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如果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采取画图的方式来帮助理解数量关系,那么对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沈佳璐 《教师》2015,(6):109
画图策略作为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读懂题目、明确问题、寻找条件,把文字转化成图画发现数量关系,再把图画转成思维.因此,教师应从低年级起加以利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图式的直观表征,可以有效促进低年级学生对抽象数量关系的理解。为此,教师可采取归类整理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更深入地理解数量关系中的相差关系。一、认识一一对应的比较图1.教师出示题目。(1)数一数:()个苹果,()个梨,一共()个水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是一个难点.到了小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加复杂、难懂,使一些学生学起来很是吃力.因此,加强小学数学高年叛应用题解法的探究,对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依靠基本数量关系、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列方程和画图等四个方面来讲解应用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5.
正确理解题意 ,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可有的同学忽视这一环节 ,常常是一见到题目就拿起笔来 ,“唰唰”地做 ,结果常常出错 ;还有的同学不懂得怎样理解题意 ,怎样找数量关系 ,对着题目束手无策。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题型 ,采用各种有效的途径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培养并提高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一、画图画图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的有效手段。它有画线段图、画集合圈、画图形等方法。1 画线段图有些应用题的数量交错 ,数量关系较为隐蔽。我们须看清题目 ,依据题意画线段图 ,使数量关系暴露出来 ,从而…  相似文献   

6.
画图可以将抽象的信息形象化,将模糊的表象清晰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数量关系更直观,让题意更明确,使学生清楚、全面地掌握数学信息。文章从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和画图能力、掌握画图技能等方面,谈如何让学生主动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画图策略是小学生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策略之一,利用画图可以直观地显示题中信息、问题之间的联系,能更清晰、更有条理地反映数量间的关联性,引发学生的有序思考,形成解题思路。下面,我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的教学与思考,提出个人拙见,以期抛砖引玉。教学片断一:师:大家都知道画图能把题目意思反映得更清楚,那你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画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画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题策略和方法。画图策略是指通过画图的方法把问题变得直观和具体,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题途径的一种策略,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正确地解决题目,将画图策略运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画图策略是一项极其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应用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之中,使小学数学抽象知识与直观形象的画图相链接,较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和读懂数学题目,准确地找寻到数学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并使文字转化为图画进行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较好地增强学生的小学数学解题积极性,培育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有些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比较隐蔽,这时不妨画图看看,由此帮助我们理清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习禹 《考试周刊》2014,(62):72-72
"画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画数学",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题目和数学思想用画图的形式重新表达,这样便于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数学题目。教会学生"画数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数学问题时也可以用画图的形式进行理解、帮助解决。"画数学"的方法在小学分数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该种方法在小学分数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对丰富数学教学方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画图、动手操作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明了,帮助学生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预测习题的结果,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探究活动中的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面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和抽象的背景描述,经常不知道该如何着手,需要在教师的点拨下才能完成数量关系分析,导致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欠缺。而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画图策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解题思路,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依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其中画图策略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很基本也很重要的策略。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搜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让“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更“简单”。因此,很多以师认为:当你在解决问题时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运用画图的方法就会让你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6.
有些应用题的条件比较零乱,如果按照题目的原意来分析画图,往往题意不明,数量关系难理解。这时把零乱的条件调整一下,改变画图的方式,可使题意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7.
根据题意画图,就可以把题目的条件、问题与数量关系生动地展现在图上,从而比较容易地看出解题的方法和途径. 我在教学中有如下几点尝试,与大家分享. 尝试一:巩固画图成果,逐步抽象过渡到线段图. 例题:小明收集了一盒乒乓球,共4个,小红收集的乒乓球个数是小明的3倍.他们两人一共收集了多少个乒乓球? 出示题目后教师追问:这些信息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求什么?你能画图表示这些信息吗?  相似文献   

18.
策略不是可以教会的,而是在体会之后形成的一种意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的。画图策略作为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读懂题目、明确问题、寻找条件,把文字转化成图画,发现数量关系,再把图画转成思维,因此,教师应从低年级起认真培养。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课重视和加强自编应用题的教学有重要意义。它能使学生对四则运算理解得更深刻,对应用题的结构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得更牢固,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智力。我们的作法是: 一、补充题目的条件。例如:  相似文献   

20.
有些应用题的条件比较零乱,如果按照题目的原意来分析画图,往往题意不明,数量关系难理解。这时把零乱的条件调整一下,改变画图的方式,可使题意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