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發展过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國民經濟的發展非常迅速,为了適應这种發展和满足國家經濟建設的要求,必须使長江南北的鐵路和公路联贯暢通。因此,1950年就决定了修建武漢長江大桥。 歷代的統治者也曾提出过要修建这座大桥,  相似文献   

2.
世界文化的發源,沒有不和天文相關聯的;世界科學的進步,沒有不藉天文來推動的。所以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發展的過程裏面,天文學總是一門發達最早的科學。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所以很自然地是世界上天文學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我們講我國古代的歷史,常常要提起“三皇五帝”;但由於在這一時期,還沒有正式的歷史記載,我們便祇能從古代的書籍裏面,零碎地,  相似文献   

3.
1951年2月16日蘇聯科學院舉行全體大會,在會上一致推選了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赤·湼斯米揚諾夫院士爲蘇聯科學院新院長。湼斯米揚諾夫在1899年生於莫斯科。他曾經在國立莫斯科大學受過高等教育,於1922年畢業;畢業以後即留在大學裏担任有機化學講座部份的研究準備工作,同年在  相似文献   

4.
航空在我們苏維埃祖國的社會主义經濟中的应用,一年比一年擴大。今天已經很难找到一个少得了飛机的經濟部門。飛机已經和苏联人民的日常生活牢固地联結在一起。同时,对于航空技術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喷气式發  相似文献   

5.
人造雨     
人造雨是一種機械化的灌溉方法。它的工作程序是:利用水泵(抽水機)吸取水源(渠道或河湖)中的水,經由造雨機,使水在一定的壓力之下噴到空氣中而粉碎成細小的水滴,像雨一樣地落到被灌溉的土地上去。人造雨是俄國農學家阿里斯多夫在1875年發明的。但是在黑暗的帝俄時代,這個發明並没有得到重視和發展。一直到偉大的十月革命成功以後,人造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知道,没有太陽,綠色的植物是不能生存的。蘇聯的学者們,試用以人工照明來補足太陽光的缺乏,在暖室里起初他們在植物上面,懸掛有灼熱光輝的電燈。但是這種燈發出過多的紅外線,使植物过於灼熱。後來學者們試行採用“寒光”燈,這种燈的光譜比其他所有的,更接近太陽的光譜。實驗證明,在“寒光”下面,植物感覺到很舒服。 蘇联科學院,植物生理研究院的工作人員,生物学碩士克列斯宁在黑暗的壁龕內栽培了各种的植物,在那里一點也没有透過太陽的光線。  相似文献   

7.
火炮     
在现代装备中,火砲具有很强的火力。砲兵是一个强有力的兵种,它在战鬥中很少受天气和地形的限制。1942年11月19日,苏联軍隊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展開了具有歷史意义的反攻,英勇的苏維埃砲兵發揮了不平凡的作用:威力强大的苏軍砲兵,和苏軍的其他兵种一起,很快地突破了德國法西斯軍隊的防綫。以後,苏維埃社会主义共和國联盟最高苏維埃主席团,就规定  相似文献   

8.
物质到底是由一些什么组成的? 偉大的俄國科学家洛莫诺索夫,很早以前就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題。在他的早期著作“数学化学原理”中就提出:“一切物質都是由極小的微粒(即原子)組成的。”十九世紀初,英国的物理学家道尔顿發表了有名的原子学說,但是道尔顿却認为原子是组成物質的終極粒子,原子不能再分割了。二十世紀初,科学家們証明原子并不是終極粒子,而是以一个带陽电的几乎集中原子所有質量的原子核为中心,核外是带陰电的电子圍繞着原子核旋转,原子核含有帶陽电的質子和不帶电的中子。人們对于物質結構的探索并未就此終止,随着科学和技術的發展,对物質內部結構的認識更加深入了。科  相似文献   

9.
张锐 《未来与发展》1995,16(2):18-22
自1979~1994年,我國經濟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强勁增長態势。按照國際發展經濟學的觀點,如此持久的高增長,表明中國經濟已進入“起飛”階段。中國目前所處發展階段是從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向中等偏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轉變階段。未來十五年(1995~2110年),中國經濟可望達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國著名的木材集散地之一的汉陽鸚鵡洲附近,一座現代化的枕木防腐工廠——汉陽枕木防腐廠已經建设成功了。随着鐵路事業的發展,枕木的需用量日益增大。枕木是墊在火車軌道下面用以固定轨道位置的木材。它是鐵路建設中重要材料之一,但由於經年暴露在空氣中,遭受到風吹、日晒、雨淋、蟲蛀等,因此很容易腐朽;南方潮濕多雨,白蟻又多,腐朽得更快。普通一根未經防腐的枕  相似文献   

11.
俄國的革命黨人克衣巴勒契赤在1881年就創立了“噴氣推進”的概念,可惜他的噴氣飛行儀的初步計劃在他死後36年才被人發現。“俄羅斯航空之父”尼古拉·也古羅赤·朱可夫斯基在1882年—1886年之間,發表了兩篇論文,奠定了噴氣推進机的基本原理,所以無可疑義的他是第一個發明噴氣推進機主要理論的人。得過斯大林獎金的斯鐵金教授在1929年指出了噴氣推進機的理論基礎和熱力計算;烏瓦羅夫教授創始了渦輪式噴氣推進機的理論和計算;經過他們和其他卓越的蘇聯學者的努力,使噴氣推進機的理論基礎建立起來。在1911年工程師葛洛哈夫倡導了用內燃機來帶動空氣壓縮機的噴氣推進機,把航空噴氣推進機的等壓燃燒程序的理想首次付諸實踐。在1937年著名的飛機設計家柳里加設計  相似文献   

12.
隨着國際經濟全球化的進行,發達國家一方面不合理地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傳統知識進行牟利活動,另一方面通過知識產權制度強勢保護他們在國際貿易中佔優勢的現代科技文化,保護傳統知識近年來就逐漸成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爭論的焦點。我國有着悠久的文明歷史和豐富的民間文學藝術、中醫中藥等傳統知識,如何回應國際上最新的趨勢,保護、利用和發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一部蘇聯電影“天才發明家”在北京放映過。大家看了以後才更證實地知道了無線電的發明者是俄羅斯偉大科學家波波夫(Додо),並不是意大利的法西斯匪徒馬可尼。幾十年来,我们都受着蒙蔽,信奉着這個科學界的败類,科學上的竊取者——馬可尼是大發明家! 類似這樣顛倒的事實是很多的,因爲帝國主義者在祇顧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2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人民法院")對"深圳敦駿科技有限公司訴深圳市吉祥騰達科技有限公司、濟南歷下弘康電子産品經營部、濟南歷下昊威電子産品經營部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案"(以下簡稱"敦駿訴騰達案")~2作出二審終審判决:駁回上訴,維持原判。~3該案涉及權利要求解釋、多主體實施方法專利侵權判定規則以及侵權損害賠償額計算中舉证責任等多個問題。  相似文献   

15.
太陽     
和我們日常生活有着密切關係的天體,要算是太陽了。它以大量的熱能來維持我們的生命。如果没有了太陽,我們就無法生存。 從宇宙全體來說,太陽不過是一個普通大小的恒星罷了,但是因為距離我們很近(平均距離149,677,000公里),所以从地球上看起來,太陽好  相似文献   

16.
(一) 成立經過 “九一八”後,國難日亟,各方學者,有鑒於全國學人亟需聯絡,以推展國内學術研究,乃有各種專門學會之組織。而動物學之先進秉志、陳楨、蔡堡、胡經甫、辛樹幟、經利彬、王家楫、伍獻文等,亦於此時籌備發起本會,於民國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在江西廬山蓮花谷青年會宣告成立。當時列名發起者計三十人,皆斯學一時俊彥。隨即開第一次年會,釐訂章程,並選舉職員,正式執行會務,中國動物學會之基礎,遂以奠定。  相似文献   

17.
民航專業飛行,是民航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新的人民民用航空不僅是迅速、安全、先進的交通工具,在國內外經济文化交流及爭取世界和平的事务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民用航空并且是工業、農業生產建設中的一个有力的助手。新中國誕生以來,在民用航空事業的建設中,一方面迅速恢复和發展了运輸飛行,另一方面开始創設和發展了我國歷史上从未有过的各項專業飛行。近几年來,我國先后开展了飛机护林、飛机治蝗、飛机探礦、飛机調查森林以及飛机施肥等專業飛行工作,对于工農業生產作出了一定的貢献。民航專業飛行的成果不但在經济上使我們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而且使我們掌握了不少專業飛行的方法和經驗,为今后民航進一步为工農業建設服务、發展專業飛行打下了基礎。  相似文献   

18.
一、90年代的世界給美國管理的挑戰 1.日本的影響。日本人細心觀察、模仿和改進了美國50年代的管理風格後,有效地應用於日本的工業組織中,很快適應了新發展起來的全球經濟。日本起初在生產率與價格方面都無法與美國競争,因此,日本加强產品質量。為了克服小的國内市場和有限的勞動力等問題,日本把人力資本作為一種固定成本,而不象美國作為可變成本。索尼公司總裁說“美國的管理對待工人就象一個掙錢的工具,當經濟迅速發展、繁  相似文献   

19.
在高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無论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相繼調整自己的國防戰略,压縮军隊規模,力改军力結構,由军事儲備逐步向技術儲備發展。军工技術是高技術推廣應用的集中领域,各國把調整和發展軍工技術都放在了頭等重要位置。通過對軍工技術的調整和發展,力争達到既維護國家安全戰略的需要,又促進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增强技術力量儲備的雙向目的。加强軍工技術的發展研究,對我國軍工企業的綢整和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似文献   

20.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未来的粮食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業問题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帶根本性的大問題,農業問題中的糧食問题則是中國發展的根本之根本。“民以食為天”,“有糧则穩,無糧则亂”,糧食問题始終是國家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但我國目前的狀况表明,我國糧食問題的前景不容樂觀。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莱斯特·R·布朗在《世界觀察》1994年5期上撰文論及中國的糧食問題及其未來面臨的難題。12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的“吃飯”問題還须及早地警示。為此,我們請貢光禹先生將該文摘譯出來,副標題是我們加的,供大家參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