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牛顿曾让太阳发出的白光经三棱镜折射,结果得到了各种单色光。这是由于各种单色光在棱镜中折射率不同的缘故(光路图如图1)。那么由白光色散后的单色光能否重新复合得到白光呢?是否在光路上再加  相似文献   

2.
朱广应  陈永涛 《物理教师》2011,(9):44+46-44,46
色散后的七色光还原为白光的实验是牛顿在1666年完成的,牛顿曾让太阳发出的白光经三棱镜折射,结果得到了各种单色光.这是由于各种单色光在棱镜中折射率不同的缘故.那么由白光色散后的七色光是否再在光路上加一个同样的倒置三棱镜就可以还原出原来的白光呢?本刊2000年第8期《究竟怎样做才能将色散后的色光还原成白光》——本文中称文1,其中讲到作者按史料记载的牛顿的色光还原实验方法做了此实验,原文中有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3.
牛顿曾经致力于光的色彩的研究.1666年牛顿在暗室的窗子上开了一个小孔,再在小孔后放一个三棱镜,让从小孔进来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投射到对面墙上,在墙上得到了各种色光.那么由白光色散后的色光能否重新合成为白光呢?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78面,提到“牛顿还使色散后的各种色光再经过一个相反放置的三棱镜使之混合成白光”,并配有一幅彩色的三维模拟图.如图1所示(参见教材中图3—58).实际的光路图真是如图中所画吗?笔者认为著非如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色散的说明南大附中耿立松物理(必修)课本(第二册)195页“白光的色散实验”是将一束白光从下偏上射向三棱镜,由于在同一种介质中紫光速度最小,它的折射率最大,即偏向角台最大,光线按图1射向棱镜时必然红光在上方.实际上很多中学是将斜向下...  相似文献   

5.
色散后的七色光还原成白光实验原本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于1666年初用两个相似的三棱镜完成的,事隔300多年的今天,许多物理教师在重复该演示实验时却遇到了麻烦,未能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因此,广大物理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进行色光还原实验的研究.笔者发现贵刊近期刊载有关这一实验研究的文章颇多,实验方法各异. 难道使用两个三棱镜真的不能将色光合成吗?教科书错了吗?牛顿也错了吗?为此,笔者认真地查阅了有关牛顿棱镜实验的历史资料,发现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年12月第1版)的《物理学简史》第318~32…  相似文献   

6.
王荣根 《物理教师》2009,30(7):46-46
物理学家牛顿最早通过实验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其基本方法是,如图1所示,将一束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由于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各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的偏转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从而可以在后面光屏上得到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色光组成的彩色光带.  相似文献   

7.
本刊 2 0 0 0年第 8期刊登的《究竟怎样做才能将色散后的色光还原成白光》(以下简称原文 )一文中介绍了牛顿对棱镜实验的研究和色光还原成白光的做法 .而仅用两个棱镜做实验 ,如图 1,第二棱镜中的光路并非是第一棱镜中光路的可逆 ,一束平行白光照射时 ,光通过第二棱镜后 ,各种色光互相平行 ,最后只能看到周围带彩色的光斑 .为此 ,笔者又认真地查阅了有关牛顿棱镜实验的历史资料 ,并对原文所述的光斑无彩色原因进行了解释 .图 1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 7月第 1版 )出版的《物理学史》第 16 0页记载了牛顿的色光合成实验 ,如图2 .图 2牛顿巧用…  相似文献   

8.
中学物理教学中光的色散实验有两个演示内容 :一是把白光 (太阳光 )通过三棱镜分解成色光 ,二是将色光再经三棱镜混合成白光。其中将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需要反复调整入射白光、第一个棱镜和第二个棱镜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才能得到演示效果。为此我设计制作了一套光的色散实验装置 ,使实验操作方便快捷 ,演示现象直观明了 ,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图 1 实验装置图 2 实验装置的主要部分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入射白光源可直接引入太阳光 ,也可用J2 5 0 1光具盘配备的平行光源。让白光源通过一个开有一水平长方形透光孔的光栏 ,使其…  相似文献   

9.
为证实七色光带混合后能形成白光,上海科技出版社8年级《物理》P.60的图4~32(如下图1)提供了一种实验方法,按编者意图:一束白光经第一棱镜分解成七色光后,再经第二棱镜,七色光带能重新会聚成一束白光,但依折射定律可以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原图4~32是错误的。证明如下:一、先考虑两个三棱镜完全相同(相同的材料和顶角)且相邻面平行放置(课本没有说明对三棱镜的要求)。1.当一束单色光通过该装置时,光路如图2所示。依折射定律及几何关系有:  相似文献   

10.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见初中物理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版,第3页)中,关于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的光路图如图1所示。实际上,色光在右边棱镜中的路径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光路应如图2所示。在图2中,因A′C′面平行于AC面,由折射定律可知,色光在右边棱镜中的路径与其在左边棱镜中的路径是一一对应、互相平行的。于是,色光在右棱镜中将进一步发散;又A′B′面平行于AB面,同样由折射定律可知,从右棱镜出射的色光分别与左棱镜AB面上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阳光的组成>是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三章第3节,本节课的重难点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知道阳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及各色光的排列顺序,二是色散后的各种单色光可以重新复合成白光.  相似文献   

12.
太阳光是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就会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单色光,现在不用三棱镜,有没有办法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呢?你不妨用下面的方法做做实验,可能发现很多问题,使你顿觉新鲜有趣. 实验器材:平面镜片1块,盛水容器(如水槽  相似文献   

13.
光学实验题     
一、重要的光学实验1.光的色彩颜色(1)光的色散:一束太阳光(或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各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红光偏转角度最小,紫光偏转角度最大.(2)色光的混合:利用白光通过滤色镜获得相应的单色光,将不同的单色光混合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光.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3)物体的颜色: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来源于人眼接收到的色光.光源的颜色由其发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16面.关于光的色散作了这样的阐述:一束扁扁的白光射到棱镜受到偏折后照到屏上,在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亮带,这条彩色的亮带叫做光谱.光谱中红光在最上端,紫光在最下端,中间是橙、黄、绿、蓝、靛等色光,如图1所示.由于图1中给出了三棱镜使白光发生色散时屏上有七种色光这一信息,因而多数老师和学生认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屏上一定有七种色光.笔者针对屏上到底有多少种色光这一问题作下述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课本(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组第一册)第21页3—14图中,红、绿、蓝三色光可以组合成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以后,也可以再组合成白光,那么是否可以说三色白光等于七色白光呢? 为此首先把红、绿、蓝三色光等量组合成白光,再经过三棱镜分解以后,得到的仍然是最初的三色光,由此可以断定三色光不等于七色光.如果从光的频率上看,红、绿、蓝三色光组合成的白光是由三个频率段组成,而太阳光主要是由七个频率段组成的,频率的构成成分不同.我们都知道:光的频率是光的基本性质之一,从这一点来说此“白光”非彼“…  相似文献   

16.
例1 如图1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分解后的太阳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对于光的色散现象,你有什么疑问?你还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17.
亮斑最大宽度究竟多大沈平(江苏省苏州市第10中学,215006)在各种中学物理习题集中,常见有这样一道几何光学题:一束平行单色光从真空射向一半球形玻图1璃体,球半径为R.入射光的方向垂直于直径所在平面,如图1所示.若玻璃的折射率为2,则在玻璃体正下方...  相似文献   

18.
法线的作用     
法线是几何光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人们研究光现象的有关规律而引入的几何辅助线,实际上并不存在故用虚线画出.它在光学问题的研究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法线是理解光路图的基础有的同学对课本中的几幅图感到不好理解,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光路图中少画了法线.如在课本P54图5-10.图5-11中添上法线(即过每条入射光线的入射点作垂直于反射画的直线),如图1(漫反射),图2(镜面反射)所示.图1中反射面凸凹不平,可将它看成由许多小平面组成的,这样,即使平行的入射光线,但由于各反射面的法线不平行,因此,按…  相似文献   

19.
1.现有器材如下:下面所列出的各种光学器具分别是由上面哪些器材制成的?(填序号)(1)潜望镜;(2)照像机_;(3)太阳灶_;(4)放大镜-;(5)汽车观后镜;(6)探照灯;(7)医生头镜_;(8)近视眼镜_;(9)太阳光色散_;(10)老花眼镜-.2.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1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像.3.在有些居民住宅的大门上装有“警眼”,这是一个小圆玻璃片.室内的人眼…  相似文献   

20.
司德平 《物理教师》2005,26(11):38-38,40
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第17题间接考查了垂直入射到直角棱镜斜边的单色光在直角棱镜内发生全反射的次数.首先,垂直入射的单色光在直角棱镜内发生全反射的次数与棱镜的折射率有关,而同一单色光对不同介质的折射率是不同的.我们知道棱镜一般是由玻璃制成的,而玻璃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用途的要求,玻璃可分为冕牌玻璃、火石玻璃、石英玻璃、特殊玻璃和天然玻璃等.其中,冕牌玻璃是用73%左右的纯净石英砂(SiO2)、21%左右的苏打(Na2CO3)和6%左右的纯石灰岩(CaCO3)混合后加高温熔炼而成.冕牌玻璃的特点是折射率和色散都比较低,可以制成无色透明的各种成品,同时生产容易,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