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中美部分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现状的调研,从学科馆员的数量、素质、管理方式、服务方式、主要工作职责入手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提出中国大学图书馆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学科馆员制度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实现传统事实型服务向高层次研究型服务转变的关键一环,本文从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必要性、现状以及针对当前的不足如何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先进的数字平台建设、丰富的馆藏、学科馆员制度、定向服务功能、馆员的图书馆精神与创新服务意识等五个方面来论述创建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对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设置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全面比较分析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图书馆与中国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设置情况,从学科划分、人员、数量、分布等方面阐明我国学科馆员设置处于初级阶段。同时指出,学科馆员的设置因校因馆而异,数量不一,人员来源于图书馆多个部门,图情专家是中国特色的权宜之计。我国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实施应该从岗位职责着手,循序渐进。学科馆员制度必将成为提升图书馆在大学中地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研究型专业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探讨,认为学科馆员服务的出现和发展,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新要求,也是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学科馆员服务方式是增强研究型图书馆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提出完善研究型专业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型大学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条件支撑与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探讨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价值效应的基础上,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条件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学科馆员的资质条件、专业学科的特色馆藏和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条件是知识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建立知识服务的制度体系、激励机制以及学术组织是知识服务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完善的学科馆员制度需要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来保障。借助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遏制人为打分偏好对学科馆员评价的影响,规避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检验的繁琐计算,实现对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综合考评。以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详细介绍学科馆员综合评价的计算考评步骤。  相似文献   

8.
对学科馆员工作职责和发展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6  
作者认为,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扩展的;各个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都带有自己的特殊性,受到校情、馆情等多种条件的制约;学科馆员的发展定位应该是学科文献信息专家,而不是学科专家;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应当把培养学科文献信息专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思考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通过在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创新发展中的文献资源建设、用户服务和学科馆员等几个方面的详细论述,指出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必须全方位为学校的基础科学、尖端科学研究服务,更好地满足学校各学科专业发展的信息资源需求。  相似文献   

10.
学科馆员制度与服务是大学图书馆的一项新的制度与服务。关于学科馆员的研究已成为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本文是在作者有关学科馆员的系列学术报告基础上完成的,讨论了学科馆员工作在大学图书馆的开展,分析了学科馆员工作的十个关键步骤。作者总结了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国外和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的发展现状,并通过调查"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和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的情况,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2.
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创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岩  Yu Jing 《图书馆杂志》2008,27(4):38-41
学科馆员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务模式,被国内高校广泛引入到图书馆工作中并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高校在学科馆员制度实施中形成的独特的模式,对其进行优劣势分析,探索在国内高校中具有推广意义的学科馆员制度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青芳  阳丹 《图书馆》2011,(1):53-55
学科馆员制度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被国内高校图书馆广泛引入并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国内12所学科馆员制度开展效果颇佳的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对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隐含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突破“瓶颈”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校学科馆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高校学科馆员制度突破"瓶颈"应从提高学科馆员综合素质,创新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完善学科馆员管理模式等方面开展工作。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莲 《晋图学刊》2008,(6):1-4,11
介绍了学科馆员的概念和学科馆员制度的由来,就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学科馆员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工作内容、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组在对湖北省部分本科高校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就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情况、学科馆员工作的成效与问题、对策与出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梳理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践的发展脉络出发,提出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方向,分析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变革方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以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概述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现状;与高校图书馆相比,指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展学科馆员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阐述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原则,并从组织模式的定位、组织模式的机构设置两个方面重点分析基于这种模式的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雅琴 《图书馆》2007,(6):83-85
1972年首先发轫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从1998年起陆续在我国各大图书馆引进和推广,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并得到图书馆界的普遍认同。高职院校建立学科馆员制是高职院校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深化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信息服务专业化的迫切要求。加强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必须明确学科馆员工作职责,科学制定学科馆员制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