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过分析WebGIS的特点和当前C/S模式供水管网系统存在的一些缺陷,根据基本要求设计出了B/S体系结构的WebGIS系统。系统的强大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决策支持和办公辅助,是一套有效的供水管网管理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供水管网管理中的诸多困难,从而保障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GIS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WebGIS必将在供水管网管理中显示它强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供水系统中,管网的铺设费用占很大比重。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建设成本而又保证供水的可靠性,是供水管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基于供水管网的固有特性,结合蚁群、粒子群算法的优点,将蚁群粒子群混合算法应用到供水管网设计的多目标优化中。将蚁群中的信息素、启发因子、信息素挥发度参数映射到粒子群算法中粒子的位置坐标,通过粒子迭代寻找最优位置,并将蚁群算法通过特定信息素更新方式并限制迭代次数来进行优化,再将粒子最优位置反馈到优化后的蚁群算法中,寻找最优解。通过此算法,优化了供水管网中管径的选择,在保证供水管网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缩减建设费用,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经济实用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某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以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客户营销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为基础,整合三大系统的数据,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来表现供水管网各管段及泵站的流量、压力、流速、流向、水力坡度变化,分析和评价管网布设的合理程度及运行规律,优化管网设计,完善供水调度方案.该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使供水企业逐渐告别粗放型的管网运行管理模式,令供水管网处于良性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4.
供水管网中的节点流量具有不确定性,为了研究节点流量不确定性对供水管网漏损定位能力的影响,建立供水管网节点流量分布在不同条件下的需求分布水力模型。一种是供水管网中各节点平均分配流入量的均匀模型,另一种是在供水管网各节点按需分配流入量的分配模型,比较两种需求分布模型的漏损定位性能。利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完成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漏损定位,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具有模型精度高和计算效率高的优点,该方法通过计算供水管网中监测值与水力模型模拟值的差异,判断是否发生漏损,并能准确定位漏损节点。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供水管网节点流量的不确定性对供水管网漏损定位性能有突出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技术、管理两方面入手 ,对供水管道内壁腐蚀结垢及防腐衬里渗出物、管网末梢微生物再度繁殖、蓄水池 (箱 )设计和供水卫生管理不当等造成的生活饮用水二次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管网水质的管理是自来水产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就陆水枢纽管理局水厂保护管网水质的多项措施加以分析,谈几点认识,以期对提高供水水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供水中变频器的作用 恒压供水实际上就是控制水的流量,而节能必须从调节流量的大小入手。常见的方法有阀门控制法和转速控制法两种。阀门控制法是通过关小或开大阀门来调节流量,而转速保持不变。阀门控制法的实质是水泵本身的供水能力不变。而是通过改变水路中的阻力大小来改变供水能力,以适应用户对流量的需求。这种方法拖动水泵的电机负荷不变,电机始终处于额定转速状态。转速控制法,即通过改变水泵的转速来调节流量,而阀门开度则保持不变。转速法的实质是通过改变水泵的全扬程来适应用户对流量的需求。对拖动电机来讲,用户用水量大时,电机转速高;用户用水量小时,电机转速低。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比较这两种调节流量方法在节能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铜陵市的迅速发展和供水管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供水管网的更新改建频繁,现有的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安全用水、优质服务"的要求。铜陵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铜陵首创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建立后全面存储管网图形和属性信息,并可随时动态更新维护。应用结果表明:铜陵市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了供水管网管理和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中,供水管网的漏水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管网漏水会导致供水压力的下降、供水不足,而且还容易造成地下的污水浸入给水管内从而污染水质,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使漏水周围土质松软,对地下埋设物、道路交通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现象严重,管网的漏损率已成为衡量供水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在系统分析供水管网漏损的主要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城市节水防漏提供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先导式截止阀可通过一个先导阀,利用流体在阀门前后自身的压差控制主阀的启闭,是一种新型节能型截止阀。本文探讨该阀在开启和关闭状态下、不同入口速度情况下和不同阀芯位置下的流动和汽蚀特性,为后期结构优化提供设计建议。创新点:1.分析先导式截止阀的阀芯上下表面压差的变化情况,验证其可行性和模型准确性;2.建立数值模型,对先导式截止阀在不同启闭状态和不同阀芯位移情况下进行流动和汽蚀分析。方法:1.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阀芯上下表面的压差,并与现有文献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图3);2.建立开启和关闭条件下的阀门模型,比较两种状态下该阀的流动和汽蚀特性(图4和5);3.建立不同入口速度条件下的阀门模型,比较分析速度对该阀的汽蚀情况的影响(图6);4.建立不同阀芯位置的阀门模型,比较分析不同阀芯位置下的速度和压力情况,进一步验证该阀的可行性,并分析阀芯位置对阀门汽蚀的影响(图7)。结论:1.在开启和关闭状态下,流速和汽含率在阀座底部靠近出口处达到峰值;2.入口速度更高的情况下,阀的开启速度更快,但汽含率并不一定同步上升;3.当阀芯处于低位置时,虽然对阀门出口处影响位置较小,但其压力梯度较大、汽含率较高,选取合适的弹簧刚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下管网各组成单位不同的抗震特征,才能确定地下管网抗震设计基本思路.对安阳的特定地质,功能分区内的新建、已建供水管网提出抗震技术措施,提高供水管网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吴迪 《华章》2011,(15)
热网的均匀性调节是指对各个热力站供水阀门的调节应该以各个热力站彼此之间供热效果相同为目标.如果各供暖房间的房间温度可以测量,那么使各热力站的供热建筑的房间温度彼此相同应作为调节目标,由于不可能大范围测量房间温度,因此只能寻找反映房间温度的测量参数作为控制目标.本文以大唐管网工程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村镇管网系统在整个供水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水质安全起着关键作用。分析村镇供水管网水质二次污染的成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改善管网水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建筑给水设计中节能节水的特点及技术措施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或叠压供水,采用加压的供水系统应进行合理的分区及选择供水设备,控制用户用水点的水压,生活热水系统中热源的选择,是在建筑给水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AutoCAD的超链接功能和数据库连接功能,建立了简单实用的“供水管网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许昌市区供水管网竣工资料的计算机动态管理,并对该系统的基本功能、实现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经使用认为:许昌市区“供水管网管理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7.
上当题析(37)     
例1、突然打开贮气钢瓶的阀门,使其中高压空气逸出,当钢瓶内外压强相等时,立即关闭阀门。再过一会打开阀门,瓶中气体的质量将会: A、减少。B、不变。 C、增加。D、无法确定。“上当”途径:钢瓶是热的良导体,故瓶内外气体的温度始终相同。再次打开阀门时,由于瓶内外气体压强已经相等,瓶中气体质量不变,故选B。“上当”分析:第一次打开阀门时高压气体逸出,气体由于体积膨胀而对外界做功,这使得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低于外界气体温度。关闭阀门后,瓶内气体吸收外界热量  相似文献   

18.
混合遗传算法在供水管网优化调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混合遗传算法来求解供水管网的一级调度问题.主要采用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调度的历史数据作为模型验证.在遗传算法生成初始种群时,引入支持向量机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类,用较优的一类历史数据作为初始种群,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改进的遗传算法技术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证明,采用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能提高供水管网调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浅析区域供水管网漏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供水系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技术与方法,向实现科学管理和自动化管理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20.
二次供水是指通过储水设备和加压、净水设施,将自来水转供用户生活饮用的供水形式,多用于对高层或次高层建筑的加压供水。有些地区由于采取常压供水方式,四层以上楼房只有依靠夜间自来水管网自然压力增加,利用屋顶水箱在夜间储水才能满足楼下住户用水需求,这也属二次供水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