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司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维系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因此司法权威的树立对于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事业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但现在我国司法权威却是不断受到污染和冲击,司法权威流失现象严重。司法权威不立,法治焉存。文中从分梳司法权威的现象出发,剖析司法权威流失归因,进而提出树立司法权威的途径和方措。  相似文献   

2.
论文从历史经验和法律理论两个维度出发,论证契约性才是仲裁的根本性质,借助拉兹的权威命题学说分析仲裁权威的来源和产生机理,进而从公正和效率两个方面阐述树立仲裁权威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司法权威到社会和谐的逻辑演绎.旨在通过司法的工具性价值来实现司法的目的性价值——社会和谐。司法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它的权威是受其它社会活动的影响和评判的,因而它的和谐效应也在全方位展开。司法权威的和谐维度是多方位的,它的政治维度是司法的人民性,法律维度是司法的正义性,道德维度是司法的真实性,经济维度是司法的效益性。  相似文献   

4.
司法权威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应当享有的威信和公信力。司法权威的树立对于法官管理机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法官具有一定的独立地位;法官专业化和精英化;法官高薪制;法官严守职业道德。针对我国法官管理机制存在的诸多弊端,有必要加以完善,以维护司法权威,确保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正、高效与权威,是我国法院司法工作追求的价值目标。目前我国司法公正、高效与权威的实现存在哪些障碍?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障碍及解决之?文章试从当今我国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有关公正、高效与权威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从立法层上提出自己看法与建议,以期在我国快速建立起公正、高效、与权威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实证分析为方法 ,透过中国司法权威弱化的种种客观表现 ,剖析了导致中国司法权威弱化的原因 ,并就如何加强中国的司法权威提供了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7.
徐希伟 《文教资料》2007,(10):76-77
本文从解释学法学出发,分析司法作为一个阐释性过程所面临的权威问题,认为法律解释的主体应当一元化。在此基础上阐明司法解释的价值功能及其权威的具体体现,概括在解释过程中司法权威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8.
仲裁,作为一种司法外纠纷解决程序,其自成体系的独立性日益受到学界与立法界的重视。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仲裁裁决的公正性、权威性的角度出发,为仲裁设计配套的制度约束,时仲裁进行适度的司法监督是必要的。针对当前我国仲裁司法监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意见,以期有利于我国国内仲裁司法监督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伦理学上看,教育权威有两种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理性权威来自教师的个人素质,非理性权威来自教师的地位权势.两种权威的走向是不一样的,非理性权威是以权威强化权威,理性权威是以权威消解权威.非理性权威的师生关系类似于命令性的长官与下属的服从关系.理性权威的师生关系是楷模和仿效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教师权威是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学工作持续性的必要条件。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的权威受到了来自学生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从伽达默尔的权威观角度探讨我国高校教师权威的变化,能够明晰高校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并提出重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公正分别为分配公正、程序公正与互动公正;权威有理论权威与实践权威、事实权威与正当权威等常见的划分.近有学者认为,法定证据制度对司法公正与权威颇有裨益.事实上,法定证据制度对司法公正和权威并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interrogates a key feature of anarchist education; focusing on a problem with implications not only for anarchist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but for anarchist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more broadly. The problem is this: if anarchism consists in the principled opposition to all forms of coercive authority, then how is this to be reconciled with situations where justice demands the use of coercion in order to protect some particular good? It seems that anarchist educators are forced to deny coercive authority in principle, whilst at the same time affirming it in practice. This is the paradox of pedagogical authority in anarchist education. Coercive authority is simultaneously impossible and indispensable. Exploring this paradox through a reading of Jacques Derrida’s later work, and, in particular, his conception of justice as requiring openness to the singular situation, I argue that in exercising their authority anarchist educators encounter the aporetic moment in anarchism, experiencing what Derrida calls ‘the ordeal of the undecidable’. Understood this way, the paradox becomes less an indication of anarchism’s limitations than it does its value. For it is here that the problem of pedagogical authority is treated with the gravity that all questions of justice deserve.  相似文献   

13.
在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下,程序正义在民事诉讼中被更加突出地强调,但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迅速,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并存,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抗辩制假设的那种抗辩双方能力基本平衡,程序上的平等就必然指向实体权利平等的前提,在实际运作中却带来了许多问题,而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审判权的缺位.通过审判以及司法主导有效解决社会各种复杂纠纷,主动填平这种法律的沟壑,努力做到案结事了,真正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论民事审判中的越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审判越权,是指法官在民事审判中,审理了本应在行政审判中审理的内容。此种越权审判,不但违背了民事审判的基本规则,造成诉讼活动的浪费,而且侵犯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和一方当事人的利益。民事审判越权现象,最容易发生在因工伤引起的民事赔偿诉讼中。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有些当事人把本应在行政诉讼中提出的主张在民事诉讼中提出;二是有些民事审判人员违法受理当事人更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诉讼请求;三是有些检察机关以民事抗诉的形式迫使法院的民事审判解决行政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国际商事仲裁中,“所在地”理论在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而随着现代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的发展,“所在地”理论受到了“非国内化”理论的巨大挑战。本通过对“非国内化”理论的分析,认为该理论适应了现代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统一化的发展趋势,符合其追求的价值目标,必将成为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法律适用中的主导理论。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视野下权威新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威的存在是有组织的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与发展延续的必然。和谐社会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任务目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权威应具有时代赋予的新内涵。通过对不同学科中权威内涵的分析,对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权威新内涵进行探究。指出以和谐性服从为基础。形式权威与实质权威兼具的个人权威才契合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信访制度的救济职能与法治进程所要求的司法存在着相互冲突抵消。从两者存在所依附的经济基础及其成长所需要的政治思想的土壤方面考虑,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是以民主法治为首要内涵的社会,在这样的土壤上就不能移植萌芽于自然经济成型发展于计划经济以专制集权的人治为基础的信访制度。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是司法优先的社会,信访救济与法治及司法的先天性冲突,在和谐社会视野下,信访救济职能应予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