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在初二任课班办了“作文比赛周刊”,受到同学欢迎.具体做法: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文章,即小作文,写好后,不署名交给老师.老师记下学生名字,把作文编号,张贴在“作文专栏”中,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评议,并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十篇写在油印选票上,谁选中得多,谁就获“鉴赏能力奖”.每期,老师都把写得好的前十名张榜公布,这对上榜的同学是很大的鼓励.  相似文献   

2.
万银洁 《生活教育》2011,(22):36-37
一、现阶段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我们的作文是给谁看的在学生眼里,作文是由老师布置、自己写好交给老师看的作业,因此,只是抱着完成作业的思想来写。学生在写作文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与人交流,也不在乎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作文是否能得高分、是否能让老师喜欢成了他们最直接的目的,于是,他们往往会花大量的心思去揣摩老师的出题意图,而忽视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许淑颖 《小学生》2013,(11):61-61
在小学的作文中,大部分作文是写人与写事的文章,其次是写景文章,再次是想象作文。要想让学生写好写人写事的文章,就得做好片断训练。我们是不是经常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人要么是哑巴(没有语言描写),要么是木头人(没有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这就是我们需要训练的人物的细节描写,其中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限于篇幅,仅就在语言描写训练教学中所获得的几点体会谈一谈。  相似文献   

4.
教师如何从作文本的重压下“解放”出来?近年来,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试探。我改进作文批改的方法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我班学生作文,从前一般都无写草稿的习惯,题目一出,想到哪写到哪,写完一交了事,有的连看都不看一遍,更说不上什么修改了。在他们看来,修改完全是老师的事。据此,我首先规定作文一律得先写好草稿,自己动手修改后,教师过目点头,方准誊上作文本。这是我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修改自已作文的第一步。第二步,学生把作文  相似文献   

5.
作文要写好,选材很重要;
  作文要写好,标题更重要;
  作文要写好,好词佳句要用好;
  作文得高分,书写要认真;
  作文得高分,内容叙述要逼真;
  作文得高分,亮点表明要充分;
  作文写好并不难,积累运用会体现!
  这是一次作文课即将结束时学生送给我的“大礼”。我有些激动,于是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怎样才能写好作文,一直困扰着众多的老师和学生,我看着学生写的感受,对作文教学充满了信心。今天,我把自己这次的习作教学写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6.
<正>常常听到同事抱怨班上学生作文质量差,优秀作文凤毛麟角;常常看到学生习作上"立意平庸、语言干瘪、事例陈旧"之类的评语。不禁深思,我们的学生怎么了?写了十几年作文为何没有长进?还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其实,个中原因我们一直知晓。现代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作文有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现象:随意写的日记比课内作文好。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日记常常写得有趣、有味、有情,着实让大家赞赏,但这确实没人指导;而课内作文,老师精心指点,细心辅导,学生认认真真完成,却常常空洞无物,语言干瘪,缺少真情实感。面对作文,学生烦躁,老师苦恼,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8.
作文不仅是一种写作能力的训练,而且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培养。作文不仅是为了让同学们接受教育,更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充分地表达自我。一、没有自我就没有作文一次拔河比赛后,我布置学生写了一篇作文,结果出乎意料:我班比赛输了,可有许多学生竟写成我们赢了。原来,有的同学认为写自己班输了,就不能写出集体荣誉感;有的怕被老师和同学批评,“自家怎能揭自家丑”。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二、没有体验就没有作文有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悲的现象:写《我的发现》,许多孩子都热衷于“蚂蚁搬家”之类的事。同样的发现,写进了一届又届学生的作文中。可见,属于…  相似文献   

9.
很多语文老师给学生习作打分时难得打高分,这往往倒不是他们有意为之,而是学生习作水平确实不高。作为老师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写出好文章,然而难得打高分的做法是否有助于学生写出好文章呢?钱梦龙老师曾接手一个初一差班,该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很差。全班第一次作文时,钱老师对学生明确提出两个要求:1.把题目写在正确的位置上;2.不写错别字。作文批好发下后很多学生发现自己竟得了85分的高分,教室内顿时一片哗然。等大家平定下来,钱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的作文达到了老师提出的两个要求,为什么不应该得到85分呢?钱梦龙老师说这一次作文不…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中,一些老师把“仿写”蔑视为抄写,忽略了“仿写”这一重要环节,只在口头上高要求学生如何写,学生写无样板,练无目的,所以整个班写出来的作文除个别学生较像文章外,多数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可以用“乱七八糟”这个词来形容。其实,习作跟学画画、学演戏一样,得一笔一画,一步一个脚印的学起。  相似文献   

11.
学生头痛的是"你给我写作文",学生喜欢的是"写自己的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老师让学生"你给我写"的状态,学生在不情愿、在没有写作兴趣的状况下很难写出好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老师在批改作文中,常常碰到这种情况,对于好作文和比较好的作文,批语好写;对于写得一般和比较差的作文,批语不好写。所谓好写就是优点多,缺点少,优点多写,学生当然高兴,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容易激发和调动;所谓不好写,就是缺点多,优点少,缺点多写,学生悲观失望,作文变成了沉重的包袱,拖欠或不交作文的现象时有发生。当然,写批语要实事求是,“捧”法和“棒”法都是不对的,但是,写批语的指导思想要明确,要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五十人一个班,作文  相似文献   

13.
韦世安 《陕西教育》2008,(10):27-27
曾几何时,语感这一概念萦绕耳际,迂回心底。作学生时,不同的语文老师每每评价课文读得好、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语感不错,课文读得差、作文写得差的同学语感不行。自己作了语文老师之后,也常常有声无声、有意无意地将这种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而且不时地听到或看到语文同行、同仁以至方家学者对这一概念也时有提及,言内言外,语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一年我担任初八四级一班的语文课,当时学生的写作情况是这样的:每次作文之前,要老师先讲这篇作文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或者要求老师读一篇范文、然后比着范文套。老师用自己的脑筋去代替学生的脑筋,满头大汗地背学生爬坡,结果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于是,我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逐步改变指导学生作文和改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有的学生这样说:“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从这句话中可见一斑。大多数学生常常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肖俊宇老师开创的创生作文教学模式打破了小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局面。写现场,现场写,当堂评,让学生耳目一新。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每次作文都有内容可写,写得好。什么是创生作文?创生作文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跟随肖老师走近创生作文的理论与实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作文与炒菜     
正看到这个题目,你肯定会问:作文和炒菜有什么关系呢?也许跟你是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可这件事对我关系可大了。因为它教会了我怎样写好作文。那天上作文班,直到下课了钟老师还在点评我的作文。他说我的作文不生动,不形象,枯燥无味。还说我的事情没写细,别人看了我的作文也会觉得不好。钟老师还告诉我:要把作文写好,至少要把一件事写清楚。要把事情写清楚,就必须把自己看到  相似文献   

17.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作文的被动状态,老师不布置是绝对不会写的,老师一布置则皱眉呲牙抽凉气,作痛苦状。待作文本收上来,又不难看出,是应付之作,写完后,学生自己都不愿多看一眼,塞给老师交差完事,这就是“要我写”的表现。作为一种思维劳动,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积极思考,作文是不可能写好的。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这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18.
程贵 《成才之路》2013,(2):40-40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在讲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作文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且,通过讲评,学生会明白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好。一、准确地把握作文情况如果作文写得较成功,就应该把作文讲评的重点放在成功因素的分析上,即这篇作文成功在哪里?怎样写才能成功?举一反三,让学生领悟写好这一类作文的方法。如果这次作文失败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头痛的是"你给我写作文",学生喜欢的是"写自己的作文"。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老师让学生"你给我写"的状态,学生在不情愿、在没有写作兴趣的状况下很难写出好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黄碧英 《考试周刊》2012,(56):37-37
泛泛而谈、空发感慨是同学们作文的通病。一篇作文写得让同学和老师读下来一点印象都没有,这是因为你的作文里没有具体化的东西,没能引起读者的遐想——缺乏读者意识。读者意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素养:写作不只是作者自己的事情,因为它是一项传递信息的活动。当作者把信息放入语言载体中转换出来,这一传递过程才算完成。从信息传递的整个过程来看,"写"只是一个起始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