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李红艳 《学子》2014,(9):72
在本文中,针对中等专业学校对口单招在《电子技术基础》中的教学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教学问题的对策:编写计算机专业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校本教材;重新整合相关内容;使用"教学案一体化"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特色题目,使用多媒体课件,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实践中,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围绕提高高职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手段三方面创新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电子技术基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描述了计算机仿真软件EWB的主要功能、特点,以及利用EWB仿真软件辅助“电子技术基础”课堂与实践教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教学软件的研制人王继仁教授 ,在我校任电子技术基础课的教学已有二十余年 ,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效果好 ,曾获我校首届优质课教师的称号。近四年来 ,基于他多年的教学经验一直开展着“现代教学系统研究与实践”的科研工作 ,1 999年完成了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技术基础》“素材库”的研制工作 ;1 999年初又完成了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技术基础》“题库管理系统”的研制 ,同年在上述两张光盘的基础上制成了“电子技术基础 CAI资料”光盘 ,它是升级作品。该教学光盘在 1 999年召开的三次全国相关专业会议上分别作了介绍和演示 ,三会的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传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基于中国大学MOOC(慕课)“异步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慕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中国大学MOOC学习平台进行了教学设计,更新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针对线上教学动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教学改革。根据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制定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项目教学法,题目的设计分为课题分析和方案论证、方案设计、方案实现和总结及成果展示4个阶段来组织教学,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课程考核以学习产出为导向,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为标准。实践表明,基于产出导向理念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了综合的工程训练和素质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几年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课程设计中,我初步试行了以下几项改革: 选择设计题目,既要巩固提高课本知识,又要结合当前实际生产产品; 根据学生基础水平不同,来源去向不同,实行分组多题设计; 题目大小、难易程度要因人而异; 设计中,同学们进行交流争议; 培养尖子学生,带动全班共同提高; 白手起家,自筹资金,实行自我教育,自我建设等。 一、电子技术基础是实验性学科,课程设计需要面向社会的当前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职“电子技术工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没有先进的SMT实训等问题,提出“电子技术工艺”一体化教学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教学模块的设计与整合、教学条件及教学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本院09级电子技术专业进行尝试,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分析,讨论“教、学、做”一体化是适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的原因,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名师风采     
蔡惟铮,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38年生,上海市人。1957年考入原东北工学院,1962年毕业后到哈 尔滨工业大学任教。1991年任教授 ,1997年被聘任为学校首批基础教学带头人。所负责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获首批国家精品课程称号。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全国高校电子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教育分会委员、高级会员。主编的“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辅助系统》多媒体课件2001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电子技术》和《集成电子技术》。获国家科技…  相似文献   

12.
阎石教授主编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被许多高等院校广泛采用的获奖教材,为了适应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贯彻国家教委87年颁发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作者又对该教材作了全面修订,第三版于198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们采用该书第三版的教学实践表明;与该书初版和其他数字电路类教材比较,《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以下简称《数电第三版》)确是一本颇有特色的数字电路课程教材,值得推广采用。特色之一是将《数字逻辑基础”一章提前,置于“门电路”之先讲述。多年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门电路”  相似文献   

13.
电子技术是直接面向应用领域的专业技术,培养学生能力尤为重要.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多种教学途径并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五自”模式王丹利电子技术是工科院校电子类专业的一门十方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实践性非常强,所以在每所学校无一不遵照本课程的教学大纲配备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多年来,对如何搞好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是建立在已学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以后,综合运用这两门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际地进行一次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阐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题目的设计思想,包括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对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开发和培养。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设计、材料的分配和方法、仿真和实操等内容,以及最后的评分标准。为学生电子电路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屈贵华 《时代教育》2010,(8):251-25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怎样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本文从“激活”、“培养”、“激发”、“保持”兴趣等方面入手组织教学,扣住“兴趣”做文章,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林志明 《知识文库》2023,(24):59-62
<正>近年来,我国电子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电子信息人才需求呈现出需求量大、培养周期长、就业难等特点。为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在教学中应树立“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和创新教学方法等举措,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以技工院校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提出了“理论基础—实践应用—综合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以期为职业院校开展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五轻五重”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指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理论与实验环节相对滞后的现状和引入EDA仿真设计辅助教学有助于理论与实验同步进行的优势,通过演示简易的家用防盗系统的电路仿真设计,阐述了Multisim软件中的EDA仿真设计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对象+模块化教学+大型作业”,使教学形式更趋于直观、形象,缩短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时间周期,促进自主设计、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