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平时刷牙时,将牙膏挤在牙刷上,在将挤满牙膏的牙刷从门牙刷起,这时,牙刷和牙相对运动,首先是牙膏使用不均匀,只有牙刷先接触到牙的那部分有牙膏,其他部分几乎没有牙膏,不但牙膏效率低,而且,大部分牙膏随着牙刷的运动而溢出。不论用什么牙刷都存在这个毛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大家推荐一个巧用牙膏刷牙的小窍门:将挤满牙膏的牙刷接触门牙时,先将牙膏的三分之二衔到嘴里,然后上下牙紧闭用舌尖轻轻顶住衔在嘴里的牙膏,按刷牙的进度分别供给牙膏,这样即简单、又科学,使牙膏均匀地发挥效率。大家不妨试试。巧用牙膏刷牙的窍门!陕西汉江@王…  相似文献   

2.
项目解决的主要问题 不损伤牙龈可不用牙膏的牙刷 人们长期以来被刷牙困扰的是刷毛对牙龈的损伤出血及牙缝中食物残渣的清除,本牙刷从原理上彻底改变过去的刷牙方式从过去的U形尖端变为现在的倒U形尖端(∩)。更为奇妙的是,袢状尖端可以伸入到牙缝中将食物残渣勾出或推出。这样以来,基本上不需要牙膏的帮助,就可以有效地清洁口腔。总之,这是一种可以不损伤牙龈而且可以不用牙膏或少用牙膏的全新牙刷产品。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了氟化物可以防龋的作用,并且多年实践证明,氟化物与牙齿接触后,使牙齿组织中易被酸溶解的氢氧磷灰石形成不易溶的氟磷灰石,从而提高了牙齿的抗腐蚀能力。有研究证明,常用这种牙膏,龋齿发病率降低40%左右。但是口腔专家提醒消费者,3岁以前的儿童应禁止使用含氟牙膏,4~6岁儿童应在大人指导下慎重使用,7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但不得将牙膏吞进腹中。刷牙时应注意牙膏使用量,最好每次只使用黄豆粒般大小,最多不超过1厘米,不能像电视广告中播放的那样挤满整个牙刷。什么是含氟牙膏?!江苏省江都市@高静雯…  相似文献   

4.
在非洲期间 ,我发现一种奇特现象 ,当地居民几乎人人一口洁白的牙齿 ,极少听见有人喊牙疼 ,在当地医院也看不见排队挂号看牙的现象。更为有趣的是 ,在非洲各地的集市贸易、普通商店或者超级市场里均有牙膏和牙刷出售 ,但购买者极少。非洲人不使用牙膏牙刷却有一口好牙齿 ,他们是用什么特殊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牙齿的呢 ?原来 ,他们经常使用小木棒“刷”牙 ,在非洲的中国人称之为“木棒牙刷”。在非洲 ,经常可以看见一些非洲人从衣袋里抽出一根小细木棒 ,放进嘴里 ,用手握住露出在外的一端 ,用力在上下牙齿间反复磨擦。不大一会儿工夫 ,满嘴都是…  相似文献   

5.
扬舟 《百科知识》2012,(10):38-39
正刷牙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陌生,牙膏、牙刷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刷牙是现代人最为寻常的一种卫生习惯。但问起刷牙的发展历程和牙刷牙膏的来历,恐怕要费上一番思考。中国古人是否有刷牙的习惯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刷牙的习惯到底始于何时?如何来清洁牙齿?是否有刷牙的工  相似文献   

6.
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很受消费者喜爱,营业额连续10年递增,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到20%。可是到了第11年,企业业绩停滞下来,以后两年也如此。公司经理召开高层会议,商讨对策。会议中,公司总裁许诺说:谁能想出解决办法,让公司业绩增长,重奖10万元。有位年轻经理站起来,递给总裁一张纸条,总裁打开纸条,看完,马上签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给这位经理。那张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在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消费者每天早晨挤出同样长度的牙膏,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每个消费者就多用1毫米宽的牙膏,…  相似文献   

7.
日本创造性开展提案活动倪光明我国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在日本合并称为"提案"活动。以日产(柴油机)公司为例,日本的提案活动具体情况如下:一、提案的四个组成部分1.职工的一段提案(与我国的合理化建议相同);2.白班组内职工合力提出并实现的提案(在日...  相似文献   

8.
细心——催生变色牙刷。某天,卫生组织在网站上发布一则消息:人们要保持口腔卫生,牙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口腔的第二次污染,因此使用了3-5个月后就需要更换。然而,人们不太注意这一点,随意地延长其使用期限,给健康带来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牙签的起源     
牙签不仅是现代人的必需品.而且其历史还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那么久远。牙签,我国较早的名称叫剔齿签,中国的考古学家曾发掘到金打成的牙签,制作年代大概是汉朝未期。黄金牙签当然属于极少数王侯贵族所有.但依然可以证明,中国在公元三世纪就已经开始使用牙签了。  相似文献   

10.
趣话牙刷     
正刷了这么多年牙,你知道牙刷是怎么发明的吗?从牙粉到咀嚼棒在古希腊,人们用动物骨灰做牙粉,清洁口腔。古罗马时代,人们开始用木炭、盐水、细砂、树枝等清洁牙齿。牙刷的前身是咀嚼棒。咀嚼棒用植物的细枝做成,一端为毛状,用于刷牙,另一端为牙签状,用于剔牙。最早的咀嚼棒大约出现于公元前3500年的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墓穴中也有发现。古埃及人以棍子为柄,  相似文献   

11.
《百科知识》2010,(2):59-59
牙刷的称谓,最早见于元代,郭玉诗中有云:“南洲牙刷寄来日,去垢涤烦一金值。”说明在元代牙刷就已经在上层社会中使用。而在下层社会,人们还是多用柳枝作为揩齿工具。当时刷牙所用的药物主要是盐,有时还加几味草药,研成末,调为揩齿粉。从距1000多年前的辽代古墓中出土的两把古代骨制牙刷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氰胺公司生产的大豆田除草剂——金豆在当地的使用效果,确定最佳使用剂量及使用方法,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设计1.1供试药剂:金豆,由氰胺(中国)公司提供。1.2对照药剂:普施特由氰胺(中国)公司提供。1.3供试作物及防除对象:供试作...  相似文献   

13.
火箭上的困惑──同时还是不同时陈启星,罗启宇相对论有两个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即:1、在任何惯性系中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2、任何惯性系中真空的光速都是不变的。爱因斯坦设计了一个为相对论奠定基础的思维实验,这就是两只火箭上的两个闪电.甲和...  相似文献   

14.
张成珍 《今日科苑》2005,(10):52-52
1、牙刷:牙刷用上个把月,就会有大量的细菌生长繁殖其上。其中有许多致病菌,如白色念珠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这些细菌通过口腔直接侵入人体消化道和呼吸道,引起肠炎和肺部感染等症,同时还可通过口腔黏膜破损处而进入人体血液,引起败向症及组织脓肿等。因此应将牙刷放在阳光下曝晒,最好每月更换一把牙刷。  相似文献   

15.
陈文振  杨强生 《科技通报》1999,15(5):347-349
研究了冰围绕压缩比J=1/2,2水平椭圆柱的压力熔化。求得边界层厚度、作用力与椭圆柱下降速度的关系。分析表明:(1)J=1/2,2的椭圆柱,边界层厚度随圆周角变化,且变化规律不同。(2)同一椭圆柱,以J=2方式熔化的速度为J=1/2熔化速度的4倍,并大于相同面积的圆柱熔化速度。  相似文献   

16.
《知识窗》2011,(9)
在古代,虽然还没有发明牙刷、牙膏。但我们的祖先也已经掌握了许多保护牙齿的方法。在《礼记》中,有“鸡初鸣,咸漱”的记载,这证明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知道早晨起床后要洗脸、漱口了。  相似文献   

17.
刘瀛洲 《预测》1997,16(1):56-58
决策单元关于DEA中C2GS2模型的几个性质及C2GS2模型用于预测的外推法刘瀛洲(西北农业大学基础部712100)1引言文献[1]提出可将DEA(数据包络分析)中C2GS2模型用于预测,其优点是能保证预测结果反映出生产活动的最优性特点。但当生产正处...  相似文献   

18.
今天,牙刷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已广泛使用.但在一些边远的农村、山区中仍然有许多中、老年人没有刷牙的习惯.他们认为刷牙是洋人的玩意,有悖于传统的生活习俗。占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认为牙刷是西方的舶来品。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杨雄雄 《百科知识》2007,(9S):31-32
近段时期,二甘醇这种不为普通公众所熟知的化学物质可谓臭名昭著,因其与牙膏有染,而使得牙膏也沾上了坏名声。国家质检总局于2007年7月12日发出公告,从当日起,禁止含二甘醇成分的牙膏产品出口和进口,牙膏生产企业不得使用二甘醇作为原料。出口牙膏因其他原料带入而致牙膏产品中含有二甘醇的,其含量必须符合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不过,质检总局未建议正在销售的含二甘醇的牙膏下架,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20.
发明市场     
发明市场节能微风电扇申请号:95216804.9本发明涉及电扇制造,其特点是将微风吊扇的动力系统,略作改进,提高转速,用于台扇、鸿运扇。因功率仅5~8瓦,为后者1/4~1/6,连续使用24小时:耗电仅0.1~0.2度,达到节能的目的,成本25元/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