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这是新课标对课外阅读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课内阅读固然重要,但一学期学生才阅读二三十篇文章,即使篇篇读得滚瓜烂熟,所得又有几何?必须让学生利用掌握的方法、知识去广泛地阅读课文以外的书籍,使他们“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么,在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以新课程的理念去理解和指导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3.
吴克忠 《考试周刊》2009,(22):86-86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阅读有明确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4.
阅读,作为语文能力的基石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阅读究竟是什么?课外阅读在当今的语文教育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怎样?加强和改进中学生课外阅读可采取哪些对策?本文试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说:“凡是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是得益于课外阅读。”可见课外阅读不可忽视。因而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怎样有效地帮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殿堂,并使他们喜爱阅读,乐此不疲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课外阅读指导做了以下几方面进尝试。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对中学生的教益是语文课内教学所无法达到的。叶圣陶说过,语文课的课文只是“例子”,要提高语文素养,仅仅读几个“例子”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当代中学生,要提高语文素质和个人修养,是不能没有课外阅读的。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教学的补充和扩展,而且与课内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何才能够正确地指导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7.
阅读,被誉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所谓语文能力,“读”占鳌头。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种,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人所共知。而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还要不要课外阅读,怎样开展课外阅读,人们就有些茫然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高三语文教学的实践,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成丽萍 《小学生》2010,(11):29-29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我个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1.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能够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充实生命的大事。如何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让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享受阅读获得的营养?可能有许多语文老师都在为此做着有益的尝试。怎样建立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邱道学老师的"读书小条法"不仅给出了答案,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学生持续发展的关注与引领。  相似文献   

10.
史宏萍 《成才之路》2012,(26):33-34
正在知识信息化的今天,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庆幸,课外阅读的空间是那么广阔,只要做阅读的有心人,孩子随处都能够为自己创设一片阅读的新天地。这就需要教师们树立大语文观,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小学阅读教学应该重视向课外阅读延伸,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提高,语文素养才会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改革的日渐深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课外阅读又是中小学生阅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书籍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也指出:“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这是当今学校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他还说:“我把人类宝库中最优秀的图书给自己的学生们读。”话虽这么说,但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的确,课外阅读为孩子的童年开启了一扇能窥见生命奥秘、通往精神天堂的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学生课外阅读之门并未真正开启。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让他们打开课外阅读之门呢?我认为巧用“加”“减”“乘”“除”,是引导学生开启阅读之门、踏上阅读之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课外阅读,究竟该往何处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究竟该怎样引导?就我们语文教师来说,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先回到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上来思考。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文字语言的能力,还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理。  相似文献   

14.
李伟  李丽 《黑河教育》2009,(2):31-3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因此,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吕叔湘先生曾指出,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益于课外阅读。可见,开展课外阅读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所在。因此,有人说语文教学的“不尽如人意”,学生语文素质差、语文能力难以提升,其根源在于缺少课外阅读,这不无道理。新一轮的课改明确提出了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要求,每一个阶段又有具体的目标。显然,把加强课外阅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入口,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了。怎样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产生阅读的兴趣,这是十分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产生阅读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兴趣。”是啊。有兴趣才会喜欢,才会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体验。而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能拓宽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17.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还是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来说,都应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只有引领学生真正阅读,才是实现心灵阅读的最佳选择,才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语文教师要运用一定的阅读指导方法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引领学生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将“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明确了各学段的课外阅读任务。事实上,课外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汲取各种信息、知识的途径,也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并不热衷于课外阅读,那么我们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呢?  相似文献   

20.
阅读,被誉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所谓语文能力,“读”占鳌头。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种,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人所共知。而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还要不要课外阅读,怎样开展课外阅读,人们就有些茫然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高三语文教学的实践,谈点粗浅认识。一、课外阅读在高三复习阶段很必要首先,课外阅读是学生的第二生活,能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培养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从心理学角度讲,大量的阅读感知了大量的信息和语言现象,这些信息和语言现象积累得越多,书面语言就越发展,对语言的感知力也就越强。长期的大量的阅读,能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