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娟 《江西教育》2023,(19):76-77
“自组织学习”能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自组织学习”理念下的学习起点是学生真正的需要,学习内核是学生真正的探究,学习“远点”是培育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实践证明,“自组织学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自组织学习”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深度发生、有效发生。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三维核心能力”是指学会学习的学习力、胜任职业的技能力和固本培元的素养力。其中,学习力是立身之本、技能力是立业之本、素养力是立世之本。职业教育“三维核心能力”具有三方面价值:砥砺学习、赋能发展;立世生存、强技出彩;立德铸魂、固本培元。需要通过“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学”“赋能学生思考,让学生善思”培养学生的核心学习力,通过“创生真实环境”“让学生过度学习训练”“坚持知行合一、技智融合赋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力,通过“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重视‘三全’育人生态格局建构”培养学生固本培元的素养力。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乐学”。在学习时专注投入,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能自觉及时地总结学习的心得体会,学习效果好。相反,丧失学习兴趣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苦学”,即使因各种压力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也有如“强按牛头喝水”,学习消极被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差。因此,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保障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总结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因素,努力创设“学生乐学”、“学能创新”的学习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一、社会…  相似文献   

4.
“教”的目的是为了最终“不教”或少教,是为了学生能自主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采用"诱思教学"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诱思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诱思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思想由“学习数学”向“研究数学”转变,自觉克服学生学习中的思维障碍,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得到主动、生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是的,课堂幽默,似一把“击棒”,能敲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似一片“热土”,能沸腾学生的“血液”;似一块“磁铁”,能“吸”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似一座“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似一个“贮存器”,能给学生永久的记忆……  相似文献   

7.
程瑾 《中学文科》2005,(7):12-12
理论和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潜能和主体地位,能改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以及本人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法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满堂灌”式的法律课程教学模式急待改革。立足“依法治国”的社会大背景,重视应用司法实例烘托法制氛围,法律课程教学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生)学”为“我(学生)要学”,契合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实现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在诗歌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想学”,并培养学生的“能学”和“会学”能力,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送学生一双自主学习、自由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便能精通”,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便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活动,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是培养多种能力的前提,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不仅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生动活泼地学习物理以至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赵洪信 《青海教育》2002,(12):43-43
怎样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物理教学实践表明,要注意研究学生学习心理活动的要求,课堂上设法运用多种激励方式,借以调整学生情绪,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因。一、设置“疑点”,激励学生在渴求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动机和兴趣。而最能引发动机和兴趣的是“问题”。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沉浸在生动而紧张、活泼且和谐的求学气氛中,使之受到熏陶和激励。学生求知欲旺盛,思维积极性高,就能在多思、深思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物理知识持有神秘感和新鲜感,我尝…  相似文献   

13.
人人都知道,学习足一项艰苦的劳动。学习,总是与刻苦、用功连在一起,这就难免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如何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呢,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去亲近、了解学生,摸透学生心理,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自主学习摆在“教学建议”的首要位置。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认为应着眼于体现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古人亦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成效,更加轻松,提高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论历史课堂中的问题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真正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历史新课程改革目标真正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7.
方静 《宁夏教育》2006,(7):69-70
“探究式学习”源于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的。其基本模式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明确“任务”,通过“探究”、“会话”,完成“意义建构”。探究式学习,以变“教我学”为“我会学”为核心目标,它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的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使自身素质优化。探究式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这样的学习方式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品格的培养也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教师能对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估、评价,科学性进行判断,并对其错误或不足进行修正,在“改”解学生学习、训练的效果,学生能自我定位、自我评价。“改”和“批”结合起来。学生也得以认识、评价自己,教师要对作业的完整性、正确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业、学习状态作出的评估、评价,以便了只“改”不“批”则浅,只“批”不“改”则空,因此,必须把“改”和“批”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李苏宁 《江西教育》2023,(11):62-6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整体性、层次性和统摄性的“问题串”,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自然衔接。数学“问题串”能助推学生的自主学习,驱动学生的数学创造,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项目化学习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还能尽可能地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展示主人翁的学习态势.要在课堂中落实项目化学习,首先,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明确学习目标,要让他们的思维集中到具体的目标上;其次,教师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置出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最后,教师优化教学环节,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深入到学习中,一步步开展实践活动.在项目化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只要落实“提出问题”“规划方案”“解决问题”“反思评价”这四个基点,就能发挥其作为学习方式的提升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