完全符合现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的高中生应。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求。面对这一变化,在今后备考复习中.我们必须加强文学短评的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阅读是高中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高考中也十分注重对考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近两年新课标考区的试题更是特别关注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即"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些题目都属于主观性的试题,难度较大,学生失分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5.
形成一个共识。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同其他能力一样,必须在循序渐进的有效训练中才能达成。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适应高考特定需要、以考查精读能力立意的试题,同时,为保证考查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适当的难度(有专家称现代文阅读为“翘尾巴题”,意思是这部分的区分度最为明显)。这种考查必须具备某种规范,不可能像平时阅读或课堂教学那样自由发挥,答案必须严谨规范。因此,仅靠讲授无法形成能力,仅靠“放羊式”的自由训练也难以提升能力。必须讲究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6.
周红 《阅读与鉴赏》2006,(1):121-125
回首2005年高考,留给笔者的最大感受是:语文试卷的结构、内容已经发生“静悄悄的革命”,而尤以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变化最大。下面分科学文(小阅读)、文学作品(大阅读)分述之。  相似文献   

17.
一、明确试题类型。规范答题程序 文学作品阅读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本文结合高考试题,就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测试点及解法略作探讨,以抛砖引玉。概括起来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类型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占Ⅰ、Ⅱ卷90分的三分之一,两大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可谓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纵观2004、2005两年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降低了客观题分值,增大了主观题分值。比如北京卷(2005)科技文阅读增加了一个主观试题,全国语文卷Ⅰ卷把原17题的多选题变为主观表述题,湖南语文卷的变化更大,21题变为一个写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步子迈得更大。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高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阅读篇数、篇幅增多加长,试题的设计更加侧重深层次的理解,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8套高考试题中有5套题涉及到小说阅读.占文学作品阅读比例的27%.而新课标地区的4套试卷中有3套涉及到小说阅读.占文学作品阅读比例的75%.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阅读再不是散文一统天下.在新课标地区.小说阅读更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