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在20世纪英国文坛上享有盛名.他的诗因烙上了个人成长的印记而成为"一种内在生活和经验的传记",这也是其成功的原因之所在.文章尝试从其生活经历、思想观点以及写作特点等方面来分析其诗的内涵,将其诗中蕴藏的个人情感和内心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对其作品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唐代茶叶经济的发展,促使茶文化的繁荣,尤其是产生了大量的茶诗.本文以白居易及其茶诗为研究对象,通过赏析其极具代表性的茶诗,谈谈荼文化对白居易生活、交友、性情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的女性诗作数量不算太多,却十分具有代表性。王昌龄的人生轨迹及心态流变可以从其女性诗作中看出。王昌龄的女性诗作大致可以分为宫怨诗、闺怨诗、妇女生活诗。他以宫怨诗寄寓个人情怀,以闺怨诗传达对现实的无奈,以妇女生活诗表达了其追求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而哲理诗是其绮丽的花瓣。各版本的小学教材都选编了不少的哲理诗。在教学哲理诗时,教师要通过激活诗趣、联系生活和积累内化等途径,让学生感悟、理解、内化诗歌的哲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两宋交替之纪的时代背景和邓肃的两次重大生活挫折出发来审视邓肃的《花石纲诗》和其诗中的酒意象,以期获得深层含义和价值。着重分析并肯定了邓肃诗的思想意义,指明邓肃的“酒”中所包含的慰藉、蔑视、哀叹、旷达、向往等滋味,并在对其诗简略分类的基础上评价其诗在艺术上的得失,特别就其中的次韵诗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6.
敦煌文献<咏廿四气诗>,是由二十四首组成的诗章.作者依据黄河流域的中原气候,并与物候、农事活动相结合,还辅以生活与民俗等内容,因此,遂使其诗有着广阔的辐射面和极大的社会生活容量.这组由唐人撰写、经中原传人敦煌的<咏廿四气诗>,由于其丰富的内容与别样的构思手法,使此诗成为同一题材中的上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活方式、自然诗、爱情诗、宗教诗和死亡诗,以及创作风格等方面,研究了勃朗特与狄更生诗歌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新现象学家赫尔曼·施密茨提出了情境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诗语言范畴中,阐释了诗语言情境的内涵。诗语言通过象征、隐喻和韵律等表现手法更加贴切地阐释情境。诗语言展示人类情感的脆弱和质朴,引发了施密茨对诗语言的人学思考。诗语言就是在人存在的原初的当下和展开的当下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居间游戏。诗语言更贴近"生活本身",诗语言呈现了情境的原初性、整体性和意蕴性,为尝试解决语言的困境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将王维的适意诗分为体现其自适情怀的自适诗与表现其忘适境界的忘适诗两大类。指出王维的自适诗表现了诗人的山水田园之乐,其忘适诗体现了物我交融、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认为王维的适意诗不仅印证了中国古代休闲理念中的和谐观,而且对当代休闲生活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诗经》中的婚恋诗历来是人们广为传诵的。作为男女言情的婚恋诗在《诗经》中占了1/3,这些作品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民或美好或痛苦的婚恋生活,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当时社会人们的爱情生活、社会问题等都有着极大的历史价值。本文试图根据婚恋诗内容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论述。  相似文献   

11.
无题诗的创作是李商隐在唐诗发展中最大的贡献之一,李商隐无题诗中,思想内容是多方面的,有“确有寄托”者、有“戏为艳体”者、“有实属狎狎邪”者……,有自慨生平的诗篇,有脍炙人口的政治讽刺诗,有描写真诚纯洁的爱情、描写唐代一般男女关系的艳情诗,还有写景咏物的诗篇。无题诗是李商隐艺术成就的结晶,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耒是北宋中、后期颇为重要的一位诗人,在苏、黄巨星陨落之后,发挥了巨大的承传作用。然学界对于张耒的重视程度与其在宋代所具有的影响力并不相符。张耒研究,经过早期的无人问津,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受到关注,并呈现不断升温的趋势,直至进入21世纪,学界在张耒家世、生平,交游,学术、文艺思想,诗歌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然而,目前的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还远远不够,这一领域仍然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晏殊是文学史上少有的政治上官位亨通、少有波折的文学家,虽然他的词里很少反映出政治生活的内容,但是因为晏殊有这样特殊的政治身份和经历,所以他的词里还是会透露出政治家的个性,使他的词具有了不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初唐诗人杜审言一生经历丰富、交游广泛。本文着重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考察他与同时期的著名诗人陈子昂、沈俭期、宋之问、李峤、崔融、苏味道等七住好友交往的详细情况,以期进一步探讨杜审言的交游情况对其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邱易东在儿童诗的艺术构思方面作了全新的探索。他惯于撷取真实而独特的生活画面,将“画面式”括号和“倾诉式”括号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将儿童诗的画面效果和抒情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6.
曹植的人生在前后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前期的曹植是一个志得意满,风流自赏的翩翩公子,后期的他则在无尽的苦闷中挣扎.文艺是苦闷的象征,苦闷的生命体验必然要在曹植的后期诗中反映出来.但由于各种原因,曹植的后期诗较少直接抒发苦闷,而更多采取了兴以抒情,比以抒情,托寓抒情,反衬抒情等多种方式委婉曲折地抒发苦闷之情.正是这些委婉曲折的抒情方式使得曹植后期诗内蕴丰富,怨而不怒,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不但提高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水平,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7.
张玉谷的古诗鉴赏,思想理论上继承了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观点,鉴赏方法上集前人古诗鉴赏之大成.他的古诗鉴赏,注重介绍作者生平事迹、阐释本事背景、解释重点词句、提示思想主旨、揭示艺术方法、采用灵活形式.读者从其古诗讲述解析中,可以了解作者情况,认识思想内容,领略创作艺术.他的古诗鉴赏对后人产生了很大影响,当今许多古诗鉴赏文章,在行文上基本沿用的是张玉谷的古诗鉴赏套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诗坛著名的实力派诗人江一郎是从乡村语境创造诗篇的高手。他以特有的敏感和睿智直接潜入生活与生命经验的底部,透视人生,拷问死亡。弥散于诗行间的是草根诗人的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他的诗作内敛而有张力。江一郎对庸常生活的挖掘能力和感悟能力令人惊异,他沉潜于诗的技巧,烘托意境,驱遣手法,锤炼语言,把握节奏,其诗呈示鲜明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诗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大量的咏史诗,且将咏史诗的艺术境界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陶公咏史。将歌咏对象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与赞颂,而不是简单地当作发议论、抒积郁的工具;其歌咏对象与自身人格异体而同构,是他理想人格的自喻,也是玄学人格的成功实现;他之咏史更多形象描述,艺术形象中包含的人生感受丰富而不单一;他对所咏之史,往往从人类历史规律甚至宇宙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而不是就事论事的评论史实。因此具有特别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20.
皎然一生深受如来清净禅的影响。皎然诗的诗味在于指向诗歌内在的禅意的悠远的心境,从而在整体风格意境上表现出清悠的特点。受如来清净禅影响,皎然为中国诗史创造了一个新的意象,即表达禅意的悠远的心境的月,这一新的月意象的出现在视境和心境上都打破了传统的月意象所隐含的"感物(事)"模式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