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时代》2008,(9):36-37
这次四川大地震后,我经常和父母一起看新闻,关注灾情。那些悲惨的画面刻入了我的脑海,我经常会做噩梦,梦见我们这里也地震了,梦见我也失去了亲人,平时也会傻傻呆呆地乱想。  相似文献   

2.
万老师:我父母去外地打工了,我和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我今年上四年级,虽然父母经常会打电话来问我的情况,但我的成绩还是不太好。我觉得很孤独,对学习也没有兴趣,也不愿和同学交往。  相似文献   

3.
父母老吵架     
燕子姐姐: 我的父母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有时还会动手。这时候,我真的又怕又烦。浪花一朵  相似文献   

4.
乐为 《高中生》2011,(16):25
父母太多的唠叨会打击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失去做事的信心。(冀俏然)我虽然知道父母的唠叨也是对我好,但总让我感到是对我的一种束缚。他们经常唠叨这应该那样做,那应该这样做,会让我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事事依赖别人的坏习惯。(高军慧)  相似文献   

5.
怕黑似乎是每个小孩子共有的天性,我小的时候也是一样。在我小学快要毕业的那年夏天,农田的灌溉用水非常紧张,所以父母亲经常会夜不归宿,在野外给自家的水稻田抢水。每次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就会把家里所有的灯全部打开,通宵亮着,只有这样我才有安全感。有一天,父母因为抢水比较顺利,在晚上十点来钟就  相似文献   

6.
案例1:这段时间以来我经常出现腹泻、消化不良,每天吃完饭不能跟父母一起呆着,必须让他们出去散步,并且一个小时之内不能回来。如果他们不出去或者中途回来,我就会把吃进去的东西都吐出来。有时为了不让自己吐,我甚至一天都不吃东西。而且我现在的脾气也越来越大,经常莫名其妙地跟父母发生争执,甚至会故意找茬跟他们吵架。  相似文献   

7.
在心理咨询室的这一段时间里,我接触了一些学生和家长,经常会听到他们说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难的困扰,我找到这样两个案例,通过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他们。  相似文献   

8.
家长教育孩子,彼此之间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有时发生在孩子的父母之间,有时发生在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之间,有时也发生在孩子的父母与祖辈之间。我在家庭教育咨询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例。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时代》2010,(3):38-39
西子姐姐。我是个自尊心非常强的人,每当我遇到挫折。遇到父母或者老师责备我,我就会哭泣,所以同学们经常说我“爱哭鬼”、“动不动就哭”。请姐姐帮我改掉这个毛病。  相似文献   

10.
朱莉  木制墙 《家庭教育》2009,(10):32-33
经常有不少年轻的父母问我:“张老师,你认为什么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我的回答是:“健康、快乐。”也就是说,父母要经常问问自己:“我的孩子健康不健康,快乐不快乐?”  相似文献   

11.
年轻人往往更容易发现真理,当然,经常会用很偏激的方式去发现。比如说,你们很可能会敏感地觉得,父母和老师说的好像不对,但说不出来为什么他们说的不对。结果你们就用一些无比幼稚和愚蠢的话故意去惹恼他们。当然,父母和老师并不总是错的,但他们经常会犯错,而且有时候会错得很离谱。这个话题咱们以后再讨论,我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我得罪人的风格是,一次只得罪一个。所以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2008,(11):27-27
老师和父母经常批评我过于讲究穿着打扮,他们还批评我喜欢炫耀自己,爱出风头。我经常为这样的一些事情而烦恼,他们每次批评我,我心情就差极了。而且,我与老师、父母和同学的关系时好时坏,好  相似文献   

13.
怕黑似乎是每个小孩子共有的天性,我小的时候也是一样。在我小学快要毕业的那年夏天,农田的灌溉用水非常紧张,所以父母亲经常会夜不归宿,在野外给自家的水稻田抢水。每次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就会把家里所有的灯全部打开,通宵亮着,只有这样我才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14.
因为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所以在生活中我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些.特别是当我看到家长和他们的孩子在一起时每每会有一些不太适当的话语和行为,我总想告诉他们这样不好.我知道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这部分父母中的一部分还会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家庭教育的方法.但教育是无形的,是有迹可循,也是藏于生活细节不被觉察的.家长也许不知道,那些不经意的小事可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做父母的经常会这样抱怨:现在的孩子真难管,管得太多了不行,不管更不行。我认为孩子尤其是幼儿,还不懂得事物的利害关系,所以做父母的必须管,但这种管不是“堵”而是“导”。儿子总想去摸亮着的电灯泡,我告诉过他,会烫手的,儿子不是记不住我的话,而是不太相信。那一次,我没有阻止他,儿子的手被烫了一下,他大  相似文献   

16.
《家教世界》2011,(10):15-15
小迪亚娜从小就像公主一样,俊俏得讨人喜欢。父母领着她走在街上,经常会迎来善良人们的亲吻、拥抱。“妈妈,为什么大家对我那么友好?那么喜欢亲近我?”小迪亚娜不解地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幼儿间打打吵吵事件的发生,我经常教育他们,有事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们解决的。于是,幼儿成天“老师、老师”喊不停,芝麻绿豆小事都要向我反映。有的幼儿还把这些芝麻绿豆小事告诉父母。而有些父母,也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幼儿园,在老师作了“一定去解决”的保证后还觉得不放心。  相似文献   

18.
爱是一根线     
父亲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为了我和弟弟的学费,他和母亲天天奔波、忙于赚钱。父亲的脾气糟透了,经常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母亲吵架。有时我真的怀疑父母之间是否有爱存在,我从未听过他们互相说过“我爱你”,  相似文献   

19.
大概是出于中国含蓄、克制、内向的天性吧,虽然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可中国的父母却很少有只会对孩子说“我爱你”的。殊不知这种羞于表达的含蓄给家庭教育带来了诸多不利。和中国父母的这种含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父母,前不久,一位美国人在《环球时报》上撰文说:美国父母经常会告诉孩子,他们有多爱他、多关心他。睡觉之前或通话结束前说出类似的话,对他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总的来说,美国父母不仅通过行动,同时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而且几乎天天如此。而中国的父母很少对孩子说一句“我爱你”或“我想念你”之类的话,也很少通…  相似文献   

20.
钱国宏 《家长》2011,(8):53-54
在家庭中,父母如果经常奚落或责备孩子,会使孩子丧失兴趣、性格沉郁、缺乏创造力。而父母经常对孩子的正确言行给予及时的赞赏,则可以有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