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的干涉中的时空相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光的相干条件,光干涉中的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光的时间相干性概念 ,并且作了定量分析 ,得出了相干时间或相干长度与干涉条纹清晰度关系的一般性结论 .  相似文献   

3.
小鸟进笼     
一、目的 使学生初步知道视觉暂留现象,培养学生自制简单学具的能力。 二、原理 此实验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而制作。视觉暂留现象是由于眼睛具有保持视觉印象的特性而造成的。当视网膜受到光的刺激,发生了很强的化学变化,当光刺激停止以后,化学分解物不能够立即还原,所以视像不能马上消失,只能逐渐消失。科学测量结果表明,在光既不强也不弱的情况下,眼睛保留视象的时间大约是0.1秒。如果光线很强,保留视象的时间可以达到1秒。  相似文献   

4.
利用全反射所产生的相移角导出了全反射光在第二种介质中的横向偏移和渡越时间。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网络流量的增长十分迅速,但在网络流量的大幅度增长情况下,传统的光接入网技术在速率方面仍然存在瓶颈,光接入网的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光接入网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单波长25 Gbit/s光接入、50 Gbit/s光接入、相干光接入3种,其各自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光电效应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主要内容有:一、说明光电效应现象(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出光电子).二、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三、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四、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无论强度如何,照射时间多久,也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精确控制光脉冲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完全可行的,利用电磁场与介质相互作用形成的电磁诱导透明,人们已在不同介质中实现了"超快"光和"慢"光效应的实验观测.其中,能使光脉冲的传播速度减慢甚至停滞的"慢"光效应,由于其在光信息存贮和光计算等领域的巨大潜在应用价值而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成为量子光学和非线性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这里详细论述"慢"光形成的物理机制,并对相关理论及其实验研究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曾有老师将试管外壁用蜡烛烟薰黑,使其不透光,然后在试管底部中心处留一直径约为2—3mm的小孔,将小孔对着光亮处,从试管口即可看到试管壁出现一组明暗相间的光环,认为这是光的衍射,以此演示光的衍射现象,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衍射和干涉是波所具有的特性。所谓光的衍射是光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即光通过很小的圆孔、狭缝或其他障碍物时,光的波阵面受到限制,结果有光进入影内,在影外光  相似文献   

9.
光孤子从本质上来说是光脉冲序列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够在以光纤为载体的传输通道中持续长时间传输而其形态不发生改变,这也正是人们能够利用光孤子实现通信的基础与根本。本文以光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通信为研究对象,从光孤子通信特点、影响光孤子在先纤中传输特性的因素、光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控制技术以及偏振模散色影响下光孤子的脉冲传输特性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对光孤子在光纤中传输特性进行研究在推动通信网络应用技术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改进邮轮舱室的光环境设计,提出结合客观测量与主观调研的舱室光环境评价思路。从客观角度对光度参数、空间亮度、反射率等展开测量,从主观角度对游客展开问卷调研分析(不涉及生理方面的测量及研究)。经过对以上数据进行评估发现:邮轮大部分空间的光环境指标符合规范,一些特殊空间如卫生间、走廊的光环境有所忽视;餐厅的眩光指数偏高。问卷分析发现游客比较看重卫生间的光环境、眩光度等方面的体验,间接验证客观仪器的测量结果。对主客观评价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并对邮轮光环境和色彩环境设计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叶绿素铁钠盐与叶绿素亚铁钠盐在生产制备中易受皂化溶液的PH值、温度、时间,铁代处理时间,离子浓度等的影响。因此,我们对皂化和铁代条件进行筛选并对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5%NaOH溶液,在60℃加热60min皂化完全,Fe^3+离子在酸化PH为3.0,铁代温度为60℃,铁代时间为60min,Fe^3+离子浓度为0.4mol/L时铁代最完全。Fe^3+离子在酸化PH为4.0,铁代温度为40℃,铁代时间为40min,Fe^3+离子浓度为0.5mol/L时铁代最完全。所得叶绿素铁钠盐与叶绿素亚铁钠盐在PH值为3-6时稳定性较好,对室内光、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同步辐射光和反射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丙烯酸甲酯9.0~15.5 eV能量范围的真空紫外光电离和光解离.实验测量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质谱和解离碎片离子m/e=86(C4H6O+2), 85(C4H5O+2), 59(C2H3O+2), 58(C3H6O+), 55(C3H3O+), 42(C3H+6), 31(CH3O+), 27(C2H+3), 和15(CH+3)的光电离效率曲线.并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G3),计算碎片离子的能级,推测它们的解离通道.计算的电离能和出现势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结果表明,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解离通道以单键断裂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3.
以商陆果色素原液为实验材料,通过添加FeⅢ与EDTA的方法,研究了商陆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色素的稳定性与FeⅢ和EDTA的加入顺序有关,"FeⅢ EDTA 色素"的加入顺序色素的ABS保留率最高;FeⅢ可降低商陆色素的ABS值及光、热稳定性,色素的稳定性与FeⅢ浓度、加热时间和光照时间呈负相关;在含FeⅢ商陆色素液中添加EDTA,可提高色素的稳定性,当EDTA与FeⅢ摩尔数比大于1时,色素的ABS保留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安东尼·多尔的《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的"光"符号意义丰富,光作为符号载体所承载的意义改变了主人公的命运,通过符号的传递、接收和接受过程传递出主人公在二战中的人类共同情感,以及那些最初带给我们感动却又被我们遗忘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光放大原理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仪器仪表及光测量上.光杠杆放大系统是光放大原理的典型应用实例.本文通过对光杠杆放大系统的测量精度分析,指出当Φ0≥40,误差已经是不能忽视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光的认识     
感知光,是从降生开始,然而数十年间,对光的了解却一直停留在最原始的状态,和大多数人一样,第一次意识光在生命中的重要是在小学读到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事实上,除了因光而产生的七色炫彩给我的生活带来无限愉快之外,对光实在谈不上什么认识。  相似文献   

17.
用气垫导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MN为导轨的长度,α为导轨的倾角,H为斜导轨的高度,A和B为测时用的光电门,O为滑块运动的起点。设OA=D,AB=L,则通过测量D和L,以及测量滑块从A到B的滑行时间T,就可用下式计算重力加速度g: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光的波动特性,指出了光的波动性的理论基础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中所存在的缺陷,以及由此基础而导出的衍射公式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最后简介了关于光衍射现象的另一种解释——边界微扰理论,以图达到扩张普通物理光学教学中的知识面和加深知识深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练习使用示波器是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教材中增加的学生实验。示波器是检验电子仪器时常用的设备,利用示波器能够直接观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振动、温度、光等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转化成电压的变化,用示波器来研究。2004年全国高考多数省市将使用新课程  相似文献   

20.
以费马原理为基础,用极值条件和方程有解条件导出光在两种均匀介质分界面处的反射定律,并证明了光在反射过程中,其实际光程取的是极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