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远东经济区是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11个经济区之一,也是其唯一濒临太平洋的经济区。远东地区的行政区划主要包括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州、马加丹州、堪察加州、萨哈林州和雅库特自治共和国七个部分,其中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及滨海区与黑龙江省相邻。随着太平洋地区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远东对俄罗斯的意义也越来越大。黑龙江省与远东的边境贸易亦在不断发展中,沿边开放不断深入,人们需要迫切了解远东的地理状况。也只有深入了解远东的地理状况,才使得这种贸易落实到实处,使这里的沿边开放战略向更优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俄罗斯教科部部长利瓦诺夫到远东勘察加边疆区考察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情况。堪察加边疆区副区长伊琳娜·乌吉洛娃、教育厅厅长维克多利亚·西瓦克及其他边疆区政府官员陪同考察。利瓦诺夫在考察中了解到,堪察加边疆区现有学前教育机构无法满足当地儿童的需求,幼儿园招生名额明显不足。该地区学前教育机构平均每100个名额有129名儿童竞争,排队等待进入幼儿园的儿童总计有数千人。扩大学  相似文献   

3.
科宝 《宁夏教育》2006,(6):36-36
今年,俄罗斯遭遇冷气旋袭击,远东滨海边疆区下了一场大雪,令人惊奇的是这场雪并不是白色而是罕见的粉色。  相似文献   

4.
刘恒 《中学俄语》2008,(3):58-59
一、哈巴罗夫斯克市的概况 俄罗斯远东地区包括7个联邦主体: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州、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伊尔库茨克州和赤塔州,领土总面积269万平方公里。其中,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总面积78万8千6百平方公里,包括17个行政地区、7个城市和29个镇,是俄罗斯联邦的大行政区之一,占俄领土总面积的4.5%和远东经济区面积的12.7%,人口有160万左右。  相似文献   

5.
冷战期间,美国为实施对苏联和中国的遏制战略,在远东地区部署了相当数量的核武器装备。艾森豪威尔政府“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出台为美国向包括远东在内的海外军事基地提供核装备提供了政策依据。在具体部署的决策中,国务院与军方就部署时机等问题展开争论。对于冷战时期地区关系格局的研究来说,美国在远东的核活动史是一个有意义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俄远东的人口问题由来已久。1582年俄国人开始移入西伯利亚地区;19世纪60年代俄政府开始向远东大量迁徙人口;苏联时期的远东人口逐年增加;苏联解体后远东人口持续减少,至今已形成人口危机。这种危机主要由人口的自然减员和移民运动引起,并有历史、自然条件、社会政治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远东人口危机的后果相当严重,俄政府和学者为此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的措施。其中对外国移民特别是对中国移民的问题,俄方尚有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从1931年日本法西斯策划“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的远东战略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的评述。 一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如何解除日本侵略的威胁,这是当时苏联党和国家领导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也是整个30年代及40年代初期苏联远东战略的核心问题.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既是为了解块日本的所谓“生命线”问题,也是为了取得进而吞并全中国和北进苏联的前沿阵地。苏联当时认为“日本侵入中国东北,造成了对苏联远东疆界的直接威胁”“孕育着反苏战争”,于是开始把远东安全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8.
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责成各加盟共和国党中央、边疆区、州党委、苏联教育部、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列宁共青团中央、苏联各部和主管部门、各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部长会议、边疆区和州人民代表苏维埃执委会采取措施,根本改进普通教育学校学生的劳动教育、教学和职业定向工作,提高他们对独立生活的实际训练和道德心理训练的水平。使成长中一代人形成对劳动的自觉需要,为此要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要保证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同学生直接参加经常性的、有组织的、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生产劳动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期间,根据列宁的提议建立了远东共和国。远东共和国成立了海军,在肃清白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日本干涉军的破坏使远东共和国海军丧失殆尽。1922年12月,远东共和国并入苏俄。苏联远东海军建设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开始。  相似文献   

10.
苏联远东战略问题是二战史研究中的一大课题。我国史学界对此虽有广泛的阐述,但大多忽略了其与绥靖政策的关系。所谓绥靖政策是指本世纪三十年代世界战争策源地形成后出现的纵容侵略者,以牺牲他国来维护本国利益的政策。大量的史实证明,苏联从本国利益出发,在实施远东战略的过程中,苏联和某些西方国家一样执行了“姑息、纵容侵略者,对它退让、支持,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的政策。因此,苏联也是个绥靖大国,对纵容日本法西斯侵略扩张同样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结合苏联远东战略的主要内容,试对二者的关系作一具体考察。  相似文献   

11.
三十年代苏联的远东战略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这一时期,苏联政府为保卫国家东方安全,在外交、军事及经济上采取的一系列遏制日本侵苏的战略和措施。 在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斗争中,苏联的远东战略是“先西后东”世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二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正确评价三十年代苏联的远东战略,有利于进一步弄清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益于增进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同时,对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外交的经验教训,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于9月上旬在基辅召开大型学术讨论会,并邀请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李玉贞同志参加,遗憾的是当我们到达时,学术讨论会已经开过,我们只有完成第二项任务——学术访问了。我们先后访问了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马列主义研究院等研究机关,与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苏联学者渴望与中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急切心情,以及他们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以及共产国际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在共产国际成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20-30年代,苏联为远东各国培训了数百名青年干部,其中包括法属印度支那地区的干部。这固然出于第三国际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列宁发动世界革命的战略需要,但客观上为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等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输送了一批优秀的人才。苏联初期对远东各国及本国亚洲地区世居民族干部的培训实践是成功的,这对第三世界各国培养少数民族的干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印度支那地区与苏联的双边关系也正是从培训干部开始发展的,越苏两党关系从这一时期起进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朝鲜战争是国际关系演变中的一场灾难,作为中立国的苏联与这场战争的爆发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其谋求远东战略利益与美国争夺的结果。苏联的拒不出兵政策,是从民族利己主义角度出发的,是自私和现实的,它对整个远东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磨灭的消极影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这一行动对于加速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提前结束战争,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苏联出兵中国是其国家利益的需要。对于苏联出兵中国的真实目的,确实有待商榷。而深刻解读苏联的远东政策,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揭开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真实面纱。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 30年代 ,国际舞台变幻莫测 ,“山雨欲来风满楼”。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的苏联 ,西方有希特勒德国 ,东方有日本帝国主义 ,德日两国都把侵略苏联定为国策 ,它们在西方民主国家“反苏”的鼓动下 ,蠢蠢欲动。事关国家生死存亡 ,苏联必须利用和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力争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因欧洲局势比远东险恶 ,能否避免两线作战关键在远东采取的政策。为此 ,苏联政府一方面对日采取和平政策 ,加强远东军事力量 ,在东部边境筑起一道铜墙铁壁 ,让日本侵略者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 ,大力援助中国抗战 ,让中国紧紧顶住日本 ,使其无法“…  相似文献   

17.
苏联早期远东政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复杂性。苏联早期远东政策呈现出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由强化到淡化,与苏联政府对欧洲政策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和促进,对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日政策等重要特点。这些外显特征是由其维护国家、民族现实利益的本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也就是对苏联的侵犯。苏联忠于自己的义务,将尽一切可能同人民中国一道来维护两国的安全、维护远东和平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最近俄罗斯《真理报》在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海参崴)的一所小学里做了一次意味深长的民意调查——《你心目中的苏联是什么样的国家》,被调查者是普通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年龄在11岁以下(1991年苏联“解体”后出生)。他们用自己稚嫩的笔描绘了心中的“苏联”。  相似文献   

20.
1927年随着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的推进,苏联与英美在华的利益发生冲突,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对苏联上海领事馆采取了封锁行动。此后随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爆发,南京国民政府在得到英美两国的支持后,与上海公共租界当局一起对苏联在上海的公共机构进行了限制,关闭了苏联上海领事馆,并对远东银行、全苏消费合作社中央联社等机构进行了清查。南京国民政府关闭苏联在上海领事馆及清查其商业机构,进一步恶化了中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