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理想是人的理想在教育领域里的反映.教育理想因其批判性和超越性的本质决定了它总是和教育现实保持着距离,如何保持它们之间的合理距离是我们寻找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平衡时所必须思考的.反思我们已有的现念和研究,我们似乎应该把教师的教育理想和学生的教育理想纳入我们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以古典姿态守护现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教育生活面临着平庸化的危机,这意味着我们今天实际上迫切地需要以教育哲学意识的不断开启来促成教育实践者主体意识的上升。我们试图把教育哲学定义为理想教育的哲学辩护,意在保持对教育现实的必要距离,由此而激活教育想象的空间,以对理想教育的追寻来促成作为教育人的德性的生成。对于当下的教育而言,不断地探询教育实践的本与源,以古典姿态守护现时代的教育,不失为一种培育教育精神底蕴、激活教育实践可能性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感谢你们莅临我校,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评价指导。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品质伴随幸福的教育生活》。确切地说,用这个题目主要是表达我们的教育理想,现实离理想目标的距离还很遥远,但我们自信的是一直走在路上,走在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上。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育是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对最迫切需要教育的人口,完成政府及国际社会对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教育使命;因而也产生了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向往和期待。但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问题,与理想的农村教育有一定的距离。认清理想的农村教育及其实际。将会使我们理性、现实地进行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5.
挖一方池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人们谈论现实和理想的关系时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可见,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或冲突是经常发生的,也是根本无法避免的。作为教师,我们也经常遭遇教育理想同教育现实相冲突的情形。面对如此问题,到底该怎么办呢?梭罗先生在《种子的信仰》一书中写道:"如果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健康教育是指保持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而进行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随着人们对儿童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及学前教育研究和发展的科学化,毫无疑问,学前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幼儿健康教育不仅是帮助幼儿实现“身体理想”的重要途径,也是使其他教育理想成为现实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7.
教育平等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是“人人平等”理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绝对的教育平等是不存在的。现实中对教育平等的追求离不开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离不开教育代价的付出,离不开对平等与效益的权衡。因此,我们应当联系社会发展水平、教育代价和教育效益来理性理解和推进教育平等,达到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状态,促进教育平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是存在距离的,而这也是现实中我们往往对此产生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的根源。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根本看不到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盲目地、笼统地批判教育理论脱离实践;一种是人为地制造距离,使教育理论脱离实践。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力求创新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认识水平,加强中介研究,寻找教育理论通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是存在距离的,而这也是现实中我们往往对此产生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的根源。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根本看不到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盲目地、笼统地批判教育理论脱离实践;一种是人为地制造距离,使教育理论脱离实践。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力求创新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认识水平,加强中介研究,寻找教育理论通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是教育之根和本。教育与生活的脱节有其深刻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根源。从这个根源出发,我们可以探寻到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那就是从知识教育回归文化教育、再从文化教育回归生活教育的途径。教育不仅要回归并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生活,从而重新找回生活之根和本,而且还要回归并融于生活的理想,从而引领现实的生活。理想的教育即理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越来越为过多的现实功利要求所困扰,教育的高雅也正逐步让位于需求的庸俗这一情境中,人们曾经有过的教育梦想和人生追求也大多难以寻觅。这样说,对于我们怀揣教育理想的教师来说,也许并不公平,对于我们期待已久的理想教育来说,可能也算不上公正。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在现实教育的土壤中追寻理想教育的人们存在!  相似文献   

12.
高考与素质教育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既然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大家都无法找到一种更好地选拔大学新生的办法,说明高考是适应中国国情的考试制度。高考制度下的中学教育现状确实与我们的教育理想有距离,但我们一方面要追求教育理想,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教育现实。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怎样改革它,使它对中学教育的消极影响尽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对目前历史教育的追问与感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历史教育发展的历程 ,我们会发现 ,在历史教学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 ,最大的失误或悲哀是对历史的歪曲 ,是对历史教育本质的歪曲。这种状况在我国直到 2 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里才有所改观 ,一些学者专家对历史教育的本质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教育功能、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但是从目前看还很难说我们的历史教育与教学的实践回归了其本义和真正功能 ,因为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总是有距离的。以批判性的态度和方法反思目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应是历史教研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一 )关于教学内容历史教…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形势下,教育领域形成了这样一个悖论:市场经济的发展既需要素质教育,又需要应试教育。广大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面临两难选择,无所适从,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教育是"戴着镣铐跳舞",因此,实现教育的理想不仅在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于教育物质条件的现代化,还在于广大教师树立为"理想教育"而献身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项需要理想的事业,所以许多人呼唤教育理想,认为教育理想是必要的乌托邦。然而,教育理想也可能是危险的乌托邦。首先,教育理想代表着人们用未来的可能性去批判和改造现实。教育理想作为必要的乌托邦,唤起我们对未来的希望与梦想。教育理想是教育的希望所在,是教育追寻的目标所在,是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专家治校"是基于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我尝试寻找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契合点,希望还教育本真的状态。在现有的体制下,完全"去行政化"恐怕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我们开始构想并实践一种  相似文献   

17.
教育理想之所以是理想而不是空想,就在于它与教育现实联系密切。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关联出发,可将教育理想的存在形态分为三种,即价值形态教育理想、知识形态教育理想和实践形态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它产生于美国大学,但源头却在欧洲,它在美欧以两种不同路径演变发展.通识教育移植到我国大学后遇到一些问题,如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较肤浅、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于随意、通识教育的认可度较低、通识教育主体积极性不高、通识教育机制趋于僵硬等,通识教育现实与理想有很大距离.我国的大学要在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和以理想为旨归的现实主义之间寻找一种张力和平衡,去开拓一条真正的符合国情的、本土化的通识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9.
袁光仁 《教书育人》2008,(11):38-38
新课改倡导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既然是“以人为本”,我们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兴趣、尊重他们应有的权利。在班级里,他们对教师的言行有监督权;在校园中,他们是真正的主人。当我们把学生当成一个人去尊重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理想和现实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育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什么是教育?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每一个人都拥有两种教育:一种是存在于心的理念中的教育,即认为应该有的教育、能够做的教育、可以从事的教育。一种是现实的教育,由客观条件决定了的事实上从事的教育。理想中的教育给我们激情和方向,现实的教育促使我们冷静理性。没有教育的理想,我们的教育将变得世俗功利甚至庸俗不堪,伤人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