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和上科教版八年级物理都有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如图1所示,两个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步骤: 1.照图1那样,把滑轮组安装好,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2.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G升高,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  相似文献   

2.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在中考试题中,通常结合长度测量、物体运动、功和功率、简单机械以及重力浮力组成力学综合题,常以如下几种考查方式出现:一、实验步骤和表格设计例1下面是"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一些实验步骤:A.算出每次的有用功W_(有用)、总功W_总、机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B.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换用不同的钩码,重复实验两次,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相似文献   

3.
题目(取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补充习题第21页第13题):如图1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应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做——运动,小刚同学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  相似文献   

4.
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会变化的 例1一同学在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时,用图2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两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接着又用同样规格的滑轮,组装了一个由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也匀速提起两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与第一次实验提升的高度相同,弹簧测计的示数比第一次小.  相似文献   

5.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初二物理最后一个实验,从组装滑轮组到测出各个量的具体方法要进行的操作和记录的数据都较多.同时在计算中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总功,需要在实验中认真分析、研究.因此该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典型实验题解题方法例1在“测滑轮组和机械效率”的实验中:(1)所需要的实验器材除滑轮铁架台、钩码和、以外还应有、.(2)在提高约妈时,应使弹簧秤拉着细线在竖直方向上做_运动.(3)若已知滑轮组的动滑轮由三段绳子承担,则下列各量中一定要测量的星是,可不测量的量是.A钩码的重G;B钩码上升的…  相似文献   

6.
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学生普遍都有“难”的感觉,如:不能单独操作;实验数据记录不准确。   为此,我将该实验进行认真剖析,将自己的体会和具体做法传授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实验设计 1.1 实验目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相似文献   

7.
一、理想和实际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我多年教初中物理,每讲到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我总是注意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实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理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1)实验数据:装置如图①所示,物体的重力为 G_物=1.96N(钩码),动滑轮重为 G_动=0.35N,受力绳子股数为 n=2,重物匀速提升的高度为 h,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nh  相似文献   

8.
《2013年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机械效率,对其考查的具体要求有:理解机械效率:能设计"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探究方案:通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领悟实验过程和科学方法:能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明确了应达到的学习标准,让我们一起走进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专项分析.例1.(2010.哈尔滨)建筑工地上,工人们需要将一堆建材运到10m高处.姜荣同学设计安装了如  相似文献   

9.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实验之一,不少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都认为用同一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物时,由于滑轮组本身的机械结构相同,它的机械效率也相同。用同一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物时,机械效率相同吗?下面通过实例讨论和理论分析来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实验预习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操作较为复杂,要正确完成好该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装配图正确组装滑轮组; (2)测拉力时要使弹簧秤拉着细绳做匀速直线运动; (3)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要分清哪一部分是有用功,哪一部分是总功. 思考题 1:利用机械工作时,为达目的而.的功叫有用功,并非需要而_的功叫额外功,总功是与之和,功跟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由于总小于,所以机械效率总1. 3.使用如图10-1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钩码.向上拉弹簧秤,使钩码匀速地由图甲的位置升高到图乙的位置,若每个钩码重…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册>第一册[1]"实验十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注意事项]2中提供的测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的方法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测定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需要测定的数据有四个:(1)钩码重G;(2)钩码上升的距离H;(3)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拉动绳子上升的距离S;(4)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其中钩码的重一般为已知,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定;钩码上升的距离和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上升的距离可以用刻度尺分别量出;而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接读出,但在实验时我们必须注意,只能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匀速上升过程中的示数,而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绳子使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时的示数来替代,这是为什么呢?所谓滑轮组的…  相似文献   

13.
要求学生透彻理解机械效率这一概念,做好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至关重要,但这个实验有必要进行简化。 课本上该实验的过程是:装好滑轮组后,向上匀速拉弹簧秤,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的大小F,用刻度尺分别量出钩码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h,s,再算出总功W_总=Fs,有用功W_有  相似文献   

14.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的改进湖北省广水市武胜关镇中学︵︶沈新家学生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普遍感到有两难:一是既要匀速拉动弹簧秤,又要同时读数难;二是测定钩码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难。在这两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因方法不当,数据测量不准确,造成...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一个固定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随着被匀速吊起的物重增加而提高,也就是说,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是跟被吊起的重物连在一起的,离开被吊起的重物,说“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毫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陈金南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9):48-48,53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册》第一册“实验十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注意事项]2中提供的测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的方法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考中,与求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关的考题一般有如下四种呈现形式:(1)用竖直放置的滑轮组竖直提升重物;(2)用水平放置的滑轮组水平拉动重物;(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变化的;(4)先判断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后求机械效率.下面通过实例作一个分类讲解.一、用滑轮组竖直提升重物  相似文献   

18.
提出问题:滑轮组绳子的绕法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影响吗?设计实验:改变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测出在不同绕法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滑轮、长约2米的细绳.实验步骤:(1)照图甲那样,把滑轮组安装好,记下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2)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填入记录表格.(3)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填入表中.(4)照图乙那样安装滑轮组,并保持钩码重G及钩码提升高度h不变,重做上面的实验.得出结论:(1)动滑轮上的绳子…  相似文献   

19.
陈钢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4):26-28
机械效率是沪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它把《简单机械》和《功》这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学习过程中对“机械效率”的概念较难理解,对解答机械效率的问题缺乏基本思路。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应该把“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列为学习的重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功”和“机械效率”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发展和培养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影响。另外,机械效率涉及到有用功和额外功等抽象的概念,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思维无所“依托”,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是学习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用“竖直法”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城市蒲阳中学(432400)张仁义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①总感到拉力的变化较大,难以读出一个比较确定的数字;②动定滑轮的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是由绕向决定动滑轮的轴线位置,所以在实验过程中的整个装置左右摇摆不定,稍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