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的语教育讨论或语教育批评,存在十分明显的“精英主义”倾向。报刊杂志上能发表章并能产生一定影响的是那些语教育或语学习的精英,他们是以他们的高起点、高标准俯瞅着语教育,他们的批判或建设性的意见都带着强烈的理想主义的色彩,而那些默默地耕耘在语教育园地里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语教师,他们不仅要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的劳作,还要承受看来自四面八方,包括同仁中精英们的指责和批评,而他们因为不是精英,不是写作高手,没有半点申述的可能,即使有些牢骚也被精英们的“话语霸权”有意或无意地压制下去了。我绝对没有否定精英们为语教育所做的贡献之意,对他们我是充满了敬佩之情的,他们毕竟代表了语教育的明天,代表了语教育的希望。但是今天的现实更需要那些普普通通的语教师(其中有很多恐怕不管通过什么途径也难达到阅读的专家、写作的高手的水平)在语教育园地里继续的劳作,没有他们,很难想象我们的语教育将是什么模样!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誉满中外的教育家、学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作为教育家.他70余年如一日,毕生致力于语教育改革实践、教材建设和理论研究,书立说,身体力行,创造性地形成了独特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科学的语教育思想体系,为开创我国现代语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纵观叶圣陶语教育思想发展的整体过程,培养学生语自学能力的观点鲜明而突出地贯穿于他的许多论述的始终,渗透在他的语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的文化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特点是它的理想主义,也就是说,在任何一种形式的人文教育中,都应当以理想主义为基本气质,如果一种人文教育最后体现出来的不是理想主义,而是技术至上、实用为主的,那这样的教育,我以为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语教育在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中偏离了其本位。离开学教育,语教育将寸步难行;守住作教学的根,才能体现语教学之本;吟悟、背诵本应为语教学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这些都是语教育中应该找回并强调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创设学生乐学的境界,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兴趣教育,二是理想主义教育,三是激励教育,四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教学离不开教育创新,语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教育创新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教学中,并为语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以为应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实施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语教育的研究领域里,我们常常探讨语教师的素养问题,语教师的素养包括了思想品德素养、学业知识素养、熟练的语教学能力、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和语教育研究能力等等。这实际上是涉及了一个语教育教学的关键性课题:语教师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8.
《之友》是一朵花,一朵开放在语教坛上的灼灼奇葩。它妍丽夺人,香飘校苑,沁人心脾。在众多语教学刊物中,它紧跟语教改的时代步伐,贴近一线语教师,联系语教学实际,辟出了一个姹紫嫣红的语教育教学园地,带来了语教育教学的勃勃生机。它花团锦簇,芬芳四溢,给语教师一片春意盎然,一个深情无限。  相似文献   

9.
论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固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教育是语教学中所固有的,理论上为中有道,道中有,教学实践中则表现为以带道、寓道于。本着重从语学科的性质、语学科思想教育的优势、中国古代教育和国外语教学、中学语教学目的以及语教学现状、系统论、“立体工程”等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另眼看教育     
王琪 《师道》2004,(3):43-43
一、教育是理想主义的事业。就职业而言,我认为世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莫过于教师。在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面前,只有理想主义的教师才会在心里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1.
“作教学是中学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基础知识教学,听说教学和阅读教学共同构成了现代语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新颁布的《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对语的操作活动都用“教育”一词来表述,如:“语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总结我国语教育的成败得失,遵循语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世界”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教学科学化”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求知”层面的语教学特质的规律探求;二是“求实”层面的语教学最优化的实践追寻。语教学从属于“科学世界”语教育,而非“生活世界”语教育;语教育是“交往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宏观架构起了语教学科学化的“科学世界”教育背景,确立起了语教学科学化的逻辑起点。言语技能训练是语教学的基本途径;言语形式是语教学的立足点;以交际言语为主向科学言语、艺术言语及言拓展是语教学的总体趋向——为语教学科学化从宏观的教育走向中观的教学,从“应然”的教育目的走向“实然”的教学结果指明了方面。而语课是具有学科课程特点的活动课程则为语教学科学化从教育的微观层面即课程形态上找到了最终的落点。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课程标准》从全面培养学生语素养的理念出发,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了首位,也就是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即人性。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都是语学科的人思想教育的内容,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语课,既有歌颂祖国美丽山川风物的诗,也有赞颂英雄人物高尚情操的篇章;既有阐明事理的政论,又有说明科学真谛的佳作。它们从不同角度歌颂了真、善、美,揭露了假、恶、丑。这就要求语教师在语教学中,要充分借助语教材,抓住语学科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美的艺术,美的形象、美的胜境,对学生进行人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5.
注重信息是大学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章阐述了信息教育的含义与重要性,论述了大学语教学与信息教育的关系,并探讨了大学语教学中进行信息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当代语教育中,刘国正无疑是重要的话题。长期以来,他立足于语教育的现实,抱着求实爱真的热情、创新发展的意愿和开放吸纳的态度,探索语教育的规律与策略,倡导语教学的“实”与“活”,倡导语教学的现代性与生活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建构了自己的语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很长一段时期,我们的语教育总是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把语课程当作自然科学,醉心于数量化和标准化,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把对待物理世界问题的方法移植到精神世界问题上来,把语视为与其他非人学科并列的“应用”性学科,过于强调“语用”功能,导致语学科教学的技术化倾向,忽视了语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忽视了语对于人的精神世界构建的价值。这样做的结果是降低了语教育的效率,打击了学生学习语的兴趣,完全背离了语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教育空间不断得到拓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语教学主页通过网络这个特殊的平台,拓宽学生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语素养。  相似文献   

19.
赵静 《学科教育》2002,(1):15-18
本把主体教育思想引入小学语教学研究,提出了开放的语教学这个理念,并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讨论了小学语教学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陈雪茜 《现代语文》2006,(10):14-15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为育人这个大目标服务的,19世纪德国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二是相互渗透,无法割裂开来的。早在1999年程红兵老师就提出了语人格教育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语人格教育是语教师在语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知识传授、语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在语教学实践中,笔有意识地把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渗透到语教学中,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实践,对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