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摩尔·弗兰德斯》和《帕梅拉》两部小说均以边缘化的女性来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两位女主人公在经历了相似的人生起点和迥异的人生轨迹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地一步步立足于男权社会,过上幸福生活,但她们的价值实现却无一例外地以丧失部分自我为代价。  相似文献   

2.
华尔街     
《华尔街》是一部关于物质财富至上还是道德至上的电影。它更讲述了一个人在贪欲和道德之间艰难抉择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德育与青少年"英雄观"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社会化的关键期,也是崇拜偶像、确立人生理想和价值体系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榜样的道德示范和价值体系的形成在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普遍缺少使青少年认同与敬佩的、能够模仿与学习的道德榜样。在青少年个体的价值体系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鼓励青少年追新求异、张扬个性的宽松自由环境下,个人至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本细读,不难发现《收藏家》也是一部成长小说,讲述了科学怪人和青年艺术家的成长故事。虽被克莱格囚禁,颇具艺术潜质的米兰达却在艺术与道德方面,经历了成长,并走向了自我更新。虽然米兰的最终香消玉殒,但其艺术精神永存。虽然,克莱格对米兰生杀予夺,但他却滑向了精神、道德空虚的深渊,成为名副其实的杀人恶魔。  相似文献   

5.
《怀念狼》虚拟了一个有关商州狼的灭绝和人的衰颓的故事,这一虚构中着重展示的一段旅程及旅程中所涉及的人物莫不与《西游记》存在着诸多相似和内在关联,在互性解读中,我们可以对两部小说各自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解决悟。  相似文献   

6.
路内的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和《天使坠落在哪里》合称"追随三部曲",小说以20世纪90年代的戴城为故事背景,以青春的困惑和心灵的挣扎为主线,讲述了以路小路为代表的一群少年的心路历程。路内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青少年男女的形象,作者通过描述他们的成长历程,呈现出青春成长的疼痛。  相似文献   

7.
将故事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教师要精心选择故事内容,抓住故事的最佳投放时机,展开多元化的讲述活动,使学生在倾听故事、解读故事、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形成学科认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成名作,一部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与富家子弟阿尔芒相爱的爱情悲剧。该论文将从金钱关系入手,通过围绕在茶花女身边的买卖人、朋友、贵族阶级和恋人,探析金钱关系中扭曲的资本主义社会道德体系给茶花女带来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从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以后人生发展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一部新的国产动漫剧--《领风者》正式开播。《领风者》讲述了马克思的光辉人生和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给新时代青少年引领了良好的社会风尚。《领风者》还通过创新讲述方式、话语表达和传播形式给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福建近代藏书家康爵,毕生治学严谨,著作颇丰,喜爱藏书,专长于志书和目录学,创办涵江图书馆,并化私藏为公藏,为史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先生在晚年的“文抄式”的散文创作是他独创的文学体式,对此人们的评价不一。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引文来源广泛,可见其读书之多。通过一个人所读之书可以窥见其人的治学甚至是为人。本文就是选择这样的角度,从周氏的“读书笔记”来看他写作时的心态。抗战爆发后,周作人一直没有离开北平,以至于后来的“附敌落水”,此段时间的周氏文章是研究他当时心态的极好资料。而在1940年的周氏文章相对集中的通过日人笔记谈到日本的文化,由此入手或许可以窥见周氏做出的“艰难的抉择”的深层心理吧。而其文中的日人笔记庶几可以看作是“个人书写”或是所谓“野史”对现代文学研究的史料价值吧。  相似文献   

13.
学者郭绍虞教授,学问精深,著作等身,师德高尚,爱护奖掖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14.
吕惠卿为福建泉州人 ,他一生好学不倦 ,著述颇丰 ,然多数已散失 ,《宋吕氏庄子义》是其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著作之一 ,在该书中蕴含着其丰富的学术思想和明显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15.
以"新写实"姿态存在并具有一定先锋意识的作家方方,其书写的家庭亲情的人性撕咬,无疑颠破了传统伦理的道德规约。直面叙事伦理的荒原性叙事法则,方方书写的是一个个被肢解得体无完肤的人性恶和伦理失范的故事。从先锋意识这一切入口,对方方笔下的伦理失范叙事作一整体的观照。  相似文献   

16.
"忆语体"小说在明清时期为数不少,而《丛刊》所选皆为此期名篇."忆语体"小说最突出最感人的地方是一个"情"字.作者不惜笔墨,委婉曲折地描写了一群女性善良、宽厚、仁慈的品性,充分地肯定了她们在构建和谐大家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为向以"下九流"目之的歌女和姬妾树碑立传,这不仅在当时是相当的难能,就是在妇女已翻身解放的今天仍然会产生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夸美纽斯是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著述繁多,在教育的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文章从夸美纽斯对传统学校的批判、对学校的理解和其学校观的现代启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四川渠县文物管理所藏有一块由明代渠县邑侯高则腾于万历甲寅(1614)重刊的李白《游南阳清冷泉》诗碑。明代以后的许多有关渠县的文献,均记载“南阳寺,李白有诗”。然而明代以前的有关渠县的古籍中,没有南阳寺和李白旅游渠县并作诗的记载,且古今各种李白的诗文集中,编注者均明确地指出,《游南阳清冷泉》是写于今天河南省南阳市。李白至渠作诗之事是明代后期以来渠县的文化名流根据诗碑而推论并衍化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时期湘籍志士的舆论宣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亥革命时期,湘籍志士同全国各地革命志士一道,在以孙中山、黄兴为轴心的同盟会领导下,参与了多次武装起义,并且撰写和编辑了不少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作,翻译了大量介绍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作品,创办了30多种报刊杂志,为冲破封建舆论的一统天下的局面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而且不愧为舆论界骄子。  相似文献   

20.
松筠通过《钦定新疆识略》研究了卡伦制度,总结了自己在新疆活动的经验。他对卡伦设立目的、种类、职能、分布及守卡官兵生活状态的研究较为详细、生动,是同类研究中的佼佼者,其中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非本人能力不及。他的研究对西北边疆史地学和中国历史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