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生动再现了一幅美国少女在社会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图景。以长腿为首的主人公们置身在各种伦理身份混乱的环境下,面临着个人道德选择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冲突,纠缠在伦理意识的觉醒与丧失中,最终走向了不可挽回的结局。她们的悲剧实际上也是一出伦理悲剧,作者以此呼吁大众给予弱者人文的关怀,呼吁社会应建构良好的伦理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2.
殷健灵的《纸人》是一部关注少女心灵成长的小说,她对少女的"性"、"心灵"、"情感"与"身体"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故事情节、少女形象、语言表述、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对《纸人》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告诉世界,我能行》作者:卢勤出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定价:18.00元【内容介绍】这是“知心姐姐”卢勤写给青少年的新书。本书开列了未成年人成长中面对的50个问题,用“太好了”“我能行”“我帮你”“你真棒”“我要学”“我思考”6个简单的短语作为6章的题目,运用了当代青少年生活中大量鲜活的例子,与青少年平等地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知心对话”,具有真正的时代性和实用性。【读书人语】当今社会高科技迅猛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一方面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太多的诱惑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为…  相似文献   

4.
以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故事为研究视角,从中总结出典型的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故事的例子,为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借鉴、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传承宁波帮精神并与培育当代青少年价值观达到"双赢",从而使当代青少年的意识得到改变,进而树立起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5.
最好的知己     
少年时期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无序与复杂,焦躁、不安、迷茫、激情、渴望、浮躁,同时,又一下难以脱尽少年的稚拙、单纯、怯懦与善良。庞婕蕾少女成长系列小说(《我要的幸福》《莫莉的假期》《最好的知己》)以少女成长为主题,用真正体现青春生态的干净纯美的文字,用一个  相似文献   

6.
知名教育家丹尼斯·里特基DennisLittky和他的助手塞曼沙·格莱贝尔SamanthaGrabelle于2004年9月出版了新作《TheBigPicture:EducationISEveryone’sBusiness》(《大宏图:教育关乎每一个人》),该书从多个角度为教育开辟了新视野,也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提供了新依据。尤其作者在书中第一章开篇的这段感人至深的独白给编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强烈呼声……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媒介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正日益成为现代社会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保证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必须对现代媒介从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多产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短篇佳作《四个夏天》讲述了女主人公西西从幼年到成年的成长经历。本文拟从文化的视角,解读蕴涵于该短篇小说中的美国文化氛围,如嗜酒家庭问题、青少年暴力问题、爱与性问题等,并分析女主人公西西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困惑与艰辛,进而呼唤社会和家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网络小说家桐华在《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中以第一人称展现着少女罗琦琦的成长历程,以上个世纪90年代的社会变迁为背景,通过一个人的成长表现80后一代人的成长,以一群人的成长反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全新改版,每本增加16个页码,定价调整为每本6元。上半月为经典阅读,下半月为青春阅读,增设新栏目,增加新情趣,让你读个过瘾!在阅读中成长在成长中阅读《课外阅读》是专为青少年朋友量身打造的精神读本,一直以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目的;以亲情、友情、青涩的爱情为主线;以成长故事(成长进行时)、青涩时光(青春痘)、经典美文(最美文)、热门话题(麻辣主题)、海外见闻  相似文献   

11.
日本动画片大师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全世界儿童以及青少年的追捧,传下了票房神话,其评价甚至超过了他的另一名作《幽灵公主》。纵观整部影片,主要讲述了10岁的少女荻野千寻由原本任性、冷漠、软弱无能的性格成长为一名勇敢独立与关爱他人的女孩。宫崎骏通过该电影鼓励孩子们勇敢独立地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主题。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学校教育工作应该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坚持成人、成长、成功、成才  相似文献   

13.
对青少年的荣辱观教育。要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少年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正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为核心。所以笔认为“荣辱观教育”的提出,更加凸显《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性、艰巨性。应把荣辱观教育融人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各个环节,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全新改版,每本增加16个页码,定价调整为每本6元。上半月为经典阅读,下半月为青春阅读,增设新栏目,增加新情趣,让你读个过瘾!《课外阅读》是专为青少年朋友量身打造的精神读本,一直以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目的;以亲情、友情、青涩的爱情为主线;以成长故事(成长进行时)、青涩时光(青春痘)、经典美文(最  相似文献   

15.
以室内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的主人公为研究对象,对中美家庭中的亲子冲突的类型和青少年的处理策略进行编码分析。研究表明:青少年与父母冲突最多的三个方面分别为学业、日常生活安排和做家务。中国青少年在应对亲子冲突时,使用的策略主要是反抗攻击、屈服让步、解决问题、回避冲突;而美国青少年的亲子冲突应对策略则主要是反抗攻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成长从总体上看是健康良好的,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在某些方面.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2.2亿青少年学生中,平均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读书     
《我不是天后》作者:潘晓婷(口述)邱懿(执笔)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本书是九球天后潘晓婷的第一本自传,文中展示了她从一个普通少女到世界冠军的成长历程,同时,还记录了她作为一个美女的时尚感悟。书中从她天赋初显露,成为美院落榜生,曾被认为"不良少女"等多个侧面展示了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先生曾在他的《少年中国说》中指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校把"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当作办学宗旨,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在制定各项制度、开展各类活动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尊重学生个性特点,遵循青少年身  相似文献   

19.
作品简介:《根鸟》是一部迷人的、梦幻般的小说。一个少女到悬崖上采花,掉进了峡谷,她出现在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梦里。根鸟成长在现实与梦幻之间,度过他的成长、流浪阶段。根鸟决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梦,他出发了,菊坡、青塔、鬼谷、米溪、莺店,一个个场景奇异而美妙。他在痛苦中品尝着快乐,在前行中不断成长……作品荣誉:本书曾获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一等奖、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曹文轩将之定义为“中国没有但应该有的书”,台湾的林良先生则称之为“象征小说”,这部书在文艺界好评如潮。作者聚焦:《根鸟》作者曹文轩,1954年出生,是一位在儿童文学界颇负盛名的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多次荣获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作品有《野风车》《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和《细米》等等,这些作品都以纯情、感动为主要特色。作者谈创作:“真正要学习写作,就必须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驾驭主题的自主权利,回到自身的生活,学会发现生活。生活中的每一粒沙尘、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是可以进入到文学世界里去的。”作者谈阅读:“读书氛围的营造,仅...  相似文献   

20.
正[教材分析]《致女儿的信》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面对正值花季的女儿,一个对爱情充满好奇与遐想的少女,针对"爱情"这一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身为父亲的作者没有回避,没有敷衍,更没有说教,而是通过书信方式,娓娓地讲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深入浅出地阐释爱情的真谛。这篇课文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