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台湾闽南语歌曲的独特唱腔与地域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闽南语歌曲演唱中所诠释出的独特唱腔进行分析,认识其方言的独特性及音乐的色彩性,进一步了解演唱中所贯穿的人文情节和地域文化,诠释海峡两岸的文化特色与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闽南语歌曲的产生、发展,认为其产生与闽南地区地方戏曲的广泛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其发展则与海峡两岸的交流有关。闽南语歌曲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及题材内容,且与台湾民众的社会化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浅谈闽南语歌曲的保护传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语歌曲本质上属于中国民歌、民间音乐,属于大众化流行歌曲的音乐范畴。它是闽南地区和台湾及东南亚的一种地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这一重要的地域文化,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文章在对闽南语歌曲的生存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地方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与民间传承相结合的方式,使这一宝贵的地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闽南语歌曲随改革开放由闽台地区逐渐流行至整个大陆,风靡一时,如今已呈现出疲态后继而乏力之势,究其原因,除有其流行自然规律因素以外,与文化新生产力意识融合不够也有着较大的关联。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文化新生产力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获得提高,精神生活也随之要求得到相适应的提高。闽南语歌曲的流行与发展,若不能与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紧密融合,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新生产力发展意识的理念,就难以获得较强的生命力和后续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闽南语歌曲这一浓缩了闽南文化精华的歌唱艺术品种,以其独具韵味和魅力的“乡音”,深受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闽南乡亲的珍爱,也让多少人觅到了同根、同宗、同源的亲情。文章从渊源、发展、现状、创新等几方面对闽南语歌曲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6.
《爱拼才会赢》是一首富有闽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歌曲,广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留住民族民间传统诗歌之"风"、留住民族民间音调之神韵与创作特色、留住民族精神和民族民间的审美情趣、留住了人们心灵中的真善美是这首闽南语歌曲给音乐创作者最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开展地方特色歌曲教学是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以闽南语地区为例,在闽南语地区高校开展闽南语歌曲的教学是很有意义的,但这方面的教学还是处于萌芽状态,并未普及.教学中应怎样选择曲目及如何进行教学都是有待探讨的问题.对这些方面的探讨,对于使地方特色文化得到更多的重视,使地方特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继承能直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某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多种新奇独特的文化现象,网络歌曲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通过网络歌曲的现状,从如何看待网络歌曲,网路歌曲缘何遭至官方责难以及如何遏制网络歌曲恶俗化现象等角度切入,剖析与网络歌曲相关的诸多问题,力求客观、公正的看待这一新兴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宁夏回族歌曲在宁夏回族传统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有着自身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但是,在社会文化不断变迁过程中,宁夏回族歌曲所蕴含的价值、情怀日益被边缘化,使这个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受到极大冲击,我们应当大力开展宁夏回族歌曲的创作与推广工作。在这里,本文从生态学视域探讨了宁夏回族歌曲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分析了宁夏回族歌曲研究的生态学意义;其次,探讨了生态学视域下的宁夏回族歌曲面临的困境;最后,基于生态学视域提出了宁夏回族歌曲创作与推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台湾小天后孙淑媚年级虽小,唱片销量却是惊人,每一张专辑都叫好又叫座,她的歌曲更是KTV排行榜上点唱率最高的闽南语歌曲。很多人都觉得惊讶,为什么一个没谈过恋爱的小女生,唱起歌来情感却这么丰富,尤其是悲伤的失恋歌曲,更是她的专长。对于此,淑媚想了想说:“我会用心去想像自己失恋的样子,然后用歌声表达出来,我的歌曲大部分都  相似文献   

11.
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孕育下,泉州地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闽南语民歌。泉州民歌具有明显的地方区域特色,并在与闽南戏曲音乐及泉州南音相互交融中形成自己鲜明的音乐风格,成为当代闽南语音乐创作和地方音乐教育的丰富素材。文章以泉州民歌为研究对象,从民歌的体裁、音乐特点等角度对其地方区域特点及音乐风格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闽南方言的文白异读具有相当特色。以粤东闽语潮州话和福建泉州话作为粤闽两地闽南方言代表,从两地文读层之间的差异入手,以语言接触为基础,探讨粤东闽语文读层特点及引起其衰微的原因;并从语音和音韵的历史比较中推断粤东闽语中古文读层形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福鼎方言是闽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方言,由于其地处闽浙交界地带,长期以来与闽语、吴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特殊的语言变体.福鼎方言表示程度的方式有前置式、后置式和特殊方式,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闽南语及吴语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豫南“皮摔”东调音乐唱腔牌子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南“皮摔”由于受当地山歌、灯歌、民间小调的影响,它的唱腔音乐具有豫南乡土风味。豫南“皮摔”由于地域和方言的不同,有东调和西调之分。东调皮摔的音乐唱腔具有高亢、挺拔、旋律跳跃大的特点,它是以“唱、帮、打”三者融为一体的传统演唱形式。  相似文献   

15.
莆仙话与闽南话的许多共有词语之用法明显不同于闽东话,体现了词义的共同创新。即使是沿海闽语共同之词语,但就词义创新方面莆仙话也更接近于闽南话,而闽东话的许多固有说法却未见于莆仙话。这种词义上的“共同创新”之特点与莆仙话是从闽南话中分化出来的历史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前,国语和闽南话是台湾社会的强势语言,而闽南话较之国语又略占优势。当今台湾社会,国语和闽南话仍然是强势语言,但是国语的优势远远大于闽南语。闽南人只有在家庭内部,与祖父辈、父辈交谈时及在菜市场时使用闽南话的比例超过国语,其余在面对各类交际对象、交际话题和交际场合时,使用国语的比例均超过闽南话。外省人、客家人、少数民族的国语能力、使用、评价更是远远高于闽南话。客家人和少数民族的族群对应语言已经退到家庭内部使用,在家庭之外,闽南话在客家人中的优势比客家话明显,闽南话在少数民族中和少数民族语不相上下。客家话及少数民族语处于令人堪忧的弱势。  相似文献   

17.
《彙音妙悟》是第一部闽南方言韵书,记录的是两百年前的泉州音,在闽南方言音韵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从作者与成书年代、版本、音系等几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仅为闽南方言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龙岩方言是闽南话的次方言。在闽南话各方音片中龙岩方言最基本特征在于它存古成分较多,且与客家话彼此交融影响。通过宋代以来的方言研究及固始方言的实例获得证明,龙岩方言中保留着特有的上古汉语语音的音系和词汇,以及与客家方言若干相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