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CCSCI(1998—2007)近10年被引文献数据库,对被CSSCI(1998—2007)来源文献引用的有关灰色系统研究论文从被引文献的年代分布、类型、期刊分布、语种分布,主题分布以及核心著者与单篇被引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与文献计量分析,从而确定我国灰色系统研究领域内的核心期刊、核心著者以及研究规律,揭示我国对灰色系统研究的主要特征与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ESI数据库的材料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收录的近11年来有关材料学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研究,得出材料学领域高生产力和高被引的国家、机构、期刊以及作者的分布,并对材料学领域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进行期刊和作者的分析;最后对高被引作者进行共被引分析,并提供了近11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和作者的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文献引用分布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随机选取学科、学科子类以及期刊来研究科技期刊文献引用分布规律,按照被引频次由高到低的顺序统计不同被引频次的文献量.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学科层次来分析还是期刊层次来分析论文的引用在发表后的2~6年间均呈现偏态分布,随着被引频次的增高被引文献量逐渐降低,占期刊已被引文献数30%的论文提供50%以上的引用,随着论文发表时间的延长这种引用的集中趋势有所增强,但是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引文数据库(CMCI),检索国内12种皮肤科学杂志1999~2008年历年高被引论文200篇,对论文的期刊分布、第一作者分布、机构分布、主题分布、文献类型分布、基金资助情况等进行分析。表明皮肤科学高被引论文的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性和分散性,这种集中性体现在期刊、机构、主题和文献类型四个方面,而分散性则体现在作者方面;中英文摘要对国内作者对中文文献的引用可能没有明显的影响;临床研究类论文更易获得高被引,实验室研究类论文也可以获得高被引,但内容一定要直接指导临床实践,且论文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借助文献计量方法,从文献出版年代分布、来源期刊分布、高被引文献这几个角度进行研究;论文研究热点分析采用共词分析法,通过构建论文关键词共词矩阵,采用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得出近20年来我国数字档案馆领域研究相关论文的研究热点,了解数字档案馆研究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国内竞争情报领域高被引期刊论文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大芳 《现代情报》2009,29(7):20-23
本文以CNKI收录期刊中1996-2005年的研究竞争情报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按论文的被引次数,将检索得到的文献划分为高被引文献、中等被引文献和低被引文献。然后从论文作者的机构和地区、来源期刊、发文时间和关键词4个方面对高被引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同时对期刊论文被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CNKI和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从文献的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作者情况、发文机构和高被引率论文等方面,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兴起以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载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评价<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的载文质量和学术水平.方法文献计量法和引文分析法.数据来源于维普引文数据库和CBMdisc,数据全部采用自编的计算机引文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指标包括期刊被引量,核心期刊引用量,被引文献年代分布及被引时差以及源文献来源期刊分布等.结果共有1338篇文献被国内的期刊引用2158次,1999~2000年年平均被引777.5±19.09篇次.被引时差平均为74.02月,引用高峰在1995~1998年4年间,共被引用1461次,占全部被引篇次的67.70%,高峰期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2007年论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利用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引文查询”检索功能,统计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2007年论文被引情况,对该刊的被引篇数、篇次分布、被引文献的年份分布、被引文献的作者分布、引用期刊分布、自引等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该刊1998~2007年的即年指标和影响因子,客观地评价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以及在我国期刊出版事业和期刊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许强  李恩科  王帮金  李海英 《情报杂志》2015,(2):148-153,103
以Web of Science中收录的以社会计算为主题的397篇文献记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发表论文的时空分布。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作者、文献知识图谱,分析构成该领域的知识基础,并讨论其在社会计算领域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绘制Dual-map,探讨社会计算领域施引文献和被引文献的期刊分布。从研究人员及国家来看,研究人员的整体合作度较高,美国和中国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从文献共引来看,社会计算领域知识基础是由一组高被引、高中心性的文献构成,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有社会网络、电子商务等;从期刊分布来看,施引期刊主要集中在数学、系统学等领域,被引期刊则分布于计算机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蒋海龙  陈丹丹 《现代情报》2012,32(8):165-169
链接分析是近些年来国内图书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界一个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本文以国内2000-2010年链接分析期刊论文的引文为对象,运用统计方法和比较方法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链接分析的引文在时间分布、引用文献类型、引文语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还分析了两个学科领域的高被引作者和高被引文献。  相似文献   

12.
刘思琼 《情报探索》2013,(12):22-27
对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的2001-2010年菌根真菌类研究文献,从年代分布、来源期刊分布、基金类别、被引情况、合著度、关键词、主题词7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01-2007年间,我国菌根真菌研究文献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自2008年起开始下滑;来源期刊中有83%是核心期刊,获得基金支持的论文比例高达90.39%,文献质量较高;主要作者群为高校教学科研人员,且论文多以合著形式发表;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丛枝菌根;未来研究重点将是菌根植物的生物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借助WOS数据库和Google Scholar梳理低碳经济主题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及研究方向、机构、作者、基金、国家、期刊等情况,分析高被引文献。研究发现,1990年以后的文献数量变化趋势与普莱斯曲线吻合,美国、中国、英国占主导地位。高被引论文中,美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中国以后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提高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多人、多机构、多领域的国际合作,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定量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周静怡  孙坦 《情报科学》2005,23(10):1521-1525
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开发的基于Web的Web of Science网络数据库为数据源基础,对1993-2004年间SCI和SSCI收录的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情况,从论文的发表时间分布、期刊分布、被引频次分布、作者分布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初步确定了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文献和核心作者。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Web of Science的SCIE和Scopus为信息来源,对2000年以来这3个网络数据库收录的有关网络计量学方面的论文进行统计,从论文发表的时间、期刊分布、被引频次、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网络信息计量学方面的核心期刊、经典文献及核心作者及主要研究机构,以了解该领域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WoS数据库中Nature和Science刊载的中国学者主持或参与的论文从各年文献量、文献类型、核心作者、合作国家与机构、被引频次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力图深入剖析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如何提升中国学者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WoS和CSCD的肿瘤类高被引文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WoS和CSCD数据库中1000篇肿瘤类高被引文献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杂志组稿约稿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检索2005-2014年间WoS和CSCD数据库中年被引频次前50的肿瘤类文献,分析其第一作者、总被引频次、发表后1~5年内被引频次、文章类型、作者单位、基金情况、学科分布、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WoS数据库中高被引文献的被引频次远高于CSCD数据库[(29218.5±16693.9)次vs. (552.3±308.7)次]。高被引文献中,论著类文章占比重较高(72.8%),且在文章发表后5年内,年被引频次波动不大。流行病学研究、大型临床多中心试验研究、指南类文章以及知名专家述评是被引用的热点文章。[结论]国内外文献学术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杂志组稿应从流行病类文章、知名专家述评以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入手,以提高整体被引频次以及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8.
The citation practices of academics and practioners who have published papers in the proceedings of a 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measure how the two groups differ in their use of published information. The comparison is based upon types of documents cited, age of cited literature and core journals cited. The study found that both groups cited the same group of core journals and cited documents of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ge. Both groups cited journals most frequently and when document types are ordered according to citation frequency, the rankings are identical. However, the actual citation frequencies by type of document are not the same and these differences are attributed to unequal levels of awareness and access to specific categories of documents.  相似文献   

19.
The citation practices of academics and practioners who have published papers in the proceedings of a 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measure how the two groups differ in their use of published information. The comparison is based upon types of documents cited, age of cited literature and core journals cited. The study found that both groups cited the same group of core journals and cited documents of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ge. Both groups cited journals most frequently and when document types are ordered according to citation frequency, the rankings are identical. However, the actual citation frequencies by type of document are not the same and these differences are attributed to unequal levels of awareness and access to specific categories of docu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