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规划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通史。其居卷二十五的《律书》秉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记史精神,从“三分损益”生律法,十二律之律数、律长,作出了较《管子·地员》及《吕氏春秋·音律》更为精细和全面的论述,本文详言之。  相似文献   

2.
琴律就是古琴音乐所用的律制,律制的产生总是与生律法联系在一起的。古琴在乐器构造上具有七弦十三徽的形制,而它所用的律制既有三分损益律也有纯律。本文对多年来音乐家对琴律的研究加以综述,对作者与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旨在对古琴音乐的发展和乐律学理论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分损益律和五度相生律作为中国和西方的"乐律之祖",既有相同也有相异的地方。本文拟采用比较学方法,对其生律法、名称、内涵等方面做一些考析。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明朝王子朱载堉(1536-1612)在《律学新说》(1584年)中,发现音乐上的十二平均律是以12√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用等比数列的计算法,解决了十二平均律问题,在我国,他最早提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并提出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而求其他项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载堉与十二平均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栽堉出身于朱明皇室,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算学家,在世界上首创了十二平均律理论,在律学史上树立了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学生感知教材,这是掌握知识的初级阶段,旨在形成阅读内容的表象.输入的大量信息并不一定能产生最佳学习效能。只有在有效地运用感知的特点与规律,最大程度上激活学生原有认知库存,形成良好的感知品质,才能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良好的阅读感知品质,只有在遵循感知的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形成.感知的特点和规律很多,如整体律、强度律、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经验律、比较律、协同律、理解律、选择律等等,在此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一、整体律人们平时感知的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性,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  相似文献   

7.
盗窃是我国古代法律中最为古老的罪名之一。本文以睡虎地秦墓竹筒整理小组整理出版的《睡虎地秦墓竹筒》为据,介绍评析了战国末至秦统一时期秦代的盗律,包括秦盗律的内容、种类及处罚原则.以及秦盗律的特点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未注册商标在我国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我国对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分析了其击律地位,基于现状。对我国今后在此方面的立法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于律诗与律绝这两种诗体,有人提出一种观点:律诗和律绝有着相同的渊源,律绝是在八行体律诗中截取四句而形成。为了澄清这一问题,本着重分析了律诗与律绝的古诗律化过程,从构成格律规则上,谈两相同点;在对仗、内容等三方面再谈二不同点,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律诗与律绝。  相似文献   

10.
朱载堉是我国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他首创的十二平均律被认定为世界通行的标准音调。章从十二平均律的遭遇、人们的质疑以及朱载堉的人格魅力等方面进行了翔实的论述,肯定了朱载堉的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11.
明代蜀中遂宁吕氏家族,科第蝉联,诗人辈出,历经数代,风流不衰,在社会上甚有名望,是明代巴蜀政治望族和文化世家.吕大器、吕潜父子,进入《巴蜀文学史》.本文选择吕氏家族中精英人物且对文学史有突出贡献的家族成员加以述论.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有着深厚的礼乐教化理念,在道德文明的教化方面他力主返本:即以礼乐教化为本,认为礼乐之教不立则无以移民之志。具体言之,礼教能化民成俗之大、以礼约民则莫之禁而自禁;乐教以移易人之性情。因之,立礼乐为教之本则推广无难。王夫之以礼乐之教为本,实现了道德教化的返本与开新。  相似文献   

13.
明初画家王履晚年曾游华山,作诗一百五十首。其诗既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神秀与险峻并存的稀世美景,又结合神话传说、历史遗迹,展现了华山深厚的文化内涵,更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用典贴切自然,语言清新朴素,不失为咏华山诗中的优秀之作。  相似文献   

14.
元代虞集的《杜律虞注》早已在明代时就已经被肯定是一部伪书,并判定与元代张性的《杜律演义》有着很大的关系。明代有许多学者文人都对《虞注》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记载,为后人的辨伪工作留下了宝贵资料。在此分明代和明以后两部分对有关《虞注》资料进行总结评述。  相似文献   

15.
流失海外的宋吕嘉问行书《与元翰札》系故宫博物院1997年从翰海拍卖会上购得收藏。该启的写作时间可以确定为绍圣三年七月二十日。启中所涉及的关于吕嘉问从知襄州到知郓州这一段仕履,可补史籍之缺。“元翰”为华申甫表字,“至完”为邹浩表字,“小子”为吕嘉问之子吕安中。该启涉及了吕嘉问与华申甫、邹浩等人的关系,加之吕嘉问无文集传世,因此这封书札不仅具有文物价值,而且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宋代蓝田吕氏家族对宋代学术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李如冰博士《宋代蓝田四吕及其著述研究》对蓝田四吕进行了深入系统而又全面细致地探讨.作者凭借扎实的文献学功底、深厚的史学知识、简洁明晰的语言表达和严密周到的逻辑思维,对四吕家世渊源、生平事迹、姻亲交游、著述贡献、文学观念、家学传承等做了详细的考证分析,使此书颇具特点.  相似文献   

17.
吕坤是明朝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吕坤的研究逐步升温和深入。除了不少论文和著作的个别内容涉及吕坤的思想外,1995年以来共有25篇以研究吕坤为主题的论文在学术期刊发表,硕士毕业论文1篇,著作有两部。在传播媒介上,伴随着新兴的网络媒体的介入,呈现出期刊、图书、网络三种传播媒体共同促进对吕坤的思想深入探讨和广泛传播的发展态势。其研究内容涉及吕坤的经济、政治、哲学、实政、文学和音韵学等各方面的思想,其研究成果反映了对于吕坤思想的学术探讨逐步加深和研究范围更加扩大,学术研究的视角更加宽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期,秦国显赫一时的相邦吕不韦,在其处心积虑的经营下,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障碍,正当其踌躇满志即将达到其预期的目标时,美梦被他的强硬对手秦王赢政所击破.他的杰作<吕氏春秋>成为相邦与秦王斗争白热化的导火线.作为施政方针的<吕氏春秋>后面隐藏着吕不韦和秦王政对于权力角逐的欲望.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的心理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墨家总结战国百家争鸣的思维论辩方式,推出辩学元典《墨经》,是中国古代逻辑的典范样式。杂家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兼容发挥墨辩,发展了墨家推理论和语义学,取得重要学术成就,谱写墨辩发展史精彩一页。  相似文献   

20.
墨家总结战国百家争鸣的思维论辩方式,推出辩学元典《墨经》,是中国古代逻辑的典范样式。杂家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兼容发挥墨辩,发展了墨家推理论和语义学,取得重要学术成就,谱写墨辩发展史精彩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