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新课标给了我们地理教师新的地理教育基本理念,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是我们实现地理新课标理念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本文拟就七年级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的安排和妥善处理,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希望对教育同仁有点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张燕 《考试周刊》2008,(21):159
"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教学的核心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应渗透居安思危意识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本文的主要阐述:居安思危意识教育的内涵;中学地理教学中居安思危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在地理教学中.居安思危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优势学科之一,当前地理教学中思政教育受到的重视远远不够.文章在阐明原因的基础上,强调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大概念"理念,基于"思政大概念"和"学科大概念"开展思政教育及评价,是提高思政教育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前两届"探索杯"地理教学成果大赛在各地教研员、广大一线地理师生和地理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涌现出大量立足教学、探索教改的优秀地理教学课例,推出一大批勇于创新、不懈开拓的地理教育研究成果,充分展现地理一线教师不断求索、积极踊跃教学、教改、教研实践探索的智慧与风采. 为推进基础教育地理新一轮课程改革, 迎接全国高考新方案探讨实施,大力推广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宝贵经验和丰硕成果,促进地理教师综合素质提升与专业化成长,振兴我国地理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决定继续举办第三届"探索杯"地理教学成果大赛,具体相关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者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因此,新<课标>在地理课程目标定位上有了变化,定位于"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而不是像过去地理课程所追求的培养地理学科专家那样去确定目标,因而,新地理课程把学生学习地理从死记硬背、教师满堂灌中解放了出来,从而让地理教育首先体现"教育"的功能,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人的发展,然后才是用"地理"去"教育",这才是地理教育在新<课标>中升华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回顾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小学地理教育走过的历程,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由兴旺趋于萎缩、又由复兴转入低潮、并再度振兴的过程.建国初期,中学地理教育曾经历过从初一到高三每个年级都开设地理、总的周学时达12课时的兴旺时期.1957年以后中学地理教育趋于萎缩,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大幅削减,直至"文化大革命"中,地理课一度被取消.十年动乱以后地理教育开始复兴,初中、小学、高中相继恢复开设地理课,形势渐趋好转.然而,随着各省市高考逐渐不考地理而带来的连锁反应,地理教育又步入了一个相对的低潮阶段.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对处于低潮阶段的地理教育来说是一个契机.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序幕的拉开,可以说中学地理教育目前已经步入了一个振兴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地理课程承载着独特的育人价值.文章解读了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思政教育内容的内涵,并以"中国的土地资源"一节为例,以"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为教学内容,进行了在地理课堂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两山"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地理学科教学的指导思想.文章从"两山"理念的地理内涵、"两山"理念融入地理教学的重要价值及策略等方面,深度探讨"两山"理念在地理教学中的课堂实践,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孔锋 《地理教育》2012,(9):57-58
一、走出高校地理教育传统思想的误区 在新中国近50年的教育发展史上,高校地理教育的兴衰直接与课程门类结构和现代社会需求的变化息息相关.地理教育曾一度陷入困境,地理教师改行或介入其它专业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一现象波及到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师生面对如此"冷落"的局面,不得不早做另择专业的准备,于是地理专业大学生专业学习"主次"不分的现象普遍有之,对本专业课采取应付态度,改学计算机、外语、市场营销、法律专业已不是个别现象.现在地理科学尤其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引入,以及国际上一些重要问题的产生几乎与地理学都有密切关系(如当代环境问题已经渐渐上升为政治问题),使得地理科学重新复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地理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在2002年10月中国地理学会年会上,发表了<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的年度报告.其中对于基础地理教育的论述,以"基础地理教育改革步伐加快,新旧体系共舞"为题目,概括为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